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795亿颗,较2022年下降10.8%;进口金额3494亿美元,同比下降15.4%。
此外,2023年中国二极管和类似半导体组件进口量也下降23.8%,进口减少是本土成熟制程发力,以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

外媒分析,进口芯片的显著下降,一个原因与美国的限制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美国禁止英伟达高端GPU对华出口。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也正在放弃进口,转向自己制造国产替代。比如为了减少在中国市场的损失,英伟达推出了针对中国的降级版GPU,但中国多家科技巨头并不买账,反而转向了国产的华为昇腾 910B。
外媒表示,中国显然有望在五年内将其芯片制造量翻一番,其技术也正在追赶西方竞争对手。中国国似乎正在研究更高制程的技术,可以制造消费级 CPU 和 GPU,甚至正在升级到数据中心 CPU和人工智能驱动的 GPU 等处理器。即使没有美国限制,国内半导体生产也必然会减少进口。
机构统计,中国大陆半导体厂商2023年产能同比增长12%,达到每月760万片晶圆。预计中国大陆芯片制造商将在2024年开始运营18个项目,2024年产能同比增加13%,达到每月860万片晶圆。
此外,由于美国等对先进设备出口管制,这导致中国大陆转而扩大投入成熟制程(28nm及更成熟的制程),预计2027年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占比可达39%。这也加剧了美国对中国成熟制程的担忧,近期由美国议员就呼吁美国应立刻采取行动,运用关税等所有手段,降低中国成熟芯片的依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