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好之后,国民党决定派个使者去,就想让林彪他们反水。那这个使者后来咋样了呢?聂荣臻,他以前在黄埔军校当过政治部秘书,他回忆说:我最早在大革命那会儿的黄埔军校里见过林彪。他那时候是第四期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算突出,政治上也挺低调的。有一回上课,教官在给同学们讲述蒋介石指挥过的一场战役,同学们都抢着说话,但都没讲到关键处。这时候,林彪走上前,先画了个战斗布局图,这图画得特别明白。蒋介石要是看到这张图,肯定能瞧出林彪是个有想法的人。林彪的这个举动让蒋介石很是难忘,所以,他让人把林彪找来,想和他私下聊聊。
蒋介石和林彪正聊着天呢,这时秘书陈立夫推门进来,说:“汪精卫到了,请蒋校长过去商量事情。”汪精卫是国民党里的老前辈,他和蒋介石一直明里暗里较着劲。那时候,汪精卫还当上了黄埔军校的党代表,这就像直接去动蒋介石的奶酪,让蒋介石非常生气。蒋介石一听汪精卫来了,脸色立马就变了,把跟林彪聊着的事儿全抛脑后了。他猛地站起来,骂了句“真该死”,然后就走了,留下林彪一个人在那发呆。过了好几个月,蒋介石找了几位学生聊天,林彪也在其中。聊天时,蒋介石跟林彪说,等他毕业了,就来总司令部工作。这话让林彪挺高兴的。虽然那时候林彪已经是共产党的一员,组织也早打算安排他去叶挺的独立团,但年轻的林彪心高气傲,总想着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1933年2月,那时候正在打“围剿”战,林彪亲手带领部队打了黄陂和草台岗两场大战,干掉了敌人3个师,还活捉了2万5千多敌人。这让蒋介石丢脸丢大了,他气得说林彪是“战场上的恶魔”,甚至还放出话来,要花10万大洋买林彪的人头。1937年,平型关大战打赢后,林彪在共产党里和全国都出了大名,这让蒋介石心里很不舒服。所以,他在一次会议上,当着大家的面说:这场战斗是我们黄埔军校出来的将领指挥的,只不过坐在这里的各位没参与,是林彪,是共产党的人。好多人都讲,黄埔最厉害的那些人都投奔共产党了,现在看来这话不假。所以,在那之后的好多年里,蒋介石很多次都想把林彪拉到国民党军队这边来。1938年的时候,林彪不小心被友军的哨兵打中了脊椎骨。因为那时候延安的医院条件不太好,中央的领导们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把林彪送到苏联去养伤。1941年10月,林彪病愈回到国内,因为他得路过西安,所以中共中央立刻告诉国民党那边,想让他们在林彪经过西安去延安的路上,多关照一下。
蒋介石一听说是要迎接林彪,就非常上心,他专门让胡宗南去亲自接见,还安排了戴笠跑到西安,专门管林彪的安全问题。蒋介石曾悄悄告诉戴笠,试着把林彪拉到国民党这边。戴笠把林彪安全送到延安后,回到重庆,蒋介石就问戴笠这次有什么成果。戴笠这人爱夸大其词,就模糊地说:“我已经按照您的意思,给林彪承诺了一些好处。”蒋介石听了后,点了点头,就没再追问了。1945年秋天,林彪和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开打了争夺大战。在接下来的东北战场上,林彪再次展现了他的厉害,他击败了蒋介石手下的几名大将,包括陈诚、范汉杰和廖耀湘。林彪的强大能力,让蒋介石又一次打起了主意,想把他拉到国民党军队这边来......策划的人里头有陈恭澍等人,陈恭澍以前当过军统天津站和北平站的站长,他参与过200多次暗杀任务,暗杀对象包括汪精卫、张敬尧等人,大家都叫他“军统头号杀手”。选好要策反的人后,接下来就得找个合适的人去帮忙说服。陈恭澍说,这个人得有胆识和智慧,还不能是自己手下的人,免得让人误会。而且,最好是跟对方以前就认识,这样既信得过,对方也容易接受。陈恭澍他们商量了一番后,都觉得李鸣秋是最合适的人选。李鸣秋和陈恭澍等人一块儿进了黄埔军校,之后,他和林彪又一起升到了第四期,成了同班同学,相互都认识。而陈恭澍呢,他还和陶铸在同一个连队待过。磨破了嘴皮子,李鸣秋终于答应了陈恭澍他们的请求。但要走的时候,他又对陈恭澍他们说:“要是你们指望着我能说服林、陶两人在战场上反水,那就别想了。他们不会这样做,我也不会去说。不是我打击你们,你们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要是你们是为了以后的活路打算,或者是想彼此间有个照应,那就对了。这样我就更乐意帮你们四处活动了。”陈恭澍他们心里也清楚,这次劝反行动怕是自作多情,但因为没有上级的点头,他也不敢轻易改动计划。最后他们琢磨着,只要李鸣秋能到场,无论事情成不成,这趟就算没白跑。李鸣秋到了东北没过多久,大概两三个月的样子,终于在四平街旁边的一个小村子里碰见了林彪。李鸣秋后来讲起这事儿:“林彪看起来挺和气的,但好像并没心思认真听我说话,老跟我说‘你就留在这儿别动’。接着,他就把陶铸叫来,给两人介绍了一下,然后就走了。走的时候,他说等有空再找我聊,可后来咱俩就再也没见过,我听说他到别的地方忙去了。”
陶铸见到李鸣秋后,一听说他是陈恭澍派来的,就主动问起了陈恭澍的近况。了解清楚后,他对李鸣秋说:“你回去转告他,要赶紧为人民多做贡献,现在有很多机会,可别一再错过了。”到这个时候,国民党想要拉拢林彪等人背叛的诡计,完全失败了。1948年11月,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人一起指挥了平津战役。这场仗打下来,我方虽然牺牲了3.9万人,但却成功打败了52万敌军,很多敌军还投降改编了。这一仗打完,华北地区就差不多解放了,国民党在华北的主力军也基本被打垮了。在辽沈战役打响之前的那个军政大会上,蒋介石跟手下人们谈起了林彪。我得夸夸他,他是黄埔里最棒的将军,厉害到连学长和教官都赢了他!作为校长,我真是疏忽了,在黄埔时没好好关注他,结果他跑去跟了共产党!接着,蒋介石责备杜聿明说:“瞧瞧人家林彪,能打游击,还能在当地搞定粮食和军饷,你咋就做不到呢?你们都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你还是头一期的,他不过是第四期的,咋头一期的反倒不如第四期的了?”蒋介石觉得,是因为自己对林彪关心不足,林彪才会投奔共产党,但其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多年后,林彪跟老部下黄永胜聊起蒋介石,说道:“蒋介石就是个军阀,在黄埔时期他就自视甚高,对好多学员、教官都不礼貌,大家都挺反感他的。”1971年“九一三事件”爆发后,林彪在大漠中丧命,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难过极了。没过几天,儿子蒋经国告诉蒋介石,他在整理文件时翻出了一份有关林彪的材料,是戴笠在西安和林彪私下聊天时记下的东西。
不过,由于这份顶级机密文件已经被封存了几十年,戴笠究竟搞砸了啥大事情,我们没办法知道。但从蒋介石说的话里,能感觉到这事儿对他来说非常关键。到头来,很可能是戴笠太过急功近利,害得蒋介石拉拢林彪的计划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