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繁荣强大,是现代人都可以为之骄傲的地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一步步组成了繁盛了大唐王朝。除了帝王之外,那些开疆拓土的武将也是唐朝的重要功臣。
但是古往今来,武将是很难善终的,因为掌握兵权的他们,总是会被帝王怀疑。若是一事无成,就要面临被打败,若是功高盖主,轻则罢官免职,重则抄家灭门,因此武将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的重要。
无论是秦始皇、刘邦、赵匡胤、还是贫民皇帝朱元璋,他们处理开国功臣的果断都给人留下心狠手辣的印象,但唐朝皇帝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间却能宾主共乐,留给后人不少美谈,其中就包括再建大唐王朝的郭子仪。
一、安史之乱的结束者
唐朝的繁荣可以说在安史之乱之后就结束了,后面的几代帝王只能说苟延残喘,勉强撑起一个花架子,可见安史之乱影响之恶劣、之深远。
年老的唐明皇看着自己创造的一片盛世,逐渐开始满足起来,他宠幸的武惠妃一离开,就又强行将自己的儿媳纳入后宫,还让他认了安禄山这个节度使为儿子。两个人在享乐当中,谁也没有注意到趴在下面像狗一样的安禄山,其人的狼子野心。
直到战乱来临的一刻,帝王和大臣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女人身上,丢下老百姓,自己跑去逃难。这个时候郭子仪凌空出世,当然他之前也是掌握一定的兵权,只是泯然众人,并不算突出,但是在紧要关头,却以一己之力,夺回被安禄山窃取的土地。
一般来说,武将们都会遵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习惯,但是郭子仪却不同,只要是皇帝下的命令,哪怕是错的,他也会盲从。
当然这是他明哲保身的手段,安史之乱当中就有好几次,明明眼看就要成功,却偏偏因为帝王远在天边的瞎指挥,导致最后郭子仪指挥的失败。
不仅如此,眼看郭子仪战功积攒的越来越多,皇帝开始坐不住了,他非常害怕功高盖主,所以派遣什么也不懂的宦官前去监军,郭子仪对此依然毫不在意,只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郭子仪不仅平定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作乱,还要征讨吐蕃、回纥,有事就会被封赏,没事就被丢到一旁,他早早就看穿了帝王的本质。
二、论功行赏全不要
为了试探郭子仪的忠心,皇帝还提出让郭子仪担当尚书令,要知道这个官职只有开国时候,唐太宗没有上位之前担任过,一般大家都是要避嫌的,这不就是明摆着给郭子仪找茬。
郭子仪只能婉言拒绝,但是皇帝又三番五次如是劝说,最后郭子仪只能无奈地说,“如果皇帝一定要封赏我,那么就赐我几个美人吧。”
这个时候的郭子仪已经七十五岁高龄,如此行事遭到所有人的唾弃,可他依然我行我素,什么封赏都不要,就在家只顾享乐。
郭子仪是一个非常通透的人,他要给帝王留下自己的把柄,这样才能保证子孙无恙,自己也能安度晚年,最终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