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汉墓出土“计算机模型”!棺椁上趴着女子骨架诉说励志人生

瑞知道史 2024-08-08 01:50:52

2012年,成都老官山发现了四座汉代墓葬,其中编号为M2的墓葬中不仅出现了一具在棺椁上趴了2000多年的完整女子骨架,椁室内还发现了“二进制编程的计算机”!经过复原后,一位西汉时期白富美的精彩人生逐渐完整。

中国老百姓常说“考古跟着盗墓走”,说的是因为中国考古界在明定陵的考古失误后,秉承“不主动”原则,因此,现代考古成果大多是跟在盗墓贼或包工头身后进行的“保护性挖掘”。而这充满了疑团与惊喜的古墓重新现世,也是因为大工程——成都地铁3号线的修建。

那年夏天,3号线工程推进到军区总医院站时,施工器械翻上来的大量青膏泥,让深埋在地下的千年古墓现出了踪迹。

得到报告的文物部门派出考古队,由此,四座汉墓被发现。老官山这里是成都主城区北面,是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接壤地带。在这区域内,早已发现过大量战国、秦汉墓葬,唐宋及以后贵族的墓葬也是屡见不鲜。

起初,这四座汉墓被发现时,考古队并不抱很大期待,毕竟,墓葬外层夯土层已经被破坏,墓葬内长期被水浸泡,加之墓葬中有明显的盗洞痕迹,这一切都似乎在说,这墓葬只不过是“腐烂衰朽”的空壳子。

但接下来的发现,震惊了世界。

在这几座墓葬中,出土的宝物惊世骇俗,不仅有共计20000余字的中医药文献《天回医简》,还有标记117个清晰的腧穴点的经脉漆人,但相比那些需要大量考证和辨认才能证明其价值的文献类文物,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墓葬中的“计算机模型”。

而这模型,正是在标号为M2的墓葬中发现的。

M2墓葬是竖穴土圹,没有墓道,规模也不大,但人们打开棺椁后,却发现,由由榫卯结构连接椁板之下,是功能区分明显的室,而这椁内部分与众不同的是,椁室内带底箱,而在其中,人们发现了4部蜀锦织机模型,以及15个彩绘木俑。织机上残存的丝线和染料,以及木俑身前的铭文,都在告诉我们墓主人带入她身后世界的是一个“手办式”的蜀锦织造工坊。

那这明明是织布机,和计算机有什么关系呢?

自古以来,成都“锦官城”美名就远远传扬,而这美名是源于汉代时期就设立的蜀锦官办机构。但对于成都的在制造商的地位却一直都有质疑,原因就是,虽然人们通过对历史遗迹与古代墓葬的考古,发现了西织造十分精湛的织物,却始终无法找到与之水平相匹配的织机。

而M2墓葬中的织机模型,不仅让人们见证了汉代提花织机的先进性,还以人俑的方式,直接还原了纺织工厂的分工与面貌。

而这提花织机,精妙在于对“编制程序”的储存。

这台“织机”编制了很复杂的“程序”,它共有84片综片,每片综片穿过1万多根丝线。每提起一片综片,红黄蓝白绿五色丝线中就有一根在上,四根在下,如果把纬线上面的一根丝线代号设为1,把纬线下面的四根丝线代号设为0,就相当于为织机编制并存储了一部计算机“二进制”编码。

而织工操作这些提花织机时,只需要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操作横杆,选择综片,每一次操作,只需将横杆移动一格,就能换一片综片。第二步是踩下踏板,可以把相应的综片升起来,综片带动五色经丝或升或降,织工只需要用梭子将一根纬丝编织进去,最后“打纬”,即将纬线打紧。这四个动作重复两百多次,就能织出复杂而精密的织锦纹样。

而这种论断,可不只是推测,而是经过了实践的验证。以M2墓室内的提花织机为依据,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专家们用了十数年时间,复原出了汉版织机,并复原织出了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这锦纹样复杂瑰丽,不仅有星纹、云纹、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纹,还有被花纹贯穿“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字样,这一壮举,不仅证明了汉代提花织机的实操性,更为成都“锦官城”的地位正了名。

那这样精美而精巧的提花织机,到底是谁带进棺木呢?

在M1出土的漆器上有 “景氏”铭文。据文献记载景氏曾为楚之望族,如《楚辞补注》载“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在以往湖北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如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秦王钟”,包山楚简、江陵九店东周楚墓玺印、楚国铜器等上均有“竞”字铭文发现,据学者考证“竞”即为“景”。景氏是楚国最为显贵的家族之一,族人多担任楚国要职。也有学者认为景氏为楚项氏。

西汉初年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攘竟(境)蕃蘅(卫)”,具体位置可能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的长陵故城遗址附近。在西汉时期,还有一支景氏入迁蜀地。发掘者据“景氏”铭文、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推测老官山墓主应与入迁蜀地的 “景氏”贵族有关。如果历史果真如此,我们可以视老官山墓主为楚人后裔,抑或与楚人后裔有密切关系。

除了以冥器上的文字推测出的墓主人的贵族身份,人们在棺椁之外发现了这位奇特的女主人。说她奇特,是因为她并不躺在棺木中,而在棺椁之旁趴了2000年,直到自己因为地下岁月的侵染,变成了一具白骨。

针对这一副骨架的奇特方位,考古队员根据骨骼的情况和墓穴上的一个打穿木椁,直通内棺的盗洞做出了推测。

在椁室上发现了一个盗洞,非常精准,正好在棺材所在主椁室中部位置。盗墓者摸走了棺椁中的金银玉石等,但对于后世人奉为至宝的织机模型、陶俑等弃如敝履。

而在内棺内不见墓主尸骨,在棺椁之外,却有一副女子的骨架。

这副人骨架非常完整,连指骨、趾骨都不少,说明尸体被拖出棺材时,根本就没有腐烂——应该是刚下葬不久就被盗墓人打穿内棺拖了出来。

而这举动,正是为了盗取墓主人随身而葬的金玉制品,被搜刮一空后,墓主人的尸体被随意遗弃,这才造成了2000年后,人们看到的人体骨架趴伏在棺椁旁的诡异景象。

考古队员猜测,下手之人很可能就是参与了墓主下葬全过程的知情人,只有这类人下手,才能保证如此精准的盗洞,才能摸清墓主下葬时的随葬宝物。

也正因为下葬时不舍珠玉金银,这位墓主人才遭受了千年不得睡棺椁的悲惨。

后来,人们对这位副骨架进行了鉴定,据推测,这一位45-50岁的女性,高鼻梁,口腔有龋齿,腰椎有严重的劳损,种种特征证明,这是一位骨肉匀称、面貌姣好的白富美,但这位女子却不止步于出身贵族的尊贵优渥的生活,而是投身于大量使用提花织机织锦作坊的管理,甚至是生产工具的改良!对于纺织的热爱,让她即使在阴间生活中,也不忘让一个手办作坊陪着自己。

跨越2000多年的时光,墓主人已化成了一堆白骨,生前的精彩岁月已无法复原,但这提花织机却记录着这位女子的朝耕暮耘、创造美丽的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0
瑞知道史

瑞知道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