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朝迷案: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职场人性常见之恶

老易说历史 2024-12-19 17:50:36

陈寅恪先生说:“对待历史人物,你只有回到他当时所处的情境里,读懂了他选择的合理性,并生出理解之同情时,你或许才算读懂了一个人。”

对于陈寅恪先生所言,咱是深以为然的,其所言也是适合去解读绝大多数的历史人物的,包括本文的主题——明朝将领袁崇焕为何会擅杀一品大员毛文龙?

袁崇焕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备受争议的。

“袁粉”们认为,袁崇焕在抵抗清军入关这件事情上功莫大焉,他曾让清军在数年之内寸步难前,还用红衣大炮一炮轰死了清太祖努尔哈赤。所以是事实上的明朝柱梁,是国之重器,是民族英雄。

但“袁黑”们却认为,袁崇焕就是一个奸臣、一个小人。因为他的行为黑点太多了,比如跟魏忠贤的阉党眉来眼去,还奴颜婢膝地给魏忠贤修建生祠、极为谄媚;比如他忽悠朝廷,说自己可以五年平辽,让朝廷对他寄予厚望而在他身上不断砸上了棺材本;比如他擅杀皮岛的毛文龙,把满清后方的一根肉刺给拔了,从而毫无后顾之忧地打到了北京城下。

上述这种自说自话的虚无历史辩论,很多时候其实难以形成什么绝对的结论的。因为袁崇焕这个人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他有英雄的事实,也有奸臣的本性。争来争去,其实也就是争了个寂寞。

所以本文不讨论袁崇焕的忠奸问题,只是就事论事地来探讨一下,袁崇焕当时究竟是基于什么考虑,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道德风险、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方式,亲者痛仇者快地杀掉毛文龙?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两大男主角呗!

袁崇焕本来是文官出身,但是明末的政治生态环境大家也有所耳闻,文官集团以东林党为首跟阉党长期对垒,且基本处于下风,跟东汉末年的生态环境差不多,所以袁崇焕走文官路线的职场发展之路势必是非常缓慢的。

但袁崇焕这个人是有野心的,也极善于职场钻营的,他凭借自己的业余军事爱好,慢慢地改变了职业赛道,慢慢成为了辽东战区的重要军事长官。并因为巴结魏忠贤以及朝堂的其他权贵,最终成为了蓟辽总督,就是辽东战区的综合一把手,将官、物资、粮饷等一把抓。

而毛文龙则是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底层军官家庭,他的军旅生涯是从底层一步一步厮杀出来的,他能在军队步步高升,全靠他敢打敢拼敢流血地拼下无数战功所致。

当年辽东巡抚王化贞主政辽东的时候,想在敌人的大后方安插一支部队,从而起到对满清战术牵制的作用。但是这种敌后武装因为生存空间太小,危险系数太高,所以大多数将领都不愿意接这个活,最后是毛文龙觉得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便主动揽下了这个活。

毛文龙带了不到200人,乘了4条破船,在海上漂泊了两个月,绕到了今天的丹东登陆,并出其不意地活捉努尔哈赤的大舅子佟养真,算是给当时武运不济的大明长脸了。

努尔哈赤为了挽回颜面,也必须在战略上消灭这支敌后武装,就派大军过来围剿毛文龙。毛文龙没办法,只能往海上跑,并最终在今天朝鲜境内的一个叫皮岛的地方驻扎下来。

因为满清当时没有海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毛文龙逍遥海外。

但是呢,孤悬海外的毛文龙日子也不好过,要粮没粮、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跟大明朝廷联系都异常艰难,基本上就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最后,毛文龙只好化身为毛岛主,一边大搞海上贸易,一边大肆招兵买马,没几年,就过上了经济富裕、兵强马壮的好日子了。

实力大增的毛文龙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军事使命,逮到机会就带着自己的海军部队出去袭击一下清军,把敌后游击队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一度让努尔哈赤极为头疼。

