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L/唐L发布会,技术参数亮瞎眼,又是全球最大功率单电机,又是1000V闪充,按理说,这热度不得像窜天猴一样?
可现实呢?
好像没炸开锅啊!
难道真是比亚迪营销太“老实”?
你品,你细品,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
说白了,比亚迪的“老实”,哪是什么偶然?
这根本就是战略!
但问题来了,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这“老实”战略,还灵吗?
就拿2023年那场“腥风血雨”的价格战来说吧。
五月份,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一上市,9.98万的起售价,直接把插电混动的门槛给干碎了!
你说其他车企能坐视不管?
那必须不能啊!
于是乎,降价的降价,促销的促销,整个车市都卷疯了。
但说句公道话,这价格战,比亚迪是真想打吗?
估计王传福心里也苦啊!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不降价,别人就抢你饭碗,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能忍。
价格战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短期内,消费者是爽了,但长期来看,企业利润少了,研发投入少了,这还怎么搞技术创新?
你再品,你细品,比亚迪心里估计想的是:卷可以,但别卷太过火啊!
再说说比亚迪和华为这对“相爱相杀”的冤家。
你看看,比亚迪的车,用着华为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技术上合作得那叫一个水乳交融。
可另一方面呢,华为也在搞自己的汽车品牌,直接成了比亚迪的竞争对手。
这关系,你说复杂不复杂?
你想啊,比亚迪肯定也想过,万一哪天华为翅膀硬了,自己单飞了,那比亚迪岂不是要受制于人?
所以啊,比亚迪也在努力摆脱对华为的依赖,自己搞研发,自己搞技术。
这就像两口子过日子,既要合作,又要防着对方一手,你说累不累?
比亚迪也没闲着,一直在往外跑。
欧洲、东南亚、南美,到处都能看到比亚迪的身影。
可这海外市场,也不是那么好啃的骨头啊!
一方面,人家老牌汽车巨头在那儿盘踞多年,根深蒂固,比亚迪想抢地盘,那得费多大劲?
特斯拉这些新兴电动车企也在虎视眈眈,比亚迪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每个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化习俗都不一样,比亚迪要想在海外站稳脚跟,还得入乡随俗,这难度系数,直接拉满!
说到技术,就不得不提汉L/唐L发布会上那个“迷之操作”:580kW的单电机,马力大到没朋友,可加速却慢吞吞的。