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棚菜,最怕啥?
恐怕就是看着那些娇嫩的菜苗,本来绿油油的,突然间新叶子开始泛黄,蔫不拉几的。
这时候,十个菜农里有八个都会嘀咕:“哎,肯定是肥上多了,烧苗了!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黄脸婆”一样的菜叶子,兴许不是肥料惹的祸,而是缺了点儿“铁”呢?
叶黄=肥害?
大错特错!
说起叶子发黄,咱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肥害。
毕竟,谁没听说过“过犹不及”的道理?
肥料这东西,就像咱们吃饭,吃多了撑着,菜苗也一样,受不了。
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大棚里的蔬菜,情况更复杂。
你想想,大棚环境相对封闭,土壤里的养分就那么多,蔬菜生长旺盛,消耗也快。
很多时候,新叶发黄不是肥料太多,而是营养不良,特别是缺铁。
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不大,但作用可不小。
它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
一旦缺铁,新叶就没法正常合成叶绿素,自然就变黄了。
而且,缺铁还容易和其他缺素症状混淆,比如缺氮、缺镁等等,加上和肥害的表现也有相似之处,所以经常被咱们菜农们忽略。
想想咱们自己,平时饮食不均衡,也会出现各种小毛病。
蔬菜也一样,土壤里的营养不全面,它们也会“闹脾气”。
所以,下次再看到新叶发黄,别急着下结论,先好好观察观察,看看是不是缺了“铁”!
咋判断?
看叶子颜色!
那怎么判断蔬菜是不是缺铁呢?
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看”。
就像咱们看人脸色一样,看叶子的颜色、状态,就能知道个大概。
看新叶。
铁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较差,所以缺铁的症状往往先从新叶开始表现出来。
如果新叶呈现出发黄状态,特别是叶脉还是绿色的,叶肉却发黄,那就是典型的缺铁症状,这叫做“叶脉间失绿”。
植物自然优先考虑新叶,它不会主动将铁这种微量元素转移出去,所以如果老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就说明缺铁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
看发黄的程度。
如果新叶只是淡淡的黄色,说明缺铁还处于早期阶段,比较轻微,这时候补铁效果也比较好。
但如果新叶已经变成褐色,甚至焦黄,那就说明缺铁已经非常严重了,这时候再补铁,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了。
还可以结合老叶的状态来判断。
如果老叶也出现焦枯、斑驳等症状,那可能就不仅仅是缺铁的问题了,还可能存在其他营养失衡的情况。
要知道,过量施氮很容易导致其最终转化成铵态,使得植物体内铵态有毒物质增多,导致老叶死亡。
除了看叶子,还可以观察一下植物的生长速度。
根系自我修复和根冠生长都需要大量的氮元素,而氮元素又和铁元素之间相互钩挂,一起进入地表土壤中,可以帮助根部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所以当铁元素数量不足时,会影响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导致生长放缓。
如果发现蔬菜生长缓慢,迟迟不长大,也要考虑是不是缺铁的原因。
总而言之,判断蔬菜是否缺铁,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不能只看一个方面。
就像医生看病一样,要望、闻、问、切,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缺“铁”了,咋补救?
既然知道了蔬菜缺铁,那接下来就是补铁了。
补铁的方法有很多,但关键是要选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第一种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叶面喷施铁肥。
就像咱们吃药一样,直接作用于患处,效果来得快。
常用的铁肥有硫酸亚铁、EDTA铁、EDDHA铁等等。
其中,EDDHA铁是螯合态铁,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效果最好,但价格也相对较高。
第二种方法,是土壤施用铁肥。
这种方法见效较慢,但效果持久。
可以选用硫酸亚铁等铁盐,混入土壤中,让植物慢慢吸收。
但要注意的是,土壤施用铁肥受土壤pH值的影响很大。
在碱性土壤中,铁容易形成难溶的化合物,难以被植物吸收。
所以,在碱性土壤中施用铁肥时,最好先改良土壤,降低pH值。
在缺铁的情况下,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避免铁缺乏的情况发生?
络合铁相对硫酸亚铁来说价格较贵,但其适用范围较广,更容易被根系吸收,因此使用络合铁更为划算。
在攀爬作物、草莓、食用瓜果景观绿植中的首次施肥时可考虑使用络合铁,后三次可使用硫酸亚铁。
一般在集约化设施栽培中,为减少病害风险,建议选择纯天然有机肥或轮作使用以降低病害风险。
除了直接补铁,还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来改善蔬菜的缺铁状况。
比如,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可以螯合土壤中的铁元素,使其更容易被植物吸收。
补“铁”,这些要注意!
补铁虽然重要,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避免适得其反。
要注意用量。
铁肥也是肥料,用多了同样会造成肥害。
特别是叶面喷施铁肥,浓度过高容易灼伤叶片。
所以,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宁可少一点,也不要多一点。
要注意施用方法。
叶面喷施铁肥时,最好选择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叶片灼伤。
土壤施用铁肥时,要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以提高铁的利用率。
另外,在补钾时,应防止与其他原料混合过多:若使用硫酸亚铁,应同时减少硫酸钾等干混使用,每加入一定量并充分混合后,再加入其他盐类;如果选择液体肥料而非矿物油,加上矿物油时应注意小心操作,为防止物料化学反应引起油脂氧化,导致酸碱漂浮上升、产生泡沫勃发。
氮、磷、钾等元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关系,可通过适当配比促进作物吸收效率和效果。
在氮肥和强酸性液肥结合施用时,可考虑在果实膨大期,中后期再施用一定量的氮。
若施用人尿或果浆液等,不建议同时施用石灰,对植物生长未必有好处,因此应选择符合作物需求和土壤条件下添加适量的钙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因土壤pH值偏高而导致作物缺乏锌和硼等微量元素,此时可以选择添加适量锌盐(如硫酸锌)和溴化物(如氯化钠)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提高锌和溴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要注意观察。
补铁后要密切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看看叶片是否逐渐变绿,生长是否恢复正常。
如果补铁后效果不明显,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缺铁,比如土壤pH值过高,或者根系受损等等,要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说白了,种菜就像养孩子,需要细心呵护,耐心观察,才能让它们健康成长。
下次再看到菜叶发黄,别光想着施肥,多留个心眼,看看是不是缺了点儿“铁”。
兴许,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让你的大棚菜重焕生机!
其实,种菜和做人一样,都要讲究平衡。
肥料要用,但不能过量;营养要补,但不能偏颇。
只有掌握了平衡之道,才能种出好菜,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