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位是世袭传承的,爵位,要是得到皇帝点头,也能世袭。可到了三国时期,东吴有个特别的制度。统兵的将领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或者兄弟能够继承他生前统领的军队,还能在军中担任将领,这就是世袭领兵制。大家都知道,帝王一般都特别看重兵权,那东吴为啥会这么大方,允许将领们世代统领军队?
世袭领兵这种事,史书记载可不少。就说东吴的大将蒋钦吧,他做到了右护军这个官职。在219年的时候,他带着水军去偷袭荆州,结果在回师途中病死了。然后,孙权依照惯例,给蒋钦的儿子蒋壹封了宣城侯,还让他接着统领蒋钦的军队。夷陵之战的时候,蒋壹“领兵抵抗刘备立了功”。后来,蒋壹又带着军队去对抗曹魏大军,参加了江陵之战。
蒋壹跟曹魏军队打仗的时候战死了。蒋壹没孩子,可孙权没把他的军队收回去,还让蒋壹的弟弟蒋休接着带这支兵。后来蒋休犯了罪,官也丢了,这才不能领兵了。韩当在东吴可是个老资格的将领,他给孙坚、孙策、孙权都当过帮手,一直当到昭武将军,还兼任冠军太守,“后来又加了都督的名号”。韩当死了以后,他儿子韩综“继承侯位带兵”,可最后叛变跑到曹魏那边去了。
世袭领兵制是从孙策那时候开始的。孙策过了江之后,虽说慢慢占下了江东六郡,可当地有不少强宗豪族。这些人就像占山为王似的,跟孙策、孙权兄弟对着干,动不动就造反。孙策、孙权他们原本在江东就是小家族,在这儿势力也不咋深厚。要想在江东建立统治,孙氏兄弟就得借助新的政治力量。就在这个时候,因为天下乱得很,好多北方人跑到江东来避难,这些人就成了孙家的帮手。
就拿吕范来说吧,他在寿春的时候,带着一百多号人投靠了孙策。渡江之后,孙策可重视他了,给他增加了两千的兵力,还有五十匹战马。韩当和程普在渡江的时候那可是立了大功的,也被赏赐了两千的军队和五十匹马。那些跟着孙策打仗的将领,都被授予了军队,世袭领兵制就这样开始了。孙策去世之后,孙权接着用孙策的政策,让这些将领的儿子、兄弟,就连部属也能继续领兵。
世袭领兵制是特殊时候才有的东西,孙氏兄弟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就搞了这个军事制度。虽说这样一来,孙吴政权对军队的掌控被大大削弱了,可这制度也确实有用。那些被分给军队的将领,对孙氏兄弟特别忠心,他们带着兵到处打仗,把江东境内那些强横的宗族豪族都给平定了,而且还扩充了军队,让东吴的军事力量变得特别强大。
但问题也很突出,这些带兵的将领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孙权刚继位的时候就有这种情况,庐江太守李术不服孙权管,俩人还打起来了,后来孙权把庐江攻破,把李术给杀了。为了不让武将权力太大,孙权也做了些限制的事,像将领犯事就拿掉他的兵权,再扶持自家人的力量来约束外姓将领。总之,世袭领兵制对东吴影响可大了,连后世都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