毛文龙被杀时,正式的官方身份是什么呢?是东江镇总兵。总兵在明末相当于军区司令,是一品武官,当时全国的总兵加起来也就20多个吧。这说明大明朝廷对毛文龙这个意外收获还是比较认可的。人家基本上没花你大明朝廷什么成本,自主给你拉出了一支强大的抗敌武装,给你提供了巨大的战略支持,你大明朝廷给人家一个总兵的编制,也委实应该。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江湖,随着毛文龙部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大明朝廷也就出现了各种对毛文龙不利的声音。比如说毛文龙无组织、无纪律,说毛文龙扰民获利,说毛文龙谎报军功……啥都有。其实一方面是有些人看着毛文龙日子过好了,心里不舒服;另一方面是有些人战事不利之后想甩锅给毛文龙,而毛文龙不配合;还有一些人则纯粹是想从毛文龙碗里分一杯羹。

大明朝廷终究还是克制下来了,因为毛文龙确实对大明的战局相当重要,而且人家是自给自足在给朝廷干活,就因为一点风言风语把人家打成反动派确实不合适。况且,人家孤悬海外,就算大明朝廷要追责,其实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毛文龙慢慢从兵升迁成了左都督,挂着将军印,还被赏赐了尚方宝剑。

可是,看起来无比重要且十分安全的毛文龙,为什么最终还是被袁崇焕直接不讲武德地骗杀了呢?这其实还是要从大明末期的辽东战局讲起。

其实早在万历晚年,大明的东北就已经开始闹腾起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并没有后金势力给压下去,反而让他们越闹动静越大。所以到了天启年间,大明朝廷对东北问题就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方是强硬到底的血战激进派;一方是以守为攻的保守温和派。

在袁崇焕之前,大明在辽东问题上就轮换了好几任最高长官了。熊廷弼、王化贞、孙承宗等,每个人所采取的方略都不同。

比如熊廷弼就是著名的保守派,他直接放弃了山海关外的百万平方公里土地,龟缩在山海关内搞坚壁清野。最后被朝廷政敌攻击得体无完肤,被杀头不说,还传首辽东战区以儆效尤;比如王化贞就是著名得激进派,这位同志上任之后,雷厉风行地推行了著名的“广宁之战”,结果被杀八万精锐,还丢了广宁城。但因为王化贞是阉党方面的人,所以当时被魏忠贤保下来了,是后面魏忠贤倒台后,才被追责问斩的;比如随后的孙承宗继任之后,鉴于前面的前车之鉴,选取了既不保守也不激进的搞法,而是结硬寨打呆仗,一步一个脚印往外修城推进,确实是扬长避短遏制住了满清的进攻势头,但因为成本代价抬高了,大明朝廷不堪其负,只好把孙承宗撤下来,让其回家养老,最后也壮烈殉国了。

也就说,大明朝廷其实一直被辽东问题困扰着,谁去谁死,不敢采用什么方略都没啥效果。

袁崇焕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毛遂自荐地进入东北战局的,他们都不行,你们朝廷除了让我试试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但是,袁崇焕这个人不管是能力还是运气,其实都比前面几位督师要强,一上任就连干了两场漂亮仗,“宁远大捷”把努尔哈赤本人给炮轰死了;“宁锦大捷”把皇太极打得大败而归。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继位之后就对袁崇焕寄予厚望,立马来了个“平台召对”——崇祯问袁崇焕有啥办法收复辽东,袁崇焕则说只要朝廷支持他,他有把握在五年之内收复辽东。

事后,兵部有人问袁崇焕是否真的有把握在五年之内收复辽东,具体的计划是什么?但袁崇焕则说自己没啥计划,这么说主要是想给崇祯一点信心,让皇帝高兴高兴。搞得问话的人很无语,但还是友情提醒了袁崇焕,崇祯不是天启,不是那么容易好糊弄的,他是一个容易较真的人。你今天吹下的牛皮,将来可能要了你的命。

崇祯确实是当真了,军饷军粮、器械人马都是无条件倾斜于好同志袁崇焕,关键还不让言官们弹劾袁督师,得让袁督师心无旁骛地五年平辽。另外,为了给袁崇焕声望加持,还赐了一把尚方宝剑给袁崇焕,谁敢挑衅你的权威,你就替朕砍了他。

