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的六款大卡车,开过一辆都是大哥,全开过的不得了

烟雨朦胧山水间 2025-01-14 10:09:30

在生产队那个特定的时期,咱们国家可是引进了不少来自苏联以及东欧的卡车。而且,咱们自己也进行了一些仿制工作。那可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热血澎湃的岁月。那些开卡车的师傅们,他们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的建设事业。要知道,当时的这些大卡车,但凡能开过其中一辆的,那可都不是一般人。要是一个人能把所有引进以及仿制的这些大卡车全都开过的话,那可绝对称得上是国家的大功臣。

我学车那会儿开的是51嘎斯汽车,之后在部队又开了整整五年的嘎斯车。再后来,就换成了南京生产的跃进牌汽车。那嘎斯车的点火顺序是153624,每次想起这个,往昔的种种画面就涌上心头,真的是满是回忆,感觉格外亲切。大家都知道雷锋吧,他就是开着这种嘎斯车,在倒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电线杆子,结果不幸牺牲了,每每想到这儿,心里都挺不是滋味的。我父亲当兵的时候开过嘎斯63,据他说那车质量可不咋地,前后桥老是出毛病。当时还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嘎斯63,拐弯就翻!”可见这质量问题确实挺让人头疼的。不过后来的嘎斯69就不一样,质量方面可是好了很多,都成了师长的专属座驾。

在1982年的时候,运输公司里到处跑的可都是东风140,而且好多还是全挂车的配置。我开这种车都开了好些年。说起来,这东风140和老解放、新解放141比起来,那还是有它的优势的。它的刹车性能很不错,底盘也相当扎实硬朗。不过,这车子也有让人不太满意的地方。它特别耗油,每次加油都感觉挺心疼的,而且它的载货量也不是很大,载重量方面确实有点不尽如人意。粮食局用来拉粮的车也大都是这种东风140。这车子是单腔化油器,配的也是单腔气泵,属于那种典型的比较适合在平原地区跑的车,要是跑到山地去,就有点不太行了,在煤矿那边更是几乎看不见它的身影。但它也有优点,它是汽油机的结构,这种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出故障的概率也比较低。只是它的马力有点小,开起来感觉没什么劲。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要是能开上这么一辆东风140,那可真的是晚上做梦都会乐开花,心里别提多高兴。

黄河JN150可是一款颇具特点的车。它属于八吨重型车,配备的是五速变速箱,最高时速能达到七十公里。它不是轮减桥那种构造。要说这发动机,150型号搭载的是一百六十马力的上海东风牌6135发动机,而151型号用的则是杭州6120发动机,后期的163型号更是厉害,载重可达十吨。这车子的发动机在中间位置,有意思的是,冬天取暖居然是靠发动机散发的热量,不过这样一来,开完车往往脸上都是黑乎乎的。开车的时候,打方向可得慢点来,因为没有助力,方向盘那叫一个重,不站起身来用力,好多时候都转不过弯去。我在81年的时候还开过这车,它的手刹是倒链式的,要拉紧得拉上好几下才行,在坡路上要松开手刹可就更难了。还有那断油开关,是在机器包上的,是个往前推的把手样式,方向盘,还是T字形的,总之,这车处处都透着股老车的独特劲儿。

解放CA10卡车可真是让人有些头疼。它压根就没有转向动力辅助这一功能,每次启动的时候还得去踩那推杆才行。雨刮是靠气来驱动的,而且那个触点式分电器常常会电到人,可危险了。车窗是手摇式来升降的,要命的是那支架还老是脱落,真的是特别无奈。再说说它的操作吧,得用两脚离合器,变速箱还没有同步器。大灯变光器和气喇叭的开关方式也很特别,都是那种让人不太习惯的设置。打火的时候要用脚尖去踩,脚后跟负责加油,就像现在大家常说的那句“我太难了”一样,开这车真的是状况不断,麻烦不少。

上海交通牌的141车型,配备的是上海6135发动机,与之搭配的是5速变速箱。其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是通过传动轴来进行连接的。要说这后桥啊,模样有点类似苏联的克拉斯那种风格,而且还带有后桥自动差速锁。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开着这辆车去验车可真是让人头疼不已。就拿手刹来说吧,根本就拉不住,这可太让人不踏实了。还有后轮调刹车的事儿,那操作起来相当麻烦,费了好大劲儿也不一定能调好。最要命的是,要是车上拉着重物,这刹车压根就刹不住,真的是存在不少让人揪心的问题。

有一款车叫布切奇,是从罗马尼亚进口过来的,配备的是柴油8缸发动机。这车可没少给人添堵,老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就说那缸垫吧,动不动就呲了,其他方面的故障也是接二连三地冒出来,经常得维修。到后来,单位实在是折腾烦了,干脆就不再修它了,直接给报废处理掉。不过,这布切奇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当时的那种路况条件下,它的减震效果还算不错,这也算是它为数不多的亮点了。可司机们对它抱怨最多的,还是那刹车的问题,采用的是油推气的刹车系统,效果不太理想。而且,这车上大梁被打了好多眼儿,大家都觉得它太不给力了,还打趣地给它起了个外号叫“不挣气”。

1 阅读: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