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来的年轻人|被激活的科技宅男

湘江融媒 2024-12-09 18:41:37

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高效运转,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但你知道吗?在发电与用电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类似充电宝的储能装备,在发电高峰期储存电量,在用电高峰期释放电量,从而达到电网系统的实时稳定。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自科技”)新能源与储能系统研究所负责人李义清和他的团队,就是一群为城市、园区建“超级充电宝”的人。

他们扎根于新型储能领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边做项目,一边做研发,以一个个标杆项目、示范项目的打造,不断刷新行业纪录,也点亮了万家灯火。

紧跟国家战略,开启全新职业赛道

近年来,储能作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在能源革命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华自科技基于对电力行业的了解,紧跟时代新变化,在2017年开始布局储能行业。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2018年,原本从事电网相关工作的湘潭伢子李义清,出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对储能行业发展的看好,决定从河南回到长沙。顺利入职华自科技后,他走上了全新的职业赛道。

李义清工作时的场景。

“当时,国内新型储能行业刚刚兴起,‘新型储能’就是一个新名词,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我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挑战。”接触新领域的李义清,充满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工作激情。在公司前辈的指导下,他一边积极做好储能系统方面的知识储备,一边参与到一些小型储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工作中。直到遇上城步儒林百兆瓦级储能电站项目,李义清才算真正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转型。

“这是当时国内由社会资本投资的最大单体储能电站,也是第一个让我了解储能电站建设所有环节的项目。相当于湘西南地区的一个‘超级充电宝’。”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李义清至今记忆犹新,“为了做好这个项目,我们整个团队光是做前期技术储备就准备了一年多。”

在新型储能项目技术攻关中,李义清与团队成员会经常性地开展头脑风暴。

回忆起建设城步儒林储能电站的那段时光,李义清最大的感受是冷。“冬天,邵阳那边的山顶风雪很大,我们全部小伙伴都全副武装遮得严严实实,基本上只露出了眼睛、嘴巴和鼻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长了冻疮。但就是这一段时期的紧张学习以及积攒的经验,让我觉得自己真正入了储能的行。”

技术攻关不止,保持独特竞争优势

一个储能电站包含EMS能量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CCS协调控制器、隔离变、储能电池等诸多模块。只有每一个子系统都协调运行,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

华自科技作为湖南省内当之无愧的“储能领军企业”,依托兆瓦级系统标杆实验室——华自科技源网荷储系统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储能双向变流器、多能物联协调控制器、一体化储能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等系列技术成果,已授权和正在申请的与新型储能相关专利更是超100件。

“正是实验室的研发成果带来的底气,让我们在城步儒林储能电站中刷新了‘行业速度’。从我们的施工调试到整个项目投入运行总共花了不到两个月。其中,应用在项目中的大规模储能及微电网协调控制技术与装置,更是被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李义清骄傲地告诉记者。

李义清介绍储能电站的核心板块。

在新型储能领域,工商业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华自科技利用先进通信、自动控制与智能物联技术,聚合分布式源、网、荷、储资源,服务工商业经济可靠供电及区域用能供需平衡,在大电网主导下形成区域多微网协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稳健可控的新型能源网络。

“在储能系统打造方面,华自科技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系统技术。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我们打造的储能系列产品在业内都位居前列。”李义清透露,目前,华自科技相关储能产品出货量已超过2GWh。其中,在湖南省内的新型储能项目就超20个,有效提升了湖南电网调峰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

扎根新型储能,科研青年乐趣无穷

“很多人说科研是枯燥的,但是对我来说,我人生中很多成就感都是科研带给我的。”在李义清看来,科研与项目是共生的,既需要在项目中提炼出科研的内容,也需要把科研融入项目中。“当你真正在实验室里面想明白了问题,解决了技术难题的时候,你会收获到一种快乐。当你看到万家灯火点亮的时候,想到也有你的一份助力,你又会收获到另一种快乐。我觉得这个乐趣是无穷的。”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在科研中收获的乐趣,让李义清和他的团队成员在新型储能行业扎根前行。他们所做的储能项目不仅遍布全国,还涉及爱沙尼亚、瑙鲁、科特迪瓦、巴基斯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让李义清及其团队倍感自豪。

李义清检查储能项目设备运行情况。

在回长沙之前,李义清是个很宅很内向的人,甚至出门都会晕车。但来到华自科技后,受长沙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周围年轻科研人员的感染,整个人都活泼开朗了很多。“感觉长沙把我生活中的另一面都激发出来了。”

李义清告诉记者,在华自科技新能源与储能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们平均年龄只有28岁,思维都相当活跃。在新型储能项目技术攻关中,团队成员会经常性地开展头脑风暴。“当年轻人与老师傅的思维碰撞在一起的时候,确实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当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竞争激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如何从“内卷”中突围?制造“超级充电宝”为千家万户充电的李义清和团队成员,选择积极学习和不断“充电”。

“华自科技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各种内部的学习、交流和研讨机会很多。我们相信,只有多交流,才能了解到更多行业前沿的信息,只有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才能在新型储能行业发展中勇立潮头。”李义清说。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