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渊,名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前222年),战国时代鄢地(现湖北襄阳宜城)出生,屈原之后的才子,屈原的弟子,曾侍奉楚顷襄王。由于与父亲的冲突,他离开了楚国,成为战国末期著名的辞赋家,一生酷爱辞赋,精通音乐且擅长撰写文章,继屈原之后,成为又一位杰出的辞赋家,与唐勒、景差并称于世。
宋玉创作了大量辞赋,流传至今的作品包括《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成语“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均源自他的故事。
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去世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他们皆擅长辞赋而以赋著称。然而,他们都是继承屈原的风格,最终没有人敢于直接进谏。”描述非常简短。
《韩诗外传》提到“宋玉因朋友而得以面见楚相”。刘向在《新序》中则记载“宋玉通过朋友得以面见楚襄王”,“侍奉楚襄王却未受重视”,同时也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向宋玉提问”的记载。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
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总的来说,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难以辨明。大致而言,宋玉生活在屈原之后,出身贫寒,仕途上并不顺利。
公元前298年,或出生于湖北宜城,后跟随屈原长大。
前296年,楚顷襄王二年,楚怀王死于秦国,屈原写《招魂》,宋玉三岁。
公元前291年,宋玉8岁时随屈原入鄢郢。
公元前284年,五国灭齐,楚将淖齿救齐时杀了齐王。当年屈原逐放,宋玉15岁。
公元前282年春,宋玉17岁。景差为楚襄王推荐了宋玉,被襄王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做《高唐赋》《大言赋》《小言赋》。宋玉得云梦之田。
公元前281年秋,宋玉作《讽赋》。
公元前280年夏。宋玉作《风赋》。
公元前280年秋。宋玉作《对楚王问》。
公元前279年夏。宋玉作《钓赋》。
公元前278年春,写《神女赋》。
公元前278年2月,楚大夫昭奇叛乱。宋玉与庄辛联手平乱。宋玉为议政大夫,时年21岁。
公元前278年4月,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引蛮河水,用长渠攻陷楚都。楚襄王迁都陈。当时62岁左右的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
公元前263年襄王卒考烈王20岁继位。宋玉36岁。
公元前258年,宋玉劝考烈王联赵。毛遂自荐,宋玉再为议政大夫,时年41岁。
公元前253年,宋玉46岁。黄歇得宠,考烈王冷遇宋玉。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黄歇架空考烈王。宋玉被免一切职务,宋玉50岁。这年写《九辩》。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宋玉58岁。
公元前227年,此年荆轲刺秦。宋玉写《笛赋》。
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卒,约享年七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