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到现在,让人越发佩服毛主席,他69年前对苏联的建议真高明

热情的小狐狸 2025-04-15 09:46:44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正式对乌克兰动手,到现在2023年年底,战火还是没停下来的意思。乌克兰那边城市被炸成废墟,老百姓流离失所;俄罗斯这边呢,经济被国际制裁搞得一瘸一拐,日子也不好过。这场仗不仅把世界格局搅得天翻地覆,还让很多人开始回头看历史,尤其是毛主席69年前对苏联的那些建议。算算时间,2023年减去69年,就是1954年左右,那时候毛主席对苏联提的一些看法,现在看真是高明得让人佩服。

一、毛主席69年前说了啥?

要弄明白毛主席69年前的建议,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捋清楚。1954年是起点,但毛主席对苏联的具体建议,主要集中在1956年到1957年这段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956年是个关键年份,那年苏联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上台后搞了个大动作——彻底批判斯大林。这事儿在国际上炸了锅,社会主义阵营里也是一片哗然。

毛主席当时就对赫鲁晓夫的做法有意见。他觉得,斯大林虽然有错,但不能全盘否定,毕竟斯大林领导苏联搞工业化、抗击纳粹,功劳不小。赫鲁晓夫这么一刀切,不仅会让苏联国内人心不稳,还可能动摇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1957年,毛主席亲自跑了一趟苏联,参加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东风压倒西风”的说法,意思是社会主义国家得抱团,不能让帝国主义钻空子。

除了公开场合,毛主席还在私下跟赫鲁晓夫聊了不少。他直截了当地指出,苏联这路子走得有点偏,特别是赫鲁晓夫的改革,太急太乱,可能会出大问题。具体来说,毛主席提了三点建议:

毛主席觉得,苏联的经济基础不能乱,尤其是不能搞什么私有化、市场化那一套。他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命根子,国有制是保证国家稳定的底牌,要是放手让市场说了算,早晚得出乱子。

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人占大头,但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罗的海三国的人等等,加起来种类不少。毛主席提醒苏联领导人,得好好处理民族关系,不能让民族矛盾激化,不然国家迟早四分五裂。

毛主席最担心的,是苏联在意识形态上松懈。他觉得赫鲁晓夫的路子有点“修正主义”的味道,离社会主义正道越来越远,长此以往,资本主义思想会渗透进来,把苏联的社会主义根基毁了。

这三点建议,当时听起来可能有点“老派”,但毛主席是真从苏联的长远利益出发,想让它稳住阵脚。可惜,赫鲁晓夫没太当回事,后来苏联的路越走越歪,咱们后面再细说。

二、苏联没听建议,咋就走到今天这步了?

赫鲁晓夫上台后,雄心勃勃,想搞改革让苏联换个面貌。可惜,他没采纳毛主席的建议,反而一头扎进了自己的路子。结果呢,短期内看着有点效果,长期看却是挖了个大坑。

赫鲁晓夫一上来就搞农业改革,想提高粮食产量,结果“垦荒运动”把土地糟蹋得不行,粮食没增多少,反而欠了一屁股债。工业上呢,他推去中心化,想让地方多点自主权,可计划经济那套体系被他弄得乱七八糟,效率反而更低。到他1964年下台时,苏联经济已经开始露出疲态了。

接手的勃列日涅夫呢,倒是稳了几年,可也没解决根本问题。苏联跟美国搞军备竞赛,花钱如流水,国内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紧巴。到了80年代,经济停滞、物资短缺成了常态,商店里排长队买面包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吧。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更是大手笔搞改革,“新思维”“公开性”“民主化”喊得震天响。他想学西方,搞市场经济,结果计划经济一放手,啥都没管住,通货膨胀、黑市横行,经济直接崩盘。1991年苏联解体时,留给俄罗斯的是一堆烂摊子。

苏联解体前,民族问题就没消停过。毛主席早就提醒过,可赫鲁晓夫和后面几任领导人压根没当回事。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高加索地区,民族主义早就蠢蠢欲动了。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一放开,这些地方直接炸了锅,要求独立的呼声此起彼伏。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散了伙,俄罗斯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

乌克兰在这过程中独立出去,成了俄罗斯的邻居。可两家的关系从来就没简单过,毕竟乌克兰在苏联时期是工业和农业重镇,战略位置也关键。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跟俄罗斯的矛盾就埋下了种子。

毛主席最担心的修正主义,还真在苏联应验了。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开了个头,后面戈尔巴乔夫直接把社会主义的底裤都脱了。“公开性”让大家随便批评政府,“民主化”让各种思想乱飞,最后连共产主义信仰都丢了。老百姓从相信社会主义,到觉得资本主义才是出路,心态变了,国家还能撑多久?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直接全面西化,私有化把国有资产瓜分得一干二净,寡头横行,普通人却苦不堪言。意识形态一垮,国家的凝聚力也没了,这也是后来俄罗斯在国际上硬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三、俄乌冲突咋来的?根子在哪?

