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改名风波:从“某夫子”到“姓名虚化”的演变

汉李炙 2025-01-11 15:42:32

我原先的微信名叫某夫子,既是借用别人给自己贴上的“读书人”标签,也有羡慕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近期,因一项业务被人拉进了一个联系群,我发现群内几个六七十岁的老同志的微信名无一例外地都叫某哥,我觉得这种叫法简单易记不装神,蛮好,挺好,于是也将自己的微信名改为“某(二字名后一字)哥”。

这事儿被我家主持工作的负责同志,也就是我老婆知道了,她表示坚决不同意,还严肃地质问我道:你想跟他们学吗?你想把自己降为跟他们一个档次吗?我说:你这个同志才怪呢,总觉得自己的男人比别的男人高级,这是小资产阶级的敝帚自珍。

老婆进一步解释了她反对的理由。原来老婆跟那几位老同志打了多次交道,认为他们的一些言行属于令人讨厌的为老不尊,比如:有的行为猥琐,像个楼阿鼠式的;有的不讲规则,领个盒饭还要排队加塞;有的倚老卖老,经常上下班高峰期去挤免费的公交地铁,跟年轻人争夺公共资源;有的屁话多,比女人还啰里吧嗦;有的爱讲黄段子,见了稍微好看一点的女人不能稳重自持;有的不讲卫生,在公共场合中身上发出一股难闻的体味儿;还有的更坏,通勤车进加油站,他走出车门,掏出打火机就要抽烟,简直不顾别人的死活。

对老婆说的话,好像有道理,好像又没那么严重。但我不想争辩。我已快到“耳顺”的年纪,耳顺者,不争也,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我争。

于是我叫老婆给我整个微信名字。老婆接连捣鼓了几个,觉得都不合适,对我说:你就以真名示人吧。

我说:可以,但要做适度的虚化,让熟悉我的人一看就知道我是谁,使不熟悉我的人不能进一步知道我是谁。

老婆给我弄了个微信名字:“姓(汉语拼音)名(二字名之第二字)”。

我一看,说:行,就这么着吧。名字这东西,自己所有别人却用得最多。名字的最大作用是区分张三李四赵二麻子。没有特别含义的名字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名字。

是为记。

0 阅读:5
汉李炙

汉李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