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阳明为例解读《论语》开篇三句话的真正意思

大心学 2025-01-20 11:49:00

《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获得愉悦,有朋自远方来感到快乐,人不知而不愠,这三件事也是王阳明的写照。

王阳明天资聪颖,精力充沛,自幼广泛学习,出入佛老又回归儒学。无论是书法、军事还是修道,他的求学并非只是单纯获取知识,而是在不断践行,所以说“知行合一”是多年实践的心得而不是空想出来的理论。具体的知道、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然而有一个“知”是我们种种知道、知识的原点,在龙场悟道多年之后,经过许多事上磨练,王阳明指出这个知就是良知。学和习不可分割,以阳明心学看来,学是学做圣人,要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这就是学而时习。

王阳明追求圣人之道的路上,并没有想着一人孤身奋斗,相反,他一直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湛若水就是这样的朋友。两人一见定交之后,王阳明对别人评价湛若水:“守仁从宦三十年,未见此人。”湛若水也对别人评价王阳明:“若水泛观四方,未见此人。”他们可谓惺惺相惜。后来,曾比邻而居的两人由于朝廷任务、丁忧等原因分隔两地,不过有机会都会专程前往相聚,甚至通宵达旦讨论学问。所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朋友,不是泛泛之交,而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乐不是吃喝玩乐的高兴,是探讨学问的快乐。

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都是愉悦的、欢乐的,这是天性使然。王阳明曾说:“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人不知而不愠,则是需要下功夫的,不让外界的毁谤蒙蔽心体之乐。他由于宣传心学、领兵在外,屡屡受到毁谤。王阳明却把这些当作磨练,始终依照良知的指引,著实用功。他指出:“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人不知而不愠、做君子的根本,就是修心。

《论语》开篇三句话讲的是心学。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