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活泼可爱的代名词,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童年,是充满梦幻的快乐时光,可以原谅错误,也能随意耍娇。
古往今来,歌咏童年的诗歌层出不穷,也会勾起人们对美好过往的深情回忆。下面一起进入读诗时刻,八首古诗,致敬无法回还的童年,您更赞赏其中的哪一句?
与小女 唐代 ·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作为晚唐诗坛中的著名诗人,韦庄一生经历曲折,他不想子女像自己那样遭受各种痛苦,所以便格外珍视小女的童年。
诗人欣喜她可以开口说话,又高兴地观察到她学会走路。等到她在稍微长大,诗人又买来玩具小车,更开心地看到小女只顾贪玩,而一直不肯睡觉。
有一次小女竟然无休无止地哭了一整夜,诗人看着她娇啼的模样,便好奇地问她到底怎么了?她竟然悲悲切切地说,因为妈妈给我缝制的衣服上少绣了一朵金线花。如此充满童真的诗歌,即使时隔千年,依然令人回味不尽。
牧童诗 北宋 ·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据说黄庭坚7岁时创作了这首诗,虽然有些不可信,不过撇开这个不说,细细琢磨,还是很有收获。牧童吹笛的意境应该不算新鲜,全文比较新颖的构思则在于后两句,世人为了追逐名利,不惜牺牲身体健康,甚至采取各种不可告人的手段,到头来却落得一场空。
而牧童虽然不懂算计,不知财富的重要性,可是他却悠然闲适,心中毫无烦恼,怎能不让人怀念童年时代的美好光阴。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 ·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之所以选择这首诗,并非范成大的作品更加优秀,而是由于作者表现出乡村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各当家”三字,展现出他们从小就学会为大人分忧,与当今社会的孩子们缺乏独立精神、同时又自私孤僻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我们在教会孩子们背诗的同时,也应该指导他们学习古代的儿童,做一个愿意孝敬长辈、又能分忧代劳的好孩子。
初夏 元 · 萧应元
半清半和白昼长,似无似有绿阴香。
儿童刻竹记新笋,一夜风吹一尺强。
初夏时节,天气不冷不热,白昼不长不短,晚上很容易入睡,清晨时天也不会亮得太早。郊野中绿荫成行,野花幽香,新笋破土而出,新竹不断生长。
一位少年热爱自然,又喜欢钻研,他想了解竹笋的生长情况,于是便亲自来到竹林中找到一个新笋,并小心翼翼地在上面刻下印记,然后第二天再来观察。“一夜风吹一尺强”,刻画出幼苗茁壮生长的情况,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儿童求知若渴的赞赏之意。
次四佳亭诗 明 · 李原
岁暮风寒酒价加,对炉时复自煎茶。
儿童错料枝头雪,争报园梅已着花。
严冬腊月,天气寒冷,诗人想喝酒取暖,可是由于囊中羞涩,买不起每天加价的酒水,只好躲在家里煎茶。诗人正感觉极其伤感,身边的小僮忽然惊喜地向诗人“争报”,小园里的梅花开放了。
才子于是起身来到户外,希望能在严寒中寻觅一丝慰藉。可是经过仔细查看,他终于发现原来是白雪落到枝头,却被小僮误以为是梅花。全文极其含蓄,只是三言两语,就展现出作者穷困潦倒的境遇,又形象地刻画了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情,值得细细品味。
野步 清 · 刘霖
偶从林下步斜晖,麦秀渐渐绿未稀。
稚子不知春已暮,牵衣笑说豆花肥。
暮春时节,很多花儿开始逐渐凋零,人们目睹那些残花,心中便觉得有些伤感,更感慨时光荏苒,美好难驻。麦秀,是指麦子长势良好,却尚未成熟。“绿未稀”三字,描述了麦苗依然青绿,并非果实饱满,间隔稀疏的模样。
诗人与稚子一起在林下漫步,夕阳西坠、霞光满天,诗人心情愉悦,精神焕发。孩子更是“牵衣笑说”,豆花肥了!豆花与麦苗非常相似,明代才子于谦曾有诗句,“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就描述了豆花与麦苗一起生长的情形。全诗清新流畅,展现出儿童纯朴活泼的一面,令人爱不释手。
消夏杂诗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曾见黄巾此地过,连天鼙鼓达岩阿。
儿童未解逢离乱,强折生梢学舞戈。
诗人生活在清代末年,所以首句的“黄巾”并非指汉朝末年的黄巾起义,而是以汉代清,表示作者曾经亲眼目睹过战乱带来的危害,作者坐在家里都能听到“连天鼙鼓”,很多人甚至吓得不敢出门。
可是儿童们根本不知道多年之前的烽火硝烟,更不能感受大人们“逢离乱”时的悲惨遭遇,却将生长良好的树梢强行折断,然后有模有样地学起“舞戈”。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出离乱之苦,又描述了美好时光的来之不易,非常值得人们深思。
书房 当代 · 周作人
书房小鬼忒顽皮,扫帚拖来当马骑。
额角撞墙梅子大,挥鞭依旧笑嘻嘻。
很多人小时候都非常调皮,下河摸鱼,上树打枣,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估计大家也会在心里偷着乐。周作人记录了一位“小鬼”,他“忒顽皮”,将扫帚当马骑,快要赶上一些小说中描写的神话了。
不过正所谓乐极生悲,儿童玩得太忘我了,竟然一不小心撞到了墙上,额头立即鼓起了一个“梅子大”的包块。结尾颇有诗趣,孩子不仅没有哭泣,反而还显得精神抖擞,“挥鞭依旧”,展现出儿童表演着京戏中的动作,虚虚实实,又显得煞有介事,令人拍案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