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春天,八宝山革命公墓里,悲伤的音乐先后响了两回。1月6号,陈毅去世了;3月26号,谢富治也走了。这两位都曾担任过国家的大官,所以报纸上对他们去世的消息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不一样的是,毛主席亲自去参加了陈毅的葬礼,那也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这样的场合;但到了谢富治的葬礼时,毛主席却没有出席。他开追悼会时,江青来了,而且,在追悼会开始前,江青还自己跳出来提要求,没按组织的安排来。他1909年出生,老家在湖北黄安(现在叫红安),那个地方很有名,为我国革命立过大功,还是谢富治的故乡,出了好几十位建国时的将军呢。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在那个不太平的日子里,家里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谢富治年纪还很小,就为了糊口,不得不开始干活。他小时候放过牛,耕过田,养过猪,还当过木匠。谢富治有时候能去私塾念念书,但家里劳动力不够,所以他上私塾总是上上下下、不连贯。等年纪稍大些,他就找亲戚朋友借书、借报纸来看,想多知道点外面的事儿,这样一来,他懂的东西就比同龄的孩子要多些。1926年,在湖北老家,农民们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热热闹闹地搞起了农民运动。谢富治也跟着大伙儿一起打地主、分土地,还参加了起义队伍。
他心里种下了革命的念头,到了1930年,谢富治就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仅仅一年后,他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加入红军队伍后,谢富治走上了战场,他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勇猛,而且脑子转得快,打仗时有自己的一套策略。没多久,他就从底层一点点晋升到了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还有军政治部主任的位置。在还没满30岁的时候,谢富治就已经是红军里的高级领导了。在抗日时期,谢富治在八路军里先后当过129师386旅772团的政治处头头、129师386旅772团的政委,还有385旅的政委,他打过很多大战,比如有名的百团大战和上党战役。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谢富治又挑起了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政委、太岳兵团政委这些重担,他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赢得了好多场战斗的胜利。谢富治一路走来,跟着党闹革命,终于等来了革命的成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到了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他多年打仗积累的经验和立下的大功,谢富治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1959年,中央让他去中央上班,并任命他为国家公安部的头儿,他肩上扛起了重担。他确实下了些功夫,不仅关心警察队伍的建设,还增加了人手、加强了训练,很快就组建起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队伍。在谢富治当公安部长那会儿,各地的治安状况都还算不错。在社会治安这事儿上,不光是靠谢富治一个人,还有很多公安人员都在卖力干活。当然啦,谢富治做出的成绩也是值得夸奖的。在1966年以前,谢富治家境贫寒,但他非常勤奋。参加革命后,不管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他都为党和国家贡献了很多力量,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老实又恭敬。虽然他前半辈子立下了很多大功,但从六十年代后期起,他的人生开始往另一个路上走了。从六十年代开始,江青就迷上了拍照,总是拿着相机到处拍,这儿拍拍,那儿也拍拍。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理论和技巧,毛主席还特地请来了摄影大师石少华来指导她。毛主席跟他说:“江青同志身体不太好,没法做太累的工作,但她喜欢摄影,我也很支持她。我还给她买了照相机呢。你看,能不能给我个面子,收下她当学生呀?”让石少华先生去给傲慢的江青当老师,他其实心里不太乐意。但一想到对毛主席的尊敬,石少华还是点头同意了:“主席,我听您的安排。”在石少华先生的指点下,江青学会了很多摄影方法,对摄影也越来越着迷。拍的照片多了,江青就动起了给自己办个摄影展的心思。她真的动手做了起来,把自己的作品送到了新华社摄影部,还让杜修贤帮忙准备摄影展。正当江青在人民大会堂展厅里为自己的作品得意洋洋时,毛主席知道了这件事,马上叫停,让她把计划取消掉。后来,江青还是不甘心,好几次自己拿主意想要搞摄影展,但都被毛主席及时拦了下来。
不过,谢富治对江青爱好摄影这事儿,可是使劲儿地巴结。他像是想巴结江青一样,对她说:江青同志爱拍照,我挺你。拍照既能活动身体,放松心情,又能学技术,真是好处多多。不过,你的身体不太适合在户外待太久,不然容易着凉。要是能有个室内摄影棚就好啦。他很关心地说:“要是你乐意,我在10号楼给你准备个摄影室咋样?等你身体棒了,想在外面拍就在外面,要是觉得外面不适合,咱就在屋里拍。”江青一听谢富治的主意,心里乐开了花,她就爱这种被人恭维、高高在上的滋味。她连忙点头答应:“谢富治这主意真不错,你想得真周全。谢谢你这么关心我的身体和爱好,我听你的。还得麻烦你准备一块大背景布,天蓝色的最好,白色也行,但天蓝色我更喜欢,再找四到六个拍照用的灯来就齐活了。”
