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月十九,“三伏热不热,看三月十九”,今夏三伏热到哭?

勤奋努力干活的我 2025-04-16 15:07:11

距离五一劳动节也越来越近了,今年的五一假期根据最新规定,真正放假的时间延长到了2天(5月1日、2日),并且假期最后一天(5月5日)还是立夏交节的日子。

过了五一,我们就正式进入夏季,也将迎来夏天开始的“孟夏时期”,天气会慢慢热起来,那三伏天会不会热得让人受不了呢?

农村有句老话说“ 三伏热不热,就看三月十九”,今天正好是三月十九,今年夏天有多热呢?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三伏天可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间段,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在《汉书·郊祀志》里对“伏”的解释是阴气将起,被残阳压制无法升腾,只能藏伏,所以叫“伏日”。

而且三伏天的时间每年都不固定,持续时间有30天和40天的说法。

按照“夏至三庚入头伏,夏至四庚入中伏,立秋一庚入末伏”的说法,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伏从夏至日后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一般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则要看年份,夏至到立秋间的“庚日”不同,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像去年2024年三伏天长达40天,今年三伏天是30天,初伏从2025年7月20日到7月29日,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8月19日就出伏了。

进入三伏天,也变得十分炎热,它的气候特点有四个方面,咱们的日常注意事项也得从这几个方面来。

气温高,极端高温能到40摄氏度以上,所以千万要避免太阳直晒,不然很容易中暑;

气压低,受高温影响大气压强低,别做高强度运动,打打太极、慢跑之类的低强度运动比较合适;

湿度大,人会感觉闷热,这时候可以多吃点苦瓜这种苦味食物,清热祛暑还能缓解疲劳;

风速小,不利于热量散发,但也别过度吹空调、喝冷饮,不然体热散不出来,对养生可不好。

那么,今年三伏天到底热不热呢?我们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

三月十九天气热,三伏天里热浪涌

意思是要是农历三月十九这天特别热,那按照古人的经验,三伏天肯定热得不行,热浪不断。

三伏天本来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要是再“热上加热”,对咱们的出行和生活影响可不小,对农作物生长也不利。

太热的话,高温会破坏农作物的光合系统,光合效率降低,有机物合成少了,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都会受影响。

而且高温还会加速土壤养分分解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怎么能长好呢?

三月十九太阳大,三伏多晴无雨落

要是今天三月十九太阳特别大,阳光强烈,那就预示着三伏天降雨会少,晴天多。

老话说“十日无雨是小旱,十五往上防大旱”,三伏天本来就热,长时间没雨,土壤水分很快就挥发了,就会干旱。

农作物根系吸水困难,植株长得慢、矮小,叶片卷曲、发黄甚至枯萎。

而且咱们人在三伏天出汗多,需水量大,再加上干旱,很容易口舌干燥、情绪烦躁、中暑。

所以得注意补充水分,每天饮水量最好达到2500毫升左右,喝白开水就行,别喝冷饮、果汁。

三月十九湿了鞋,三伏天里穿蓑衣

这句农谚也有意思。要是今天下雨了(以前鞋子大多是粗布做的,容易被雨水打湿),那就意味着三伏天降雨会比较多,人们可能要经常穿蓑衣。

蓑衣就是古代的雨衣,用蓑草做的。三伏天降雨多,能带来凉快的天气,还能给农作物补充因为炎热缺失的水分。

不过也得注意,降雨多就要提前做好农田排水工作,要是排水系统堵塞,农田积水,农作物根系长时间泡在水里无法呼吸,时间长了就会腐烂。

三月十九北风刮,三伏不热把扇丢

如果今天刮北风,按照古人的经验,三伏天就不会太热,甚至扇子都用不上。

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三月十九在春季末期,正常天气会回暖,要是刮北风,说明冷空气还很活跃,今年冷空气强度相对高,那三伏天自然就不会太热了。

今天就是三月十九了,你们那边的天气如何还知道什么与三伏天有关的农谚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原文链接https://www.jiankang23.com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