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年末以来,立陶宛就在外交领域不断挑衅中国。
但最近一段时间,立陶宛的态度似乎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去年年底,立陶宛新任总理就曾喊话要恢复中立关系。
而在本月10号,立陶宛新任的外交部长也透露了他的对华态度。他表示:“我们必须在北京设立大使馆”。
表面来看,立陶宛高层频频针对对华关系表态,似乎是意识到了此前的错误。但实际上,事情似乎不止这么简单......
立陶宛的请求
2025年1月10日,立陶宛新任外交部长科斯图蒂斯·布德里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立陶宛政府有意与中国恢复并正常化外交关系,并提出了希望在北京设立一座正常运作的大使馆的请求。
布德里斯说到:“我们必须在北京设立大使馆,我们希望中国也能在立陶宛设立大使馆。”
其实,这已经不是立陶宛高官针对缓和对华关系做出的第一次表态。
早在去年的11月,彼时立陶宛政府正在进行新政府的换届工作。
作为总理候选人(后当选为总理)的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就曾公开表示,他对“恢复与华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
有人说,这说明立陶宛政府看清了形势,知道与谁合作才是对自己有利,所以才改变了对华态度。
但其实,这背后的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就在帕卢茨卡斯表态要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前后,他明确表示不会“让立陶宛大使重返北京”。
而但是还只是外交部长候选人的布德里斯也在对华关系上表现了强硬的姿态,甚至污蔑中国,称立陶宛受到了中国的“胁迫”。
那么,为什么仅仅两个月过去,这位外长的态度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其实,这背后恰恰反映了立陶宛在外交问题上反复横跳的本质。
嚣张的立陶宛
中国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始于1991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两国保持了相对稳定与和谐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和贸易领域。
双方不仅在双边经济合作上取得了诸多进展,而且立陶宛的相关官员也曾于2019年出席了中国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
然而,这一稳定关系在2021年迎来了剧变。
2021年11月,立陶宛政府作出了一个令人深感愤慨的决定——批准台湾当局在立陶宛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紧接着,立陶宛政府在其他涉及中国内政的问题上也发表了多次不当言论,对中国的内政事务进行干涉。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强硬的反制措施。
首先,中方将两国的外交关系降级至代办级,即暂停了立陶宛驻华大使的职务,并要求立陶宛政府撤回其驻华大使。
同时,中国还召回了中国驻立陶宛的大使,表现出对立陶宛行为的严正抗议。
但是,面对中国的反制措施,立陶宛显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修正,而是选择继续维持其在外交上的错误行径。
那么,作为一个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小国,立陶宛为何要做出如此极端的挑衅行为呢?
事实上,立陶宛的这一行为背后,似乎有一些外部因素在推动。
2021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曾明确指出,立陶宛走到今天这一步,显然是受到了某些大国的幕后策动。
这些外部势力,无疑是欧盟和美国。
立陶宛可能以为,通过与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亲近,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经济援助,从而推动其国内经济的发展。
此时的立陶宛,似乎成了美西方战略布局中的一颗“棋子”,它频繁做出反华举动,借此向西方国家展示自己的“忠诚”,期望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本。
然而,立陶宛的这种做法,结果也不会如其所愿。
在中立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的背景下,立陶宛不仅没有得到期望中的经济援助,反而遭遇了中国的严厉反制,导致该国经济受到不小的冲击。
然而,立陶宛依然没有收敛,反而在外交层面继续加剧与中国的对抗。
2024年11月29日,立陶宛外交部再次采取了挑衅性的行动,毫无理由地宣布将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的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这些外交人员在限期内离境。
此举无疑是在两国关系已经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立。
死不悔改的立陶宛
很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立陶宛在与中国的关系中表现出如此明显的态度反复,一方面驱逐中国外交人员,另一方面又提出恢复外交关系的请求?
这种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动机?
如前所述,立陶宛与中国的交恶,最初是希望能够从美国和西方国家那里获得政治和经济利益。
然而,三年过去了,立陶宛显然没有得到它所期望的回报。
因此,立陶宛似乎意识到了不对劲儿,开始试图通过释放友好信号来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企图在两国之间重建经济合作。
但是,目前的立陶宛,依旧没有与中国交好的诚意。
尽管立陶宛开始释放恢复外交关系的信号,但从其高层官员的言辞中可以看出,立陶宛并未真正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且依然心态强硬。
以立陶宛外交部长科斯图蒂斯·布德里斯为例,虽然他提出恢复外交关系的请求,但同时他又坚称,当前两国关系的恶化并非立陶宛的责任。
布德里斯还试图把焦点转移到中国所谓的“援助俄罗斯”的问题上,声称这一问题不应被忽视。
显然,他在寻求修复与中国的关系时,并未完全放弃挑衅和污蔑中国。
此外,立陶宛总理帕卢茨卡斯虽然表示对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但他同样强调,立陶宛不会“不计代价”来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并表示不会改变当前的对华政策,包括继续与台湾地区保持贸易联系。
立陶宛显然未能意识到,修复被自己破坏了的、与别国的外交关系,靠的是诚意。
如果立陶宛政府无法彻底反思和修正其过去的政策,依然在关键问题上坚持错误立场,那么无论如何修复,最终也只能成为更多人眼中的笑柄。
只有当立陶宛展现出真正的诚意,并在关键问题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为两国关系的修复奠定基础,否则,立陶宛将继续在自我矛盾中徘徊,无法迈向实际的改善。
胡侃随便聊聊
弹丸小国,有什么好关注的,小人国永远是养不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