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一具尸体1.8万,一周捞70具尸体,捞尸人却叫苦:真没挣啥钱

西部好物 2025-01-15 17:29:44

“一具尸体一万八,先交钱再捞人。”

2009年,一张名为“挟尸要价”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舆论轩然大波。

照片中,冷冽的江水上漂浮着一具尸体,一根粗绳套住了它,而绳子的另一端,一名男子悠然叼着香烟,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冷漠与不耐烦。他,就是人们口中所谓的“捞尸人”。

都说“死者为大”,然而在这些“捞尸人”眼中,生命的逝去不过是一个赚快钱的机会。一具尸体的价格定为1.8万元,一周时间内可打捞高达70具尸体,入账的金额足以让普通家庭望尘莫及。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常抱怨“赚不了几个钱”,一副穷苦的模样。

本应是一种行善积德的行为,如今却因天价与冷漠沾染了“恶臭”。难道真的是人性本恶吗?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的长江宝塔湾,原本静谧的江面因意外而打破了平静。两名儿童不小心坠入湍急的江水之中,命悬一线,场面危急万分。

在关键时刻,9名长江大学的学生义无反顾地跳入江中展开营救。其中,有三名年轻人为了将两名落水儿童救上岸,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这一壮举感动了无数人,人们纷纷为这群有着浩然正气的青年默默流泪。然而,不久之后的一场“天价捞尸”事件,彻底将对英雄的敬意化为对人性的深深质疑。

悲剧发生后,闻讯而来的并不是专业的救援队,而是一群所谓的“捞尸人”。这群人中,带头的是一个名叫王守海的男人。

在这样分秒必争的时刻,王守海却以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向在场师生开出了一个天价:“捞一具尸体1.8万元。”

师生们请求他们先将遗体捞上来,之后再付钱,然而,王守海无动于衷。他的态度坚决,甚至以停止打捞相威胁。

最终,几具已经遇难的学生遗体在寒江中漂浮了许久。直到师生们东拼西凑地凑够3.6万元捞尸费后,王守海才慢条斯理地将三位学生的遗体打捞上岸。

事情迅速传开,舆论也因此一片哗然。王守海的冷漠与无情成了众矢之的,被指责“趁火打劫”,不少人还怒斥他是“吃人血馒头的恶魔”。

难道人性真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根据王守海的透露,事发当天,他接到了老板的电话,任务是前往长江宝塔湾去打捞一具尸体。老板告诉他,按照行业惯例,捞一具尸体是1.8万元。

王守海赶到现场后,发现岸边围满了围观的人。了解到是三名大学生不幸落水的情况后,他动了恻隐之心,主动提出将费用降至1.2万元。

然而,由于校方没有携带足够的现金,双方陷入争执。王守海遵循老板的指示,先捞起了一具尸体,之后要求校方支付剩余的费用。

就在这时,一名记者拍下了那张引发了轩然大波的照片,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

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王守海的老板担心事情持续发酵,便带着剩余款项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王守海成为了舆论攻讦的对象。

“我们不是什么魔鬼,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有家庭,也需要生活。”王守海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他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捞尸人”的辛酸心声。

在许多人心中,“捞尸人”是一个神秘且令人胆寒的职业。他们与尸体做伴,仿佛穿行于生死之间的边界。然而,极少有人去真正了解这些从业者的生活,体会他们背负的苦涩与无奈。

无疑,“捞尸”工作风险高、挑战大。长江水势汹涌,水下环境复杂,一不留神就可能出意外。此外,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常态,也让他们容易患上皮肤病、关节炎等职业病。

除了身体上的损害,“捞尸人”还得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对冰冷的尸体,还有一些高度腐烂、恶臭不堪的遗体,多少令人作呕。

“有时,捞上来的尸体已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人说道,“那种画面,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即便处境如此艰难,“捞尸人”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因为他们明白,这份工作,尽管理解者寥寥无几,却关乎生命的尊严和家属的希望。

“每当接到家属的求助电话,我都会及时赶往现场。”陈锋是一位在长江边捞尸18年的老人,他说道,“因为我知道,对于那些痛失亲人的家属来说,找到遗体是他们最急切的愿望。”

然而,“捞尸人”的辛勤付出,却很少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是“不祥之人”,唯恐避之不及。甚至有些家属,找到亲人遗体后,不但没有表达感激之情,相反还对“捞尸人”出言相讥,认为他们是“赚死人钱”的无良商人。

“天价捞尸”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折射出传统捞尸行业存在的种种弊端。

在这种背景下,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应运而生。

2007年,中国首个由民间组织发起的专业、独立的紧急救援机构——“蓝天救援队”正式成立。

不同于传统的捞尸队,蓝天救援队更强调专业水平和规范化运作。

他们不仅配备了专业的潜水设备,还有高科技的水下机器人以及声呐探测仪,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水下环境中开展救援工作。

更重要的是,蓝天救援队拥有一支经过严格训练且经验丰富的志愿者队伍。

这些志愿者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抛开了本应属于个人的休息时间,自愿自费参加各种救援培训。他们的目标明确,只为在紧急关头能够伸出援手,营救那些亟需帮助的生命。

“我们不为名利,只为心中的公益信念。”一名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这样表达道,“每当看到被救者重返家人怀抱,那种喜悦是无以言表的。”

蓝天救援队的诞生,给传统“捞尸”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他们以其高超的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赞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民间公益救援事业,不断有年轻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挟尸要价”事件的爆发,揭露了捞尸行业的恶性问题。一部分人谴责王守海,认为他无情且借机敛财;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仅是污浊行业的一面镜子,真正策划恶行的黑手才是罪恶的根源。

长期以来,捞尸行业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因其特殊性,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监管更是明显缺失,这给了违法行为可乘之机。

一些人看中其中的“商机”,将捞尸工作变成了一种“暴利”生意,形成了以“挟尸要价”为核心的恶性行业。他们常常垄断某片水域的捞尸业务,排挤竞争者,甚至威胁当地渔民。

一旦溺水事故发生,他们便迅速行动,以“专业装备”和“丰富经验”作为筹码,与悲痛欲绝的家属谈判,不断提高捞尸价格,直至高得惊人。在他们眼里,受害者家属的悲痛,只不过是一场生意交易,而生命的价值直接与金钱挂钩。

这种对生命冷漠、对道德的践踏,不仅让受害者家属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深深伤害了社会的道德底线。

无论是传统的“捞尸人”,还是新兴的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他们都肩负着从生死边缘解救生命的重大职责。“天价捞尸”事件背后,既包含行业监管的失职,也反映出某些人的贪婪本性。

然而,这不应否定整个“捞尸”行业的存在价值,更不应让所有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被“冷血无情”的观点所笼罩。

需要的是对“捞尸”行业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设立合理的收费标准,规范行业行为,使每一个捞尸工作者都能在阳光下从事他们的工作,维护行业的尊严。

我们也期待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捞尸行业回归初心,让每一条生命都得到应有的尊重。希望那些在生死之间的摆渡者,能够始终坚守内心的善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摆渡人”。

0 阅读:18
西部好物

西部好物

好玩,好看,又有趣,一个独特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