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这本该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可有些家庭,却在这个时候,夫妻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争吵声打破了节日的祥和。
晓妍和丈夫宇轩就是这样一对夫妻。结婚五年,平日里两人虽偶有小摩擦,但也还算和谐。可一到过年,矛盾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
今年刚进腊月,晓妍就开始筹备过年的事宜。她满心欢喜地列着购物清单,计划着给双方父母买新衣服、准备年货。宇轩却对此不上心,每天下班回家就瘫在沙发上玩手机。晓妍忍不住抱怨:“快过年了,你就不能帮着操点心?家里这么多事要忙呢!”宇轩不耐烦地回怼:“不就是过个年嘛,至于这么大动干戈吗?每年都这样,累不累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一场争吵就此拉开帷幕。
让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是回谁家过年这个老问题。晓妍家在外地,父母年纪大了,一直盼着她能回去团聚。宇轩却觉得路途遥远,折腾起来太累,而且他更想留在本地和朋友聚会。晓妍委屈地说:“我爸妈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一次,咱们就不能回去陪陪他们吗?”宇轩却坚持:“我这边也有自己的安排,凭什么每次都要迁就你!”争吵中,两人情绪越来越激动,甚至翻出了过往的旧账,互相指责。
除了这些,过年的开销也是个大问题。晓妍想着过年要走亲访友,不能太寒酸,所以在购物时比较注重品质,预算也高了些。宇轩却觉得她大手大脚,不懂得节俭。“过年花这么多钱,节后日子不过了?”宇轩指责道。晓妍又气又急:“一年就过这么一次年,谁家不是这样?你怎么就这么抠门!”
为何过年期间夫妻矛盾容易升级呢?从心理学角度看,过年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期待,压力也随之而来。忙碌地准备年货、应对各种人情往来,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找到导火索,就会引发争吵。
在传统观念里,过年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夫妻双方对“团圆”的理解和期待不同,比如回谁家过年,就容易产生分歧。而且过年期间,社交活动增多,夫妻双方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朋友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也会转嫁到夫妻关系上。
面对这些矛盾,夫妻间真的只能针锋相对吗?有人觉得,夫妻应该互相体谅,在过年期间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一起协商解决分歧,不能只图自己痛快。但也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关键问题上不能一味妥协,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
过年本是幸福的时刻,夫妻间却因各种琐事争吵,实在令人惋惜。到底该如何平衡双方的需求,在过年时既能让自己舒心,又能维护好夫妻关系呢?这或许值得每一对夫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