这样一来,事情就搞大了,原来大明王朝能够收得住辽东战区就是大功一件了,但现在崇祯的意思很明显,你得给我把辽东给收复了。而经营辽东多年的袁崇焕深知自己是不可能在五年之内把东北那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打回来的,怎么办?摆在袁崇焕面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和平解决东北问题。

所以,后来袁崇焕被崇祯凌迟处死时,其中的罪名就有一条是“通敌”,应该就是因此而起的。

那么,袁崇焕和满清和谈有没有可行性呢?其实还是有的!毕竟当时的满清并没有把握消灭和占领大明帝国,尤其是努尔哈赤都被袁崇焕给轰死了,他们是不敢妄想过头的,能让大明封他为王,像朝鲜一样给大明朝当个藩属国,那就是他们最美好的诉求了。

可是问题又来了,和谈是必须要拿出诚意和态度来的。你们大明一方面积极跟满清推行和谈,另一方面却让毛文龙这支强劲武装深入敌后,这没法解释呀!所以,毛文龙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了,这也是袁崇焕必须要弄死他的根本原因。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问,既然这样,袁崇焕为什么不先奏明崇祯,让崇祯以朝廷的名义去杀毛文龙呢?因为大明朝廷同意袁崇焕的和谈方案可行性是非常低的,若是真的同意了,那前面的熊廷弼不是死得太冤了?人家熊廷弼退守关内就被斩首,你袁崇焕公然吹嘘五年平辽结果却想着与敌议和,这世道和舆论还能维持吗?所以,袁崇焕只有把和谈生米煮成熟饭,用辽东战乱已经平息的事实来让崇祯和朝廷对他网开一面。

另外,也有人会问,能不能让毛文龙从皮岛撤回去?其实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毛文龙的部队基本都是辽人,都是被皇太极搞得家破人亡后才上岛的,如此深仇大恨是不可能撤退的,所以就算毛文龙同意,他手下的人也不会同意。

所以,对于袁崇焕来说,毛文龙必须死,必须杀了毛文龙给双方签订和平协议让路。其实,大家仔细去想一想,毛文龙被杀和南宋岳飞被杀是不是有很多相似相通的地方?

据传,毛文龙下葬后,袁崇焕去坟前祭奠他,并嚎啕大哭:“我杀你,是为了国家,我来祭奠你,却是为了私情!”如果这种野史记载是真,此前的推导就显得更加合理了。

袁崇焕是怎么杀掉毛文龙的呢?最开始在崇祯二年,袁崇焕是采取了告黑状的方式。因为崇祯这个皇帝大家也知道,那是相当节俭、勤政的,所以对贪污腐败那一套几乎是零容忍,袁崇焕就踩着崇祯的痛点去的,说毛文龙山高皇帝远,肆无忌惮地搞铺张浪费、奢侈腐败,实在是不把皇上您放在眼里。

崇祯一听果然火冒三丈,立马成立专案组要去调查毛文龙。但是,咱们前面也提了,毛文龙和他那支部队是非常特殊的,这种招术他也不是很怵,所以也不甘示弱地上奏折为自己辩护。朝廷最终也没把毛文龙怎么样!

被袁崇焕阴过一次之后,毛文龙开始不大给袁崇焕面子了,不管袁崇焕如何虚情假意地对他示好,他都没给袁崇焕太好的脸色看。

崇祯二年五月,袁崇焕找个理由到皮岛视察工作,并在酒局中提出要给毛文龙的部队加派政委,毛文龙自然不会同意。袁崇焕又继续刺激毛文龙,提出要毛文龙撤出皮岛,毛文龙继续予以拒绝。坐实了毛文龙不服从组织安排的罪名之后,他邀请毛文龙和自己一起去检阅士兵,让早已埋伏在主席台周围的伏兵把单枪匹马的毛文龙给逮捕了,随后给毛文龙罗织了十二条罪名(具体如下),并用皇帝赐予的尚方宝剑立马把毛文龙给杀了。

