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不同产区的白茶,哪个更香?

青曼茶道 2025-04-23 09:45:41

导读

白茶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轻发酵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产地对白茶的品质、价格及特定风味特征影响重大。福鼎白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但存在其他产地白茶冒充福鼎白茶的问题,这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近期,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发表研究论文,通过分析10个产地(涵盖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的100份白牡丹茶样,首次系统揭示了白茶香气的地域特征,并开发出高精度的产地判别模型。

主要结论

通过感官评估,发现不同产地白茶的主要香气特征包括花香、药香、甜香和清新香。

福建省产白茶的香气浓度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温度和土壤条件有关。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33种关键差异化合物,用于构建白茶产地判别模型。SVM和RF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00%和93.33%。

研究结果

01不同产地白茶的香气特征

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中国十个主要白茶生产地区的220个样品,经过感官评估和挥发性成分检测,最终选取100个样品进行分析。

图1 十个主要白茶生产地区

通过15位专业评茶师为茶样打分,发现白茶的主要香气特征包括花香、药香、甜香和清新香,但是不同产地的香气特征各具特色:

福建产区(福鼎、政和、柘荣等):以毫香(类似嫩茶芽的清新感)和花香为主,福鼎白茶的毫香与清新感尤为突出;

云南白茶:蜜甜香浓郁,带有类似蜂蜜的温润感;

湖南白茶:独特的薄荷香脱颖而出,清新草本气息明显;

四川、贵州白茶:花香与鲜甜感平衡,略带烘烤后的坚果香调。

图2 不同产区白茶的香气特征

02不同产地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研究人员从所有白茶样本中鉴定出6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如芳樟醇、香叶醇)和酯类(如水杨酸甲酯、棕榈酸乙酯)是核心贡献者:

芳樟醇:带来百合、铃兰般的花香,在福鼎、柘荣白茶中含量最高; 香叶醇:散发玫瑰花香,福建福安、建阳产区的白茶中更突出;

水杨酸甲酯:具有冬青、薄荷的清凉感,是湖南白茶薄荷香的关键成分;

独特成分:云南白茶含有的大马酮(玫瑰蜂蜜香)、湖南白茶中的4-萜品醇(胡椒木香),进一步强化了地域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产区白茶的挥发性成分总量普遍高于外省,可能与当地气候、土壤更利于香气物质积累有关。

图3 不同产地白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03为什么产地差异会影响茶香?

通过对各地白茶关键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发现气候、土壤、海拔等环境因素,会改变茶树叶片中香气前体物质的积累。例如:

福建多云雾的湿润气候,利于糖苷类香气前体(如芳樟醇糖苷)的合成;

云南高原的强光照和昼夜温差,促进酯类物质的转化,形成独特蜜香;

各地白茶加工工艺虽然较为统一(萎凋+干燥),但细微的温湿度控制也会影响香气物质的释放。

图4 不同产地白茶的关键香气成分

04机器学习:让AI“闻”出白茶产地

为了突破传统感官评价的主观性,研究团队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模型,筛选出33种关键差异化合物(如 (E)-2-苯基丁-2-烯醛、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作为“指纹”特征。

结果令人惊喜:

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3.33%;支持向量机模型测试准确率为90%。

即使是地理相邻、工艺相似的产区(如福建建阳与松溪),模型也能通过细微的成分差异准确区分。

图5 机器学习区分不同产地白茶

文章小结

本研究揭示了不同产地白茶香气特征的差异,并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产地判别新方法。通过香气轮和关键化合物的识别,为白茶的产地追溯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提升白茶的市场透明度和消费者信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科普性质,不构成任何商业或医疗建议。如需专业咨询,请联络相关专业人士。“原创”代表原创编译,不代表本平台对文本主张版权,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修改或删除。

——END——

文图来源:(原创)CJ,新国茶研究室;转发仅用于交流学习,非商业用途,如侵必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