如果问2025年全球最出圈的表情包是谁,答案一定是那个瞪大双眼、嘶吼到青筋暴起的美国小伙——甲亢哥(IShowSpeed)。他的表情包席卷国内外社交平台,单条视频动辄百万点赞,甚至被中国交警用来宣传交通安全:“别像甲亢哥一样闯红灯!”

在滤镜和修图统治的网红时代,甲亢哥的“失控美学”如同一颗炸弹。他喝豆汁时五官扭曲成“痛苦面具”,被四川火锅辣到原地蹦跳喷火,甚至因少林功夫训练疼得满地打滚……这些毫无修饰的瞬间,精准击中了年轻人对“真实感”的深层需求。正如网友评论:“他就像我的电子宠物,每天看他发疯,压力瞬间清零。”
甲亢哥的“降维式幽默”更是一绝:把长城称作“中国龙”,将火锅形容为“魔法汤”,甚至以为麻将牌是“中国版乐高”。这些看似幼稚的解读,反而激发了网友的创作欲。B站鬼畜区涌现《甲亢哥rap中国美食》,抖音则把他的“辣哭名场面”配上魔性BGM,形成病毒式传播链。
他的表情之所以能跨越语言壁垒,本质在于情绪的极致外化。瞪眼代表震惊,嘶吼传递亢奋,捂脸表达尴尬——这些人类共通的非语言符号,比任何文案都更具穿透力。品牌商深谙此道:蜜雪冰城推出“甲亢哥同款震惊柠檬水”,淘宝火速上架“被辣哭”主题T恤,将情绪价值直接变现。
甲亢哥的爆红绝非偶然。他的“疯癫”背后,藏着顶流网红的精密运营逻辑。
短视频平台深谙用户注意力规律。平台将他的直播切割成“被辣哭”“学变脸”“高铁惊呼”等30秒精华片段,通过算法推送给潜在受众。这种碎片化传播,既规避了长直播的冗长感,又最大化放大了戏剧冲突。

与精心编排的Vlog不同,甲亢哥的直播全程无剪辑。他在北京胡同被粉丝投喂糖葫芦时的错愕,在成都街头因方言Rap懵圈的反应,都是即兴发生的“意外事件”。这种“开盲盒”式体验,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窥私欲。
中国文旅局邀请他体验川剧变脸,交警账号用他的表情包宣传交规;短视频博主教他用筷子,商家连夜赶制同款周边。这种自上而下的资源整合,将个人IP升级为现象级文化事件,甚至被央视称为“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甲亢哥的中国行,本质上是一场成功的“去政治化”文化输出实验。
当他在高铁隧道里流畅直播时,海外网友惊呼“中国地下竟然有网?”;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后,他大喊“这比我的兰博基尼还快!”这些真实的生活细节,比GDP数据更能颠覆“落后中国”的刻板印象。
镜头里的中国不仅有故宫长城,更有凌晨三点的夜市、跳广场舞的阿姨、扫码支付的煎饼摊大叔。这种“去滤镜化”的市井叙事,让外国网友感慨:“原来中国人活得这么带劲!”
从魔改《阳光彩虹小白马》到街头即兴Rap Battle,甲亢哥用表情包、热梗和直球反应,搭建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正如一位越南粉丝留言:“他的直播让我发现,中国年轻人和我们一样爱玩敢疯。”

甲亢哥的走红,揭示了当代传播的黄金法则:真实比完美更有杀伤力。
Z世代厌倦了工业糖精般的完美人设,转而追捧“有瑕疵的真实”。甲亢哥的“疯癫”,本质上是一种反套路的生存策略——用失控感制造新鲜感,用不完美换取亲近感。
与其纠结如何解释“中国特色”,不如让世界沉浸式体验中国生活。一碗让老外泪流满面的螺蛳粉,一场街头随机的唢呐表演,比任何外宣口号都更具说服力。
下一个文化破壁者,或许不是外交官或汉学家,而是一个爱穿恐龙睡衣、会跳“科目三”的网红。当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行走的中国名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甲亢哥的爆火像一面镜子,既照见全球网民对真实内容的饥渴,也映射出中国软实力的悄然升级。当“疯狂老外”用最原始的情感冲击力撕开文化隔阂,我们或许该思考:如何让更多“野生代言人”讲出更动人的中国故事?毕竟,真实的中国,从来不缺震撼世界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