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泸定桥是一座甚“奇”的桥梁。
一是人在它身上的传奇故事:太平军在此折戟,红军在此飞渡;
二是它本身之传奇:由13根铁链组成,长百米重40吨,连接川藏两地。
那么当初古人为何要修建泸定桥呢?他们又是如何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的呢?
泸定桥:咽喉要道说到泸定桥,就不得不提它的地理位置!
康熙三十二年,西藏的首领达赖喇嘛考虑到因地形问题,自己的子民与汉人交易往来不便,多有损失,便奏请康熙,让“打箭炉”开市。
“打箭炉”是指商帮马匹歇脚的地方,藏音为“打甲洛”,因汉商误称为“打箭炉”,一传十十传百,便索性一错到底流传了下去。
三年后,应达赖喇嘛要求,打箭炉开市,成了藏茶交易的中心地方,逐渐繁荣起来,也就是康定地区。
而处在康巴藏区和四川盆地之间的大渡河,是商人来往“打箭炉”的必经之路。大渡河上无任何通行设施,来往的货商只能选择渡河或者倚靠藤条悬渡。
在汛期或遇上大风天气,货商要么要么耐心等待,(新鲜食材)损失惨重,要么九死一生。
四川提督体察百姓疾苦,在进行了实地考察过后,便奏请朝廷,希望在大渡河上建桥,最好是铁索桥。
当时恰逢康熙平定好打箭炉的叛乱,安排3000驻兵到“打箭炉”去,而由于横跨东西两地的大渡河,军队内部出现了先紧着运输军械还是粮草,二选一的难题。
康熙四十四年,为了国家安定,以及便利货商交易,早有此意的康熙同意了四川提督的奏请。
虽然四川提督有意在大渡河上修建铁索桥,可相比较木桥、石桥,这花费可不是一般多。于是康熙先派人过去调查,一是挑选合适选址,二是因地制宜设计桥梁。
那么为何最终康熙也同意了修建铁索桥呢?毕竟大渡河那里可没什么铁矿。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选址。在排除了悬崖绝壁、不开阔地带和泥石流易发区后,最终人们将桥的选址定在了如今的泸定县西的大渡河上。
其西岸有一个天然的半月形平台,是花岗岩地基,建桥的绝佳之所,而东岸则是开阔的河流阶地,能够盛纳较多百姓。
桥体不能是木头,虽然泸定河两边是山地,林木资源丰富,但大渡河水流湍急,平均水流量每秒钟1000多立方米,汛期更是平时的两三倍,木材是难以抵御如此强劲之力的。
泸定河花岗岩资源丰富,且花岗岩还是基岩,十分稳定。但花岗岩密度大,这就导致桥身压力大,需要与之相对的,能够承受巨大压力的桥墩。
而东岸是河流阶地,土壤较为松软,是承受不了那么大重量的桥墩;再则大渡河水流湍急,而花岗岩重,在这样的环境下,古人是难以用花岗岩建造的。
最后,确定铁索桥。虽然东安河流阶地,像房屋等建筑存在一定的隐患,但古代的能工巧匠却想到了应对之法。
艰难的制造正如我们现今所了解到的,泸定桥重达40吨。那么在古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的呢?
首先是铁环。虽然铁索桥选址地无铁矿资源,但其附近一百多里外的荥经县恰好是产铁地,相应地铁匠也比一般地方多。
为了确保铁环的质量,每个打造而成的铁环上还标记了工匠的工号,以便追责,这样一来极大地确保了铁链的质量问题。
其次,渡河。铁链环环相扣,百米长,依靠人背马驮,和其它建材一起被小心运送至目的地。
但此时摆在工匠面前一个难题,40吨重的铁材,如何安然无恙地穿过湍急的大渡河呢?