才过了三天,谢富治就把江青要的东西送来了,并且亲自动手开始安排。等他把一切都安排好,江青难得地笑了,还开玩笑说:“你真的是当过兵的,做起事来又快又利索,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了。”谢富治要走的时候,江青还是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对他所做的一切感到非常满意。谢富治笑了笑回应:“不用客气,这不是我们分内该干的小事儿嘛!”在夸奖谢富治的同时,江青又转头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要是我的工作人员能像你对我这样,主动点,积极去工作和做事,那该多好啊。”江青也没多想,谢富治在安排摄影师的时候,肯定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忙,但现在大家却都被批评了。谢富治这时开口说了句实在话:“他们也挺行的,干了不少活儿。”这就算是把江青的话给堵回去了。
江青对谢富治布置的摄影室特别满意,她在这个摄影室里拍了许多照片,感到非常快乐,玩得挺尽兴的。后来,她觉得谢富治给她弄的摄影室太小了,就又叫他弄了个更大的,好让她更开心地玩摄影。她也给谢富治照了一张彩色的照片,并且放大成了24寸的大小。江青看到后非常满意,谢富治拿到照片也很开心,他笑着对江青说:“这张照片照得太棒了,将来哪天我要是去了八宝山,就用它来做我的遗像。”那你得提前跟你夫人刘湘屏说一声,到时候可别搞错了哦。”江青跟他开着玩笑说。真是说啥来啥!在谢富治的追悼会上,挂的就是这张照片作为遗像。1971年,当给江青安排摄影师时,谢富治已经生病了。到了1972年初,他因为得了癌症,身体状况变得更差了。他一向追随的江青,得知谢富治病得很重,竟然难得地流下了眼泪。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聊到江青时,说她:“喜欢炫耀,爱抢风头。自私又爱嫉妒,霸道得很”。她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人总是指手画脚,很少见她有掉眼泪的时候。江青动情地说:“谢富治生着病还给我张罗摄影室,这就能看出他是个多好的人。就冲这点,我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可病魔不饶人啊,我没法救他,只能指望医生和护士能帮他多撑一会儿。我自己是没辙了,只盼着他能打败病魔,快点好起来。”
1972年2月,谢富治病得很重,躺在床上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江青到医院探望他,站在床边劝慰说:“安心养病吧,既然来了就踏踏实实地待着,争取快点好起来,继续和我们一起干。”江青和谢富治他们所进行的“斗争”,已经不再是为了人民,而是背离了人民。这时候的谢富治病得很重,躺在床上已经讲不出话了,他只是望着江青,轻轻地点了下头,表示他那所谓的“战斗”没必要继续,而且也继续不下去了。
1972年3月26日,63岁的谢富治去世了。那段时间,江青没再去参加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她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现在身子骨不行,就不去参会了,你给总理说一声我请假了。中央要是商量了什么大事,用那个保密电话跟我说一声就好啦。”中央最后拍板,谢富治的告别仪式定在公安部的大礼堂进行。其实,这是谢富治临终前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他曾讲过:“要是在公安部办我的追悼会,那就好像我死后又回到了公安部,我对那儿很有感情。”因此,大家最后都同意在公安部礼堂为谢富治举办追悼会,而且相关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始着手做了。不过,等工作人员把这个决定告诉江青后,她却提出了不同看法。
她走到工作人员面前,再次问道:“你刚才跟我说的,谢富治的追悼会是在公安部那个大厅办吧?是不是那里没错吧?”嗯,对,地点是公安部礼堂,通知上是这么说的,工作人员答道。江青脸上马上显得不悦,她吩咐工作人员去找周总理,说觉得给谢富治办追悼会的地方不合适。江青讲道:“他好歹也是个政治局委员,追悼会应当在人民大会堂办才对,请总理考虑一下我的看法。”当工作人员把江青的意见一字不差地告诉总理时,周总理马上就说:“你回去跟江青同志说一声,谢富治同志的追悼会地点不能再变动了。”总理还着重指出,这是谢富治在世时的心愿。江青本来还想改一改组织已经定下来的事情,但到最后也只好按安排来做了。
谢富治的追悼会那天,江青也来了。可能是因为失去了一个“同伴”而心里难过,江青显得有些伤心,进追悼会大厅的时候还需要人扶着。在葬礼上,江青哽咽着说:“谢富治啊,你真是吃了不少苦,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她再次走到刘湘屏,谢富治的妻子身边,搂着她大哭了一场,然后安慰她说:“别太伤心了,要照顾好自己。谢富治同志已经走了,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得好好活下去。”
谢富治走了以后,好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啥人再聊起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历史是有记忆的,每件经历过的事都会留下它的印子。换句话说,不管是立功的人,还是犯错的人,最终都会被历史记住。1980年,大家知道了谢富治活着时干的坏事,之前给他写的悼念词被取消了。他的骨灰盒也被从八宝山革命公墓,那个英雄烈士安息的地方,给移了出来。这位将军在战争年代曾立下大功,但他的所作所为,却让“谢富治”这个名字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耻辱名单上。他巴结的那个江青,在1976年10月被抓住了,到了1991年5月,她自己选择了结束生命。她干的那些坏事,臭名远扬,会被后人一直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