俄乌冲突的根儿,其实得从苏联解体那会儿说起。1991年苏联散伙后,俄罗斯一下子从超级大国掉成了“二流国家”,丢了东欧一大片地盘不说,连乌克兰这个“亲兄弟”都跑了。北约一看机会来了,立马东扩,把波兰、捷克、匈牙利这些国家拉进自家阵营,眼瞅着就要把乌克兰也收了。

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不是一般的邻居。苏联时期,乌克兰是工业基地,粮食产量也顶半个苏联。更关键的是,乌克兰挨着黑海,克里米亚那块地儿还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家。北约要是把乌克兰拉走,等于在俄罗斯家门口放了个炮台,俄罗斯能不急吗?

2014年,乌克兰出了个“颜色革命”,亲西方的政府上台,俄罗斯一看不妙,直接动手吞了克里米亚,还支持乌东的亲俄势力跟基辅对着干。这事儿算是冲突的预演。

到了2022年,俄罗斯觉得不能再等了。乌克兰跟北约眉来眼去,申请加入的事儿都提上日程了。普京一咬牙,以“去纳粹化”和“保护俄族人”为名,直接派兵打进了乌克兰。这场仗一开始,俄罗斯想着速战速决,结果乌克兰靠着西方的武器和钱,死磕到底,打成了拉锯战。

说白了,俄乌冲突的根子,还是苏联解体留下的烂账。乌克兰独立后,民族主义起来了,想靠着西方摆脱俄罗斯的影子;俄罗斯呢,又咽不下这口气,觉得自己是苏联的“正统继承人”,不能让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两边针尖对麦芒,苏联解体时没解决的矛盾,全在这场仗里爆发了。

四、毛主席的建议要是听了,会咋样?

现在回头看,毛主席当年的建议,真是句句戳中要害。如果苏联听进去几条,兴许就不会解体,俄罗斯也不会跟乌克兰打到今天这地步。

毛主席说要坚持计划经济和国有制,这话听着老套,但真管用。苏联要是没搞私有化,没让戈尔巴乔夫把经济放手,兴许能保住个稳定的底盘。经济不垮,老百姓日子过得下去,国家就不会乱。俄罗斯继承的家底要是厚实点,也不至于现在被制裁一搞就喘不过气。

苏联要是早点听毛主席的话,重视民族关系,别让民族主义抬头,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地方,可能就不会那么急着独立。苏联不散,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一家人”,哪来的今天这仗?

修正主义是毛主席最担心的,结果苏联还真栽在这上面了。如果苏联领导人能守住社会主义的底线,不让资本主义思想乱窜,国家的凝聚力就不会散。苏联不解体,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不会掉得这么惨,北约东扩兴许都没那么大胆。

当然,历史没如果。可毛主席的建议,确实在俄乌冲突这事儿上,显出了它的先见之明。当年苏联不听,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用血的教训,证明了这些话的分量。

俄乌打到现在,三年多没停,俄罗斯经济被制裁得够呛,乌克兰老百姓苦不堪言。这场冲突让全世界都捏了把汗,也让很多人开始反思历史。毛主席69年前的建议,搁在当时可能没多少人当回事,可现在一看,真是高明得让人服气。

毛主席知道,一个国家要稳,经济得抓在手里。苏联后来的乱子,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崩了,俄罗斯现在被制裁顶不住,也是因为家底太薄。毛主席那时候就强调计划经济,不是没道理的。

苏联解体,民族矛盾是个大推手。毛主席提醒过,可惜没人听。现在俄乌冲突,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和俄罗斯的大国情怀撞一块儿了,毛主席的警告算是应验了。

毛主席说修正主义是最大的危险,苏联后来的路子证明他说得太对了。一个国家要是连信仰都没了,散架是早晚的事。俄罗斯现在硬气不起来,跟当年丢了意识形态的根有很大关系。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毛主席69年前的建议,越看越觉得有道理。他不是神仙,可他看问题真有远见。当年苏联不听他的话,走到解体那一步;如今俄罗斯和乌克兰打得头破血流,也让咱们看清了毛主席那些建议的价值。历史是面镜子,照得清过去,也能给现在提个醒。毛主席的智慧,不光是中国的财富,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值得好好琢磨的经验教训。俄乌这场仗还没打完,但愿以后能少点这样的悲剧,多点从历史里学来的聪明。

0 阅读:0
热情的小狐狸

热情的小狐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