据说曾有个叫噶达的小伙,力大无比,自告奋勇,拿着铁链渡河,成功运送了13根铁链。但最后这位英雄却力竭而亡,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修了一个噶达庙。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这运送之法依靠的还是当地人的智慧——索渡。
就是在大渡河两岸固定两根绳索,绳索上要绑上竹筒,把铁索放进去后,最后两岸工匠合作拉动绳索,这样铁链就被运送到了另一岸。
接着,使用地龙和铁柱(将军柱)固定铁锁环。桥两岸有坚固的花岗岩砌成的桥亭,桥亭里有落井,落井里有卧桩。
至关重要的是,两岸的落井里有生铁铸造的八根重达1800斤的地龙,深扎地下七八米,穿进坚固稳定的花岗岩层。
此外,将军柱旁还有柱石,柱石则用了石头、糯米、鸡蛋清混合在一起加固。
最后,固定铁锁环,安置木板。铁锁环需要不断被调整拉伸,固定在地龙桩上,也就是将军柱上,作为承载铁桥力的基点
达到的效果是,要铁桥底部有九根铁锁环,两侧各有两根铁锁环作为“扶手”。
而木板则不能完全铺上,需要每块木板之间都留有间隙,这一是因为当地风大,以此减小风对桥的影响,二是确保铁锁环处在干燥通风的环境。
传奇故事康熙四十五年,历经一年的时间,大渡河上的铁索桥竣工。康熙还亲自为其赐名立牌匾“泸定桥”,寓意为平定准格尔之乱。
后来,铁桥所在的地方,也就被称为泸定县。此外,铁桥两岸还有“铁犀牛”和“铁蜈蚣”,目的是镇河妖,保太平。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疑问,历经300年,在河上的铁索桥难道不会生锈吗?它断过吗?
其实,当初古人确定打造一座铁桥,还真有极大可能考虑了气候因素。与其它常见的河谷不同,泸定县是干河热谷,这里日照丰富,风又多又大,因而铁器难生锈。
但泸定桥是出现过铁链断裂的情况的。那是道光二十三年了,距建造完工已经过去一百多年。
先是一根铁索出现了断裂情况,但因为没有维修,再加上桥本身已经失衡,人车马往来间,又陆陆续续又断了八根。
这下事情严重了,出现了伤亡情况,清政府开始维修,并决定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小维修—更换木板,每隔三年再进行一次大的修补——检修铁索。
此后,百年间铁索桥除了特殊情况,没再出现问题,直到建国后。其中两次是因为军人参观时,走了正步,致使桥产生强烈共振,断了链子,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还有一次是大修时出现了断裂情况。
虽然泸定桥百年间经过大大小小的修补,但其分之八十还是当初的铁环。
1860年,石达开率领残兵败将来到大渡河,目的地是进入四川。但不巧的是,当时正值五月,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灾,河水猛涨,堵住了石达开一行人的去路。
石达开带领部下苦战无果,为了保全手下的人,只得无奈投降。但清军将领却违背承诺,几乎将太平军消灭殆尽,只有老幼有幸保住了性命。
同样是在汛期,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了大渡河,所面临的情景同样险恶。虽然没有百年一遇的洪灾,但大渡河对岸国民党已经拆除了泸定桥上的八成的木板。
那么既然不想让红军过去,为啥不炸掉铁索桥呢?因为这个铁索桥太重要了,拉萨到成都就这一条路。
炸掉了,自家人怎么运货赚钱?自己怎么捞油水?川军领导刘文辉自然不愿意,再说光秃秃的铁链,再加上炮弹,红军怎么可能过得去!
但红军还就真过去了。为啥?首先对面东岸国民党就两个营,武器少,而红军这里是精锐部队,重武器多得多。
其次,为了同一个目标,红军不怕牺牲。先是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爬桥,过去解决对岸的国军,与此同时留在岸边的大部队与对岸的国军火拼。接着后面的人带着木板跟上来,铺上木板继续前行,大部队紧随其后。
就这样国军溃不成军,死的死,逃的逃,而红军则成功越过大渡河,开启了新的更广阔的征程。
泸定桥,不仅是古代工匠的智慧与精湛技巧的代表,还是藏汉两族民众友谊的代表。而如今,红军赋予了泸定桥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新的历史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