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台积电没了世界会怎么样,当然这样的假设并不是脑袋一热的突发奇想,台积电是亚洲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也是世界上十大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之一。

世界上超过90%的高端芯片来自台积电,它也是唯一一家,如果被迫停产会导致全球大萧条的企业,特朗普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中国占有它,他们可能会令整个世界停摆。
这个它大家都知道是谁吧,巴菲特说台积电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公司,但他依然卖掉了40亿美元的台积电股份,原因是我不喜欢它的地理位置,很含蓄,但大家都懂怎么回事。当然这些头衔越高,对他的评价越好,台积电的纠结心态就越重。
2021年7月16日,一位金融分析师这样问过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你的客户会担心吗,他回答说,至于战争,让我告诉你,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和平的台湾海峡,刘德音的话只是表面的平静。

刘德音
巧合的是第二天17号,解放军在东海举行了05式两栖装甲车在海上的演习,这次演习的位置距离台湾只有300公里,有很多投资者可能有意识的忽略掉了海峡的风险,但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就像刘德音自己说的,“和平对大家都有利,台湾的半导体供应链,没有人想破坏它”,但这是你想不破坏就不破坏的吗,它不是一个单方面的因素,中间还横亘着一个中美关系,这才是决定台海问题的关键。
最近在台湾有一种说法很盛行,说是台积电拥有非常强大的芯片生成能力,并将此视为免受大陆攻击的硅盾,而刘德音就回应说,地缘政治是非常现实的,千万不要有把硅盾当护身符的想法,我倒觉得他说的是实话。
在主权面前,其他都是渣渣,十个台积电也不够看的,但是中国也不傻,不会真的去把台积电炸了,因为它跟大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掌控着世界半导体的半壁江山,也不会直接攻取台积电,即使得到了所有的设备,没有美国的技术,日本的原材料,这个工厂依然运行不起来,虽然不会发生以上情况,但台海如果偶然发生一次空中或海上的擦枪走火,只要有一颗子弹飞出,就足可以让台积电这个庞然大物抖三抖。

再假设下,大陆如果哪一天对进出所有台湾的船只进行海关检查,美国该当如何,如果美国什么都不做,那大陆就可以要求台积电重启对华为和其他公司的芯片制造,甚至是向大陆转移技术和人才,不要觉得这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美国跟,他就要考虑与中国的军事对峙有没有必胜的把握了,美国这近几十年来打了那么多仗,前提全部都是,自己跟对方比,军事实力是碾压式的,还没有遇到过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所以美国出兵的概率我觉得是极低的。

但是台积电真的太大,大到连美国都不得不动起了心思,美国的游说和胡萝卜加大棒策略,使得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400亿美元建设两家工厂,如果从纯商业角度出发,台积电绝无可能会把工厂搬到美国,因为刘德音自己都说,在美国的制造成本比在台湾的成本高出50%,而且近期退位的刘德音还说美国工厂要赔一百亿美金,都在说明一件事,搬去美国只是选边美国的投名状而已,这个结果其实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在之前讲美国去工业化的视频中,我们也讲到了美国为了保持国家的比较优势,近半个世纪把宝都压在了半导体上,在去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形成了阿斯麦尔提供制造设备,美国公司设计,日本公司提供原材料,台积电和三星制造的全球供应链格局,这也使得半导体行业成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所以当台积电成为代工霸主的时候,对上游的技术依赖程度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日本、荷兰、美国的技术。

来看看这张图,台积电上游供应商,前五家公司中有三家都是美国公司,还有一个很听美国话的阿斯麦尔,除了技术上的依赖,还有政策上的掣肘,比如瓦森纳协定,在2019年,中美贸易战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个协定修订了,修订的内容,是将对华的管制清单范围扩展到半导体领域的计算光刻软件与大硅片技术,要求成员对华出口这些技术,要满足至少落后先进技术两代的要求,因为审核时间较长,所以中国能在市场上获得的技术也是落后三代或三代以上的了,所以台积电的战略判断需要在美国制定的框架内行事。

另一方面就是金融方面的了。从资本维度上来说,台积电是高度依赖美国资本的,台积电截止到现在只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自从1997年在纽交所上市后,到现在已经增发股票7次,所以台积电在美国没少融资,连创始人张忠谋自己都说,当初台湾行政机构心不甘情不愿的投资台积电,在美国上市后,就立马把手中40%的台积电股份抛售出去,导致美国的投资者比重很高,来看下这张图,

台积电的股权资本中,有48%是美国的机构和个人持股的,而台湾的投资者持股仅仅只有一成,2024年台积电的资金支出是280亿美元,在如此巨大资金消耗之下,谁掌握着台积电的钱袋子,谁就掌握住了它的命脉。不管是在技术,制度还是资金方面,台积电都要受制于美国,所以你也就能理解,为啥搬去美国,即使是成本增加,即使是赔钱,也要去美国的原因了。
但去了美国的台积电就真能高枕无忧吗,猫眼儿觉得未必,至少我觉得大概率台积电只能成为美国政治下的一个象征意义的玩具。

本来原定2024年就要投产的,现在拖到2025年,要知道美国可从来不会搞中国招商引资的那一套,基础设施,水电煤,交通运输,通讯保障,员工招聘,场地平整,政策优惠,这些东西搞好了,才吸引你过来,在美国,台积电认为建厂房的阶段是最容易的阶段,但事实却没有那么顺利,建厂的19个工种,有19种工会,台积电需要与全部工会谈判,如果有一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台积电就需要重新跟所有工会再谈一遍。

另一方面,在亚利桑那州那个地方,想要找到足够多的高水平产业工人,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也是导致工厂推迟的重要原因,在政府层面,美国的联邦政府,州政府与地方政府,这三家在政策实施上是相对隔离的,各说各的,没有说我必须要听你的,我有我的做法和想法,比如地方政府过去没有过这种大型半导体企业的经验,所以,不断的讨论,不断的沟通,这也是导致了美国的台积电工厂建厂缓慢的重要原因。
即使建成了,工人问题,环保问题,成本问题,都会掣肘台积电的发展,虽然60%的客户都在美国,但美国的客户真的愿意承担更高的采购成本吗。
对美国来说,台积电也就是政治下的超级玩具,但对台湾来说,失去台积电就等于失血,因为台湾能够保持较高的GDP增长,全赖台湾强劲的半导体出口做支撑的,现在虽然搬过去的不是全部,但再把时间线拉长,在美国的骚操作下,台湾在世界半导体的地位还能坐多久就不得而知了,二十年后的世界半导体格局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想象下吧,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