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年的春运被视作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人口流动之一。
每年春节临近,亿万返乡者纷纷踏上归途,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人头攒动,人们以最急切的心情奔向家乡。然而,一张由新华社记者周科拍摄的照片却展示了回家路上不仅仅有忙碌的场景,还充满了在城市辛劳打拼一年的人们背后的艰辛和无奈。
2010年春运期间,周科在南昌火车站附近捕捉到一个画面:一位农村母亲肩背沉重的行李,怀中紧抱生病的幼女。这张照片发布后,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都叫这位不知姓名的母亲“春运母亲”。
然而谁也没想到,照片中的小婴儿当时患有严重的疾病。而11年后,当周科再次找到这位母亲时,却发现那个曾经安睡在母亲怀里的小女孩早已不在人世......
2010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中国各地的春运如火如荼地展开。南昌火车站那些等待出发的人们,在车站的售票窗口前久久排队。车站内的广播声此起彼伏,提醒着列车的进站与离开,车站外则是人潮涌动,嘈杂不已。
年纪轻轻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周科,背着相机,缓缓行走在车站周围,四处寻找能够打动人心的画面。他正是为捕捉春运的特色影像而来,前几天的蹲守并没有让他满意的作品。
就在这时,他偶然发现了巴木玉布木的身影,瞬间被吸引,并确定这就是他所寻找的那个特别瞬间。
那一刻,巴木玉布木单手抱着她的小女儿,另一只手拖着一个陈旧的帆布包,背上还扛着一个用麻袋包裹起来的行李,甚至比她的身高还要高。看似异常沉重的行李,用麻绳紧紧捆在她背上,让她走路时不由自主地一摇一晃。
周科迅速抬起相机,捕捉下了这一刻。巴木玉布木的朴实形象与来往的人流形成了鲜明对比:她的面色写满憔悴,但眼神无比坚定,步伐虽迈得吃力,却不曾停下,似乎一心只为带孩子回家。
在周科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他只是被这个母亲的坚韧打动,全然没有想过这张照片将会引发怎样的关注。他只是觉得,这个普普通通的母亲形象,完美地诠释了藏在春运背后的艰辛。
而巴木玉布木并未察觉到摄影机的存在。她全部心思都集中在赶上回家那班火车,想赶快将重病的小女儿带回老家,寻找更便宜的治疗方法。
在拍完这张照片之后,周科匆匆赶回编辑部,而巴木玉布木则急着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她即将乘坐的列车,就这样,两人无声错过。
回到编辑部后,周科立刻将照片交予主管编辑,后者对照片极为赞赏,决定将其刊登在新华社的新一期春运特别版上。
令周科始料未及的是,照片发表之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张不经意间的抓拍很快在媒体间传开,被各大报刊以头版的形式转载。
一时间,无数读者透过这张照片首度直观体会到那些奔波于春运中的人的心酸,以及一个普通母亲为了孩子与家庭不懈努力的动人力量。
虽然巴木玉布木衣衫褴褛,她的姿态透露出艰辛和疲惫,但正是这种毫不做作的真实和质朴引发了人们深切的共鸣。
每一个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不自觉想起自己的母亲,或者生活中某个同样为家庭殚精竭虑的亲人。因此,她便被众多网民亲切地称作“春运母亲”
2011年,周科凭借“春运母亲”这一感动人心的照片一举夺得了第21届中国新闻奖。这份殊荣对一个刚入行的新记者而言,不仅是认可,更是极大的鼓舞和自信。
自此,周科逐渐在新华社崭露头角。他的卓越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赞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成为了国内知名的新闻记者。
然而,有一件事让周科始终难以释怀——他没有那位“春运母亲”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背景。在拍下照片的那个时候,他竟然忘记问她叫什么。
从那以后,每当周科去到一个新的采访地点,他总会带上那张照片,询问当地的领导和居民是否认得图中的“春运母亲”。
周科曾在半开玩笑中透露:“如果我能找到她,我想把当年因为这张照片获得的奖金捐赠给她。”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奔走于中国的各个角落,北京、天津、湖北、河南、山西,辗转无数地方,但毫无结果。
与此同时,在“春运母亲”照片走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巴木玉布木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她的生活似乎并未因这一名誉的获得而有任何变化。
回到凉山州越西县的家后,由于贫困和落后的医疗条件,她的小女儿还是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了,这一变故给她的家庭蒙上了无法挥去的阴影。
失去女儿的巴木玉布木陷入深深的哀痛中,一时难以振作。然而,她依然不得不振作精神,继续四处打工以供养家庭。
2018年,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终于惠及凉山州,巴木玉布木所在的村庄也在政策覆盖范围内。那一年,她的家庭被列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成为扶贫的重点对象。
当扶贫工作人员第一次走进巴木玉布木的家,眼前的情景令他们震惊。她的家竟是用树枝和草捆搭成的简易草房,几乎没有任何防水措施,每逢雨天,屋内便开始漏水。家具寥寥无几,家电更是近乎于无。
政府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决定帮助包括巴木玉布木一家在内的村民建造新的砖瓦结构住房。这些新房不仅空间宽敞明亮,还配备了基本的供水和电力设施。2018年底,巴木玉布木全家迁入新居。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扶贫干部对村民进行了根据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所做的经济作物种植建议。巴木玉布木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种植烟叶这种经济作物。
最初的尝试并不顺利,巴木玉布木因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第一年的收成并不理想。烟苗生长缓慢,部分植株甚至枯萎,收益未能如预期那样高。
然而,巴木玉布木没有气馁。在扶贫干部的耐心指导和多次技术培训下,她逐渐掌握了种植烟叶的技巧,第二年的收成显著改进。
到了第三年,巴木玉布木对烟叶田的管理已经驾轻就熟,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亩地到后来的二十余亩,她的烟叶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2020年,巴木玉布木的家庭年收入突破两万元,远远超过了她过去几年全家的总收入。
尽管种植烟草的收入有所增加,但对于一个人口较多的家庭来说,这些收入仍不足以满足日常生活开支和孩子们的教育费用。
因此,巴木玉布木和她的丈夫巫其石决定在农闲时节继续外出务工,以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
二人先后去到福建、江苏、湖南等地,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往往从事搬砖、钢筋工等最为艰辛的体力劳动。
在福建的台江码头,他们找到了一份海参养殖的工作。这项工作相对稳定,每月工资大约在六千至七千元之间。但这份工作并不是常年都有,每年仅有从十二月至次年四月属于海参养殖的季节,之后他们还需另谋其他工作。
为了节省开支,在外打工期间,夫妻俩努力减少回家的次数,尽量降低交通和生活费用。有时,他们一年只能在彝族新年期间,或实在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回家看望家人。
巴木玉布木的大女儿已进入初中,成绩稳居中游;其他几个孩子也在小学就读。对于孩子们的教育,这对夫妻从不怠慢。无论家庭经济多么紧张,他们都坚持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机会。
在他们心目中,虽然自己和丈夫都不识字,但孩子们不应重复他们的路。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学习,夫妻俩每月定期寄钱回家,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尽管寄回家后的剩余资金不多,但他们认为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2021年,经过几番辗转,周科在新华社同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巴木玉布木这家人。当时,他们的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巴木玉布木和巫其石常常聊起,尽管他们还未能实现富裕的生活,但相比过去,他们的日子已经改善了许多。温饱问题已不是困扰他们的问题,当前的目标是为孩子们积攒更多的储蓄,以备将来所需。
对于未来,这对夫妻并没有确切的规划,但他们坚信,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可以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