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最适合citywalk的汉口,总逃不开黎黄陂路。而黎黄陂路最热门的网红地标建筑,无疑是有着“小武康大楼”之称的巴公房子。游客们喜欢站在“船头”前方拍照打卡,无论何时大楼前的路口总是挤满了拍照人群。常有游客表示,站在大楼前拍照仿佛穿越到了上海;也有游客把巴公房子前拍的照片po上网,标题直接写“假装在上海”。
乍看之下,这两座建筑在外型上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属于立于闹市三角地块的轮船型大楼(也叫熨斗大楼)。但是仔细甄别的话,两座大楼其实各有特色和韵味,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两幢大楼同为优秀历史建筑。
建成年代及背景
其实巴公房子更早,始建于1901年,建成于1910年,比武康大楼早了14年。巴公房子之名来自建造者“巴公”,即“大巴公”J·K·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巴诺夫,当时是俄国四大茶商之首,据说还是沙俄尼古拉二世的亲戚。当时两人在汉口俄租界买了一大块地皮,其中一块便留给了巴公房子。建成后的巴公房子是当时俄租界的标志性建筑,作为高级公寓使用,入住者非富即贵。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建于1924年,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大楼。建筑由法商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邬达克设计,后成为上海地标建筑之一。武康大楼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上海人口迅速扩张、民用建筑从低层建筑过渡到流行建造高层建筑的时代。因此武康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一批现代化高层公寓,当时入住的也都是上层侨民、外商洋行的高级职员等等。
建筑风格
之所以说两座大楼粗看有相象,细看完全不同,就是因为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自然不存在谁更像谁,谁仿照谁。
巴公房子的资方是俄国茶商,设计师也来自俄国,建筑属近代古典复兴式建筑,俄式风格鲜明。尤其是建筑“船头”那僧侣帽形的厅室,被人们俗称为“俄国缠头尖”。建筑为砖木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其中地上三层用清水红砖砌成,廊檐、露台、曲栏、拱券和立柱各显精致。
武康大楼是旅居上海的建筑设计师邬达克的作品,邬达克虽以设计艺术装饰风格建筑见长,但是设计于20年代早期的武康大楼外观却是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由于当时资方来自法国,邬达克设计时参照了巴黎同类建筑的样式。建筑为8层钢混结构,大楼底层采用骑楼样式,三至七层为清水红砖墙,设计有三角形欧式窗楣,铁栅栏的小阳台。三层和顶层设环通走廊,既可以作为消防通道又替代腰线,起到美化立面的作用。
百年沧桑
近百年的中国风起云涌,建筑的命运也在大时代里历经波折,这两座大楼也同样如此。
新中国成立后,巴公房子成了寻常百姓家;半个世纪倏忽而过,这栋外观漂亮的欧式建筑内部早已破败不堪,甚至有居民回忆称“里边完全不能看,天花板都是漏水的”。2019年,巴公房子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汉口历史风貌区首批开工修缮的历史建筑。修旧如旧后的巴公房子内部会入驻精品酒店,咖啡馆,高级餐厅、SPA馆、展览馆、珠宝店等诸多商业形态,成为汉口具有人文底蕴的特色商业体,让人非常期待。
巴公房子,修缮前VS修缮后(照片来自网络)
武康大楼虽然从建成至今一直是民用公寓楼用途,但也经历了几次波折。新中国成立后,武康路一带由于规划合理、房屋品质好,依旧受到上海政界、商界、文艺界人士青睐。著名影星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王文娟都曾在武康大楼居住过。
武康大楼,修缮前VS修缮后
但是由于建筑年代久远,老化破损也不可避免,因此武康大楼的几次维修也是针对这些问题下进行的。对于游客来说,最明显的莫过于架空线入地路口的“蜘蛛网”不见了,空调外机架统一换成了与外墙同色的,显著提升了大楼“颜值”,拍照不需要把电线P掉了。
写在最后
了解两座大楼的“前世今生”之后,应该会发现两者有相似的建造背景,初始用途;只是百年之后,武康大楼内部还是居民楼(底层骑楼有少量商户),巴公房子却拥有了新身份。但有一点“殊途同归”的是,两座建筑都依靠着自身的底蕴与魅力,吸引游客关注到这些承载城市发展历史的老建筑,使它们不会时代的浪潮吞没,继续以另一种形式发光发热。
与其比较,不如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