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的“华人村”,澳大利亚的签证,语言却是中文,到处的中文汉字,显显露的中国寺庙和宗祠。
明明是距离我国3200公里外的外国岛屿,怎么这么多华人?
印度洋的“华人村”划归到澳大利亚,却到处是华人文化,整个岛屿高峰时期也不过4000人,现下不到2000人,却70%都是华人。
被称呼为印度洋上的“华人村”,却也是联系起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联系。
圣诞岛。
南纬10.30度,东经105.40度,是澳大利亚在印度洋的领地,不过虽属澳大利亚,但却距离澳大利亚内陆甚远,反倒是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却仅仅需要500多公里。
所以选择去到圣诞岛的人,基本游览过巴厘岛,便从该地启程飞机一个半小时便到达。
不过,也终是奇怪,那怎么这么多华人?
实际,这圣诞岛本便是一个无人岛,最早的发现也是在1643年英国航海家威廉·迈纳斯船长,随后也便被英国纳入同新加坡、槟城以及马六甲为主体的“海峡殖民地”。
且为其取了个名字,叫做圣诞岛。
虽是无人岛,但能够被英国“看中”,该无人岛自然是拥有优势,磷矿资源。
圣诞岛至多也在135万平方公里,但地质结构却主要靠借石灰岩和磷酸盐,甚至可以说相较于属于国家领土,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形容更为贴切。
得天独厚的资源,自然令英国政府欣喜,开采成为主要,但也占据135万平方公里,招募劳工便成为主要手段。
从新加坡招募大量的华人去到圣诞岛工作,开垦荒地的同时,却也存在大量华人的聚集。
除去开垦之外,建房子修路,圣诞岛逐步开始有了能够生活的条件,而无人岛也因为劳工的出现,开始运输一代一代的华人。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澳大利亚因向新加坡支付290万英镑的条件,获得圣诞岛的主权。
然也使得位于圣诞岛上的华人,成为澳大利亚的一份子。且经过百年的繁衍生息,圣诞岛却成为了位于澳大利亚华人的聚集地。
“恋家”成了这座小岛的特色。
虽是澳大利亚国籍,但到处都是乡音,闽南话、粤语......佛像、寺庙,祭拜祖先,祈福祷告,但终是距离澳大利亚内陆甚远,圣诞岛的华人又是怎么生存下去?
位于澳大利亚的“乡音”因为“华人劳工”的关系,一直到如今一代代在圣诞岛上繁衍生息,圣诞岛的人口也终是因为地形的关系,人口并不多。
高峰时期人数大概在4000人左右,而根据澳大利亚人口普查,如今人口大约在2000人,其中华人占到整个岛屿的70%以上。
不过也是令人好奇,位于澳大利亚陆地遥远的圣诞岛又是如何养育了一代代华人?
只得说,圣诞岛被称呼为“国家公园”的说法并非空口而谈。
圣诞岛有63%的面积实属“天然”,平均气温在25度,80%是热带雨林气候,且除去当初被发现富有的磷矿资源,圣诞岛也被称之为“地球上十大动物比人多的岛屿”之一。
人口大约2000人的圣诞岛,却住着4500万只小红蟹!而每年10月出名的“小红蟹大迁徙”便是圣诞岛为数不多的“节目”。
而在每年12月又将会有上千万只红螃蟹从山洞中一涌而出,而此时生圣诞岛上的一切的活动都要让位于“螃蟹”,也成为圣诞岛吸引观光游客的一大卖点。
此外靠近海域,也使得圣诞岛成为集旅游、渔业、磷矿等资源的丰富聚集地,成为拉动圣诞岛发展的关键,更是被称之为是世界十大潜水地点的绝佳地。
且,圣诞岛上的植物和动物都受到澳大利亚法律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岛上民众减轻保护资源的负担,而岛上的华人也基本便靠借磷矿公司,以出口到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而之所以圣诞岛虽然官方语言是英语,但却存在“闽南语、粤语或者用普通话”说话的关系,除去起初华人劳工留在圣诞岛之外,也是由于19世纪末,不少广东、福建商人选择去到圣诞岛做磷矿生意的关系。
总之,如今的圣诞岛便是到处华人的痕迹,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关注祖国发展,关注祖国变化,一同同祖国延续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到处的“华人公馆”“中国宗祠”,春节张贴春联、挂灯笼,祭拜祖先。
甚至如若是在过年期间去到圣诞岛,尤其是正月初一和初二还是圣诞岛的官方假期。
百年繁衍,一代一代华人的延续,圣诞岛终是在印度洋上建立起了“华人村”,也成为澳大利亚独特的来自中国的一段“乡音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