毛文龙一人专制,军马钱粮都不接受核查(一当斩);毛文龙谎报胜利为欺君之罪,甚至杀害投降的士兵和难民(二当斩);毛文龙屡上言辞无礼之奏章,甚至说在登州取南京易如反掌(三当斩);每年饷银几十万,不发给士兵,每月只散发三斗半米,侵占军粮(四当斩);擅自在皮岛开设马市,私自和海外商人来往(五当斩);部将几千人都改姓毛,副将以下都随意发给布帛上千匹,走卒、轿夫都穿着品官官服和袍带(六当斩);从宁远返回途中,劫掠商人洪秀、方奉等,亲自干盗贼勾当(七当斩);强娶民间女子,目无法纪,部下效仿(八当斩);驱使辽东难民到后金与朝鲜交界地带偷挖人参,不听从的就被饿死,岛上白骨累累(九当斩);用车送金子到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并在岛上供奉他穿着冕服的画像(十当斩);丁卯之役中败于铁山,丧师不计其数,却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东江镇八年,不能收复一寸土地,坐地观望,姑息养敌(十二当斩)

袁崇焕事后解释自己杀毛文龙的说辞有很多,咱们就不一一解释,选几条解释一下吧!

比如吃空饷问题,这在当时的大明军队几乎就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了,如果毛文龙要因此丧命,大明的将领估计有多半都该被杀。

比如专制问题,因为毛文龙的部队确实是他私人筹建起来的,不搞带私军的专制搞法也是不行的。毛文龙有数千养孙,如毛永诗(孔有德)、毛永喜(尚可喜)、毛有杰(耿仲明)等,这些人是只认毛文龙而不认大明朝廷的,他不搞专制怎么办?

比如违规做买卖的问题,毛文龙和朝鲜等搞海上贸易确实是违法,但是你大明朝廷又给了他足额的军饷供给了吗?他不做贸易怎么生存?这实属站着说话不腰痛;

比如毛文龙勾结阉党的问题,咱别的不说,你袁崇焕自己就曾给魏忠贤立了生祠,那照这个理,你袁崇焕是不是也改自杀谢罪呢?

还有寸土未复的问题,人家毛文龙的战略定位是敌后特工队,是搞战术牵制的,收复失地不更应该是你袁崇焕正面部队的事情吗?人家毛文龙这些年把满清骚扰得那么难受,已经是圆满完成任务了。你这不是欲加之罪吗?

总而言之,袁崇焕杀毛文龙确实是处心积虑的冤杀,甚至可以说是自毁长城、助纣为虐的恶行,因为后来皇太极并没有接受袁崇焕的和谈,而是在毛文龙被杀之后,避开实在无法超越的山海关,长途跋涉到了喜峰口,直逼京城。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

历史滚滚向前,那些鲜活的生命慢慢演变成一个个标签,忠臣、奸臣、佞臣、好人、坏人、庸人……但如果你停下脚步,扒开一看,无一例外,竟是满眼的无奈。

毛文龙确实是袁崇焕的下级,也确实有一些不妥的行为瑕疵,但这些就足以让你袁崇焕不走任何组织流程直接拔剑杀人的理由吗?要知道,大明朝对死刑的量刑是非常慎重的,就是杀一个平头百姓,都必须要拿到刑部的批文甚至皇帝的朱批才可。你袁崇焕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自行其是地把官居一品的毛文龙给杀了,确实是其心可诛、其心甚恶。

举头三尺有神明,试问苍天饶过谁?毛文龙死后一年,因为袁崇焕自导自演的“五年平辽”大戏破产了,也被刻薄愤怒的崇祯帝凌迟处死了。

咱们仔细去看看咱们身边的职场,类似于这样的悲剧真的很少吗?有些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甚至是为了遮掩自己的某些谎言,总是会不择手段地迫使其他人成为牺牲品。

咱举个例子,某些人根本就没有实现某个项目的能力和实力,但是就是敢无比高调地把项目工程揽下来,最后眼看自己遮掩不住了,便甩锅给自己的下属、分包商或者其他人……是不是也是标准的袁崇焕搞法?

为了证明和维护自己的正确和利益,不管别人是否无辜,都可以拿来牺牲,这其实是多少人心中的恶念呢?

0 阅读:7
老易说历史

老易说历史

一个沉浮于世事的人说点接地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