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汉灿烂》原著看太子的悲剧:被人逼出任人唯亲,然后人们要以此指责他

青苹侃书影 2022-08-19 23:04:07

不管是剧里还是书里,《星汉灿烂》中的太子虽然称得上是好人,但绝不是合格的储君:缺乏锐气、优柔寡断、任人唯亲,尤其最后这点,哪怕做小主管都是大忌。

因此他最终被废。

然而,太子又是如何长成这般性格的呢?

电视剧有删改,还是得回归原著。从小说来看,太子这个角色,其实很可悲:

他的任人唯亲,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

处境尴尬,受尽排斥

太子是文帝与宣后的嫡长子。帝后虽是政治联姻,但感情还是不错的;宣后家世很好,虽然在世的家人不多、家族有些式微但名声尚在,而且她的舅舅老乾安王在文帝尚是群雄逐鹿中的一雄时与其结盟结亲,多少算是帮扶。

(电视剧《星汉灿烂》截图)

如果不出意外地发展下去,这样的形势对太子而言是有利的,旁人就是不满宣后非文帝原配、老乾安王对文帝助力有限也不好多说什么。偏偏老乾安王中途不知道怎么想的,谋反了;更不巧的是,宣后的父亲去世早,她是由舅舅抚养长大的。

于是,尽管文帝并未因老乾安王的行为迁怒宣后母子,可太子的处境终究是尴尬了起来,特别是在最早跟随文帝又功劳大的景阩、丰饶诸臣(包括情况更特殊的越氏一族)眼里——老乾安王做人做事太不地道,昔年同盟时,只要他们上前冲杀,自己带着兵马躲在后面,甚至在事先说好的情况下故意延误战机、暗中做手脚,害死了不少人。两派之间有深仇。

好比小越侯就说了:“我宁肯他(文帝)另纳妃嫔,另生儿女,也好过让乾安老贼的外孙坐在储位上!不说我们,那些和乾安一脉有人命债的,难道就能安心看太子承袭大位?”

景阩、丰饶系的臣子,都在有意无意地疏远太子。

(电视剧《星汉灿烂》截图)‍

小说明确指出,皇帝为了让太子与丰饶功臣亲近,曾特意选了一位做太子太傅,然不过半年,此人便故意出错,自称“无才无德,不堪重任”;

至于不属于景阩、丰饶诸臣的,文帝曾经想让出身望族、有功劳有能力的大驸马之父担任太子太傅,结果这一位为了推掉这个差事,“称病不朝足有半年”。

书里原话,“年富力强又有权有势有功勋有名望的,要么是景阩诸臣,要么就是不愿与景阩诸臣做对的”、“(这些人)都不肯帮扶太子”。

太子可信可依靠之人寥寥无几

简单总结一下,景阩、丰饶诸臣以及不愿与这一派系作对的臣子,太子无法依靠他们。

文帝也请过两位年高德劭之人担任太子太傅,这两位倒是答应了,可惜问题出在“年高”上,“一个早早病故,一个体弱致仕”。而年富力强的,又有不少属于太子不可依靠的上面那波人。

结果算下来,跟在太子身边最久的,便是楼太仆(剧中是楼太傅)与王将军:后者是太子母族长辈,在太子初进军营受人轻慢时舍去自己的颜面赔笑脸、从头到尾护着他,前者是太子的蒙师兼太子少傅,对太子亦是颇多照拂。

(电视剧《月升沧海》截图)‍

读者自然看得到,这两位才能人品皆不是最佳、也有私心,私以为太子也未必全然没察觉到此二人的缺点或没想过他们有私心,然而不管怎么说,那些照顾帮扶和多年坚守都是真的,尤其是结合太子的处境,我实在不能、也不忍心去一味责怪太子对他们格外心软:

多年来只这么两个人对他不离不弃、尽心帮扶,他怎么可能不信任倚重他们、不看重与他们的情分?

容易对他们心软、不忍,是人之常情。

太子任人唯亲实有外因

太子需要依靠、指点的时候,那些年富力强又有权有势有功勋有名望的大臣,非但不肯给予,反而为远离他使出浑身解数;

尤其是装病不朝半年、任职半年就故意犯错这种行为,旁观者都会觉得很不舒服,何况太子这个当事人?别说是一国储君,就是普通人,心里也会倍感委屈、愤懑与羞辱,不愿再靠近那些人。

太子会养成任人唯亲的做派,景阩、丰饶诸臣有相当大的责任。

那些臣子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一来老乾安王的行为终究与太子无关,二来:大、中越侯都承认太子厚道诚实、不刻薄寡恩;对帮扶他的楼、王和凌不疑,太子给予充分信任;曾经的心上人曲泠君牵涉进命案,他只因信任曲泠君人品,便拼着自己的声誉不顾也要维护她——多说一句,太子、曲氏各自嫁娶后,他从未联系过曲夫人,再见时也未有逾礼之举。

(电视剧《星汉灿烂》截图)

太子在楼、王二人和那两位没跟随他太久的老太傅的影响下,仍然品行良好、温厚端方,可堪教导,绝非是非不分肆意妄为之人。如果景阩诸臣能放下心中芥蒂去帮扶他,或者至少,在他性格还没有定型、一切来得及的时候妥善引导,太子怎么会长成这般?就算仍然会引起皇帝和大臣不满、会被废,也不至于是因任人唯亲。

再者,一个任人唯亲的太子或藩王,对社稷民生而言岂是好事?那些景阩臣子或不愿得罪他们的臣子,显然没想到、没估计到这一点,只把私怨私心置于先。

看原著相关描写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那些景阩、丰饶功臣商量好了故意这么做(仗着其他大臣不愿得罪他们、会效仿),有意让文帝看到他们与储君疏远对立继而想到将来可能出大事、从而逼迫文帝易储?

文帝在这方面也有一定责任。他任命的太子太傅故意出错或装病,他也就听之任之,只说“强人所难没意思”,然而景阩诸臣,真就个个与老乾安王有血海深仇、或者找不出一个深明大义的?其他年富力强有权有势有功劳名望的臣子里,就找不出像楼太仆这种不怕得罪景阩诸臣的人?

不过是没有付出足够的心力。

然而最终,不满、指责太子任人唯亲的,同样是他们,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说是太子的悲剧。

(电视剧《月升沧海》截图)

当然,无论有多少外界因素,都不能掩盖太子自身的问题:并非没有人批评他这一点、向他指出正确做法或楼、王缺点(如凌不疑),他明知有理,却终究因心软和情分,仍旧偏向楼、王。

偏偏他的身份/职业,是最不能把情分置于是非大义之前的,故而他被废,不冤。

纵观原著,养成这般任人唯亲的做派,得怪他,却又不能全怪他。

不免让人觉得可恨、可叹又可怜。

(本文首发于同名微信公众号“青苹侃书影”,严禁洗稿抄袭)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