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菲猫家族》电影:我是流浪猫,我的孩子不是。

娱小影视 2024-11-11 04:12:24

这里是娱乐小邮局,每天为你分享娱乐资讯和影视干货。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不少妈妈抱怨育儿中的困境“丧偶式育儿”。曾经,课本里宣扬的像朱自清的《背影》中厚重的父爱、李森祥的《台阶》中勤劳淳朴且自尊自强的父亲等正面形象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了。

同时,在社会数字化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的工作环境延伸至家庭,工作时间和角色定位的问题,使得父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父亲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似乎越来越“隐形”。

父亲这一形象,在大众面前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也面临着空前危机。[1]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乏一些表达父爱的电影作品。例如国产电影贾冰主演的《我的爸爸是外星人》、国外电影《七号房的礼物》、《加菲猫家族》等。今天我们来说一下电影《加菲猫家族》里的故事。

在加菲猫的眼里,父亲三次抛弃他。

第一次,父亲出去找吃的就没有再回来。

第二次,父亲为了自己逃走,把自己出卖给人类。

第三次,他为了自由,再次转身离开。

在加菲猫父亲的眼里,三次的离开是这样的。

第一次,孩子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为了不用跟着自己流浪,受苦,选择离开。

第二次,让孩子能安全回家,将他交给人类。

第三次,怕打扰孩子的生活,假意离开,偷偷躲在孩子身边。

在加菲猫的眼里,父亲做着最狠的事;在父亲眼里,这是他能给的最深的爱。

窗外橡树上一道道划痕,皆是父爱的痕迹。

一只猫咪都懂得爱自己的孩子,生而为人的我们不能吗?

中国大部分家庭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作生活压力,导致了“父亲缺位”现象的出现。父亲对子女养育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对子女的参与度不足,这不但会导致子女自身的成长发展存在不足,还会对家庭氛围的温馨和睦、家庭关系的友善和社会的平安稳定构成了挑战。[2]

有人为“父亲缺位”现象辩解,说父爱是沉默的。但是,一个连让自己的孩子都感受不到爱的父亲,真的是个合格的父亲吗?

“感受不到的爱”,也许本身这份爱就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只能说明爱意淡薄。

一个父亲,对自己的身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了解自己的角色内涵,拾起自己本应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男人的父性功能的实现,是一个人走向自我实现、自我成长和幸福人生的非常重要的部分。

当今社会,评价男人社会成就的标准应该不仅仅只是他在事业上的成就,还应看到他在家庭中所做的贡献。男人所做的家庭教育,不只是一种责任,也是父子之间情感和思想的流动。

参考资料:电影《加菲猫家族》

[1] 汪雪娜,父爱的回归之路

[2] 崔艺馨,父爱缺位现象教育弥补策略研究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已开启维权,抄袭必究。

0 阅读:3
娱小影视

娱小影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