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代理学家、教育家。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期间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所建书院约四十所,弟子近四千人。推动了岭南文化的发展,至今仍被研究和传承。
《增城县志》(清嘉庆二十年刊本)记录:“三部尚书:为尚书湛若水,在南门大街。”这就是说,增城县城曾有“三部尚书”牌坊。那么,这个牌坊是什么样子的呢,具体位置又在哪里?由于牌坊已经被毁,所以只能从资料中寻找。
近日,菊泉中学张老师找到1993年出版的《荔乡风采》一书,里边收录了画家陈泗源画的《湛若水牌坊》。我们从画里可以清晰地看到牌坊样子和当年街景,应该比较能反映原貌,牌坊正中央有“三部尚书”四个大字,其中一边还有“授徒三千人”五个字,另一边由于被树叶遮住不知道写什么。画下方有题跋,“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新塘人。明弘治乙丑进士第二,历任礼吏兵三部尚书,曾出使安南,高寿九十五岁卒。”作者还介绍此画是1962年写生作品复制,为牌坊在文革被毁前几年所画。张老师还在《荔城镇志》找到“三部尚书”牌坊的记录。湛甘泉牌坊:“位于前进路中段,县城派出所门前,横跨路中央,中有大门,左右侧有小门,南北可通。全为花岗岩石凿刻嵌砌,高六米。为纪念邑人明代吏礼兵三部尚书湛甘泉而建。正门上方朝北刻有'三部尚书',朝南刻有'三世尚书'各四字。建于何时无考。1966年,'文化大革命' 时为红卫兵拆毁。”湛若水很多相关文物被拆毁,我们在感到可惜的同时,更应该保护好现存文物,大力弘扬甘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