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杨六斤父亲意外去世,母亲改嫁他人。
和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也在一年的时间里相继离世。
只剩7岁的他独自生活在山村,为了活下去,他每天只能吃野菜。
然而7年之后,他却“一夜暴富”拥有500万的巨款。
从赤贫到暴富,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独自生活的杨六斤天蒙蒙亮的时候,隐约能看到躺在床上的杨六斤。
他身上没有被子,只有一件破旧的衣服遮住了肚子。
过了一会,杨六斤在漆黑的房间里醒来。

杨六斤住的地方
他起来下床穿上自己磨损很严重的鞋子,走到屋外,拿出一个背篓,就起身往山上去。
路上几乎遇不到一个人,只有他一个小小的身影背着背篓在走路。
走了一会,到了一片都是青草的地方,杨六斤放下背篓,开始在青草里找野菜。
结果找了很久,只有一点可以吃。

杨六斤
一开始杨六斤对山上的野菜一无所知,不知道哪些可以吃,哪些有毒。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积累了经验,找到了几种可以吃的野菜。
哪些菜能生吃,哪些菜要煮着吃,哪些野菜吃根茎,哪些野菜吃叶子,他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杨六斤
就这样,杨六斤在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背着背篓回了家。
杨六斤把背篓放下就立马把前一天剩的饭装进了饭盒里,还有那些刚挖的野菜洗了一下。
放进自己的带着补洞的书包里,去学校上学。
中午他就是吃着剩饭和生的野菜,填饱肚子。

野菜
等放学的时候,他会带着自制的捕鱼器来到水库边。
将它远远地抛到水库中央,把绳子系在岸边的小树枝上,然后耐心地等待着鱼儿上钩。
当收获几条几厘米长的小鱼时,杨六斤的脸上会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然而捕鱼的过程并不总是顺利的,有时候等了很久也没有鱼上钩,他只能失望地离开。

杨六斤
当他两手空空回到住的地方,发现堂哥在这里等他多时。
尽管自己的收入不高,堂哥依然拿出500块钱作为杨六斤的生活费。


为了确保杨六斤不会把钱弄丢,这 500 块钱被寄存在堂哥姨母家。
而这500元是他一年的生活费,杨六斤每周只能从那里领取 10 元。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只能花一块三毛六。
就这样,杨六斤就在这种条件下过了7年。

杨六斤堂哥
直到2014 年,14岁杨六斤的命运发生巨大转折。
他的账户上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余额就达到了惊人的 500 万元。
这笔巨款不管对于谁来说都是一笔横财,而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么他的这么多钱是从哪来的呢?

杨六斤和堂哥
与母亲的重逢直到2014 年4月,广西电视台的记者来到了杨六斤所在的小山村。
他们听闻了这个孩子的悲惨遭遇,被深深触动。
在节目中得知,杨六斤的父亲在2006 年意外去世。
母亲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带着小儿子改嫁,狠心将长子杨六斤抛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失去了父母的庇护,杨六斤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然而不到一年,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杨六斤彻底陷入了孤苦无依的境地。
虽然有亲朋好友的救济,但是日子仍然过得十分艰苦,在孤寂的夜晚他常常会想起母亲和弟弟。
记者们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杨六斤找到他日夜思念的母亲。

杨六斤
从杨六斤的家出发,需要坐上一上午的汽车,再走过一段漫长的泥巴路,才能抵达母亲住的地方。
经过一路的颠簸和艰难跋涉,母子俩终于相见了。
母亲见到杨六斤来找他,看到他的瞬间,眼泪就出来了。

已经 14 岁的杨六斤,他紧紧搂着母亲的肩膀,轻声安慰道:
妈妈,别哭了,要不然我也会哭的。
尽管母子相见,但是这么始终有一个隔阂在母子两人之间,两人就这样沉默着。

杨六斤堂哥
沉默了一会儿后,杨六斤终于鼓起勇气,问出了一个憋在心中已久的问题:
妈妈,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期盼和不安。
抽泣着的杨妈妈,听后果断地说道:“想,一直都在想。”

杨六斤与他的母亲
到了傍晚,杨六斤不得不回家了。在村口,杨六斤与母亲告别。
他一步三回头,每一次回头,都能看到母亲那不舍的眼神。
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在这一刻,让他和母亲多相处一会儿。

杨六斤在母亲怀里哭
走了一段路后,杨六斤还是忍不住跑了回去,紧紧地抱着母亲,放声痛哭起来。
他不想离开母亲,母亲也紧紧地抱着他,她的眼中满是心疼和无奈。
“别送了,弟弟,你要听话。” 杨六斤抽泣着和妈妈、弟弟告了别。
母亲含着泪,叮嘱道:“路上慢点,小心别摔了!”

杨六斤和母亲、弟弟一起
短短九个字,却让杨六斤的眼泪再次流了出来。
他用着哭腔答道:“嗯!”
这一次,杨六斤没有回头。他怕回头的话,自己就不愿意走了。
他迈着沉重的步伐,向着自己的家走去。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必须坚强地走下去。

杨六斤
获得500万巨款2014 年 5 月,杨六斤的故事在电视台播出后,瞬间激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镜头中的杨六斤,瘦弱的身影、艰苦的生活场景,每一幕都让人心疼。
就这样,许多人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源源不断地汇聚。
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就收到了 500 万的善款,这笔钱对于杨六斤无疑是一笔巨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深圳康桥书院的义工在看到杨六斤的故事后,被他的坚强与勇敢所打动。
他们辗转千里,来到广西,将杨六斤接到了深圳读书。
在深圳的学校里,杨六斤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同学们热情友好,老师们关怀备至。

杨六斤与同学一起
他逐渐融入了这个新环境,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
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眼中的恐惧和迷茫逐渐被自信和希望所取代。
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与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开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杨六斤
然而就在杨六斤逐渐适应新生活时,堂哥和镇政府工作人员将他从深圳接回了广西。
面对舆论的压力,堂哥和政府工作人员解释称:
杨六斤是公众人物,需要回去处理一些事务,并且他未办理转学手续,需回校参加期末考试。

杨六斤哭着被堂哥带走
加上还有500万的捐款需要他处理,所以杨六斤就这样哭着被带走了。
被带走的途中,杨六斤哭着喊道,他想留下来,这里很好,但是堂哥和政府人员直接将他带走。
风波过后,杨六斤的生活逐渐回归平静。
他回到家乡,继续自己的学业。

杨六斤
堂哥为了更好地照顾他,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在家乡办起了养殖场。
据他堂哥所说,杨六斤拿出 150 万善款为村里修了路。
并且《第一书记》节目拿出 15 万捐给了其他贫困儿童,希望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杨六斤接受采访
他深知自己的经历,明白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需要帮助,希望能为他们点亮一盏希望的灯。
如今的杨六斤,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善良和坚韧,用微笑面对生活的挑战。

杨六斤与同学合照
结语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苦难中不屈不挠的孩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善良和爱的力量。杨六斤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坚强、善良和感恩,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杨六斤与同学告别
信息来源1.澎湃新闻,2014-06-26,《弃儿获500万捐款后老家人远赴干里索人:杨六斤已回家备考》
2.澎湃新闻,2017-06-19,《“吃野菜”获捐超500万的杨六斤,被指捐出150万修公路》
3.央视网, 2014-06-24,《新闻1+1——杨六斤:从弃儿到“宠儿”!》
4.澎湃新闻,2014-06-27,《媒体调查称“弃儿”杨六斤仅独居25天,所吃野菜当地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