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刘伯承都被错误批判,为何两人结局不同?他因祸得福

方家说史吖 2024-12-20 10:19:30

在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中,彭德怀元帅与刘伯承元帅都是功勋卓著,两人在建国之后的经历颇为相似,两人在1958年和1959年先后遭到错误批判,被扣上了“帽子”,然而两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先从大家熟悉的1959年庐山会议说起,即7月到8月期间在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当时在毛主席的要求下,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军的一把手几乎都到庐山参会了。

仅有少数领导由于特殊原因没有上庐山开会,如邓小平、陈云等人,皆因病没有参会,实际上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起初也没有到庐山开会,在会议开了一半的时候, 彭德怀从国外访问回国了。

彭德怀本不打算去参加庐山会议的,一是刚访问归国比较累,需要休息,二是需要抓紧时间写好出访的材料,后来在老部下黄克诚的劝说下,彭德怀上了庐山参加会议,没想到他的参加让会议方向发生了变化。

会议原定是“总结经验教训,继续纠正左倾错误”,彭德怀在听了大家的讨论之后,认为都没有说到根本上,于是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直言对“大跃进”的一些意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没想到这封信让大会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彭德怀自己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众多参会者开始批评彭德怀,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被扣上了“反党集团首领”的帽子,会后彭德怀就被免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

尽管会后彭德怀写了检讨,勉强过关,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仍受到错误对待,1965年,彭德怀短暂复出过,然而随着特殊运动是开展,彭德怀很快受到冲击,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含冤去世,终年76岁。

反观比彭德怀早一年受到错误批判的刘伯承, 他的处境要比彭德怀好许多,1958年,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刘伯承主持的南京军事学院成为了重点政治对象,主要是学院在教学中盲目照搬苏联的那一套。

实际上刘伯承很早就发现了这样的弊端,苏联的经验未必能适用中国的具体情况,刘伯承曾对全校职工谈过,要反对教条主义,然而由于身体原因,刘伯承去上海治病,院长一职先后由陈伯钧和廖汉生代理。

由于刘伯承的离开,对学院的整顿工作也就停止了,到了1958年批评教条主义的时候,军事学院就成为了重点对象,由于刘伯承在上海治病,毛主席也理解学院问题不能全怪刘伯承。

刘伯承生病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他在大会上主动检讨承担责任,为学院的不少领导承担了责任,他的检讨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检讨通过之后,第二年,也就是1959年,刘伯承出任军委战略小组组长。

1962年,刘伯承参与指挥了对印自卫反击战,1966年,刘伯承出任军委副主席,他的处境比彭德怀要好许多,继续在军中担任要职,直到1982年,刘伯承才主动辞去职务,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

0 阅读:90

方家说史吖

简介:还原真实的历史,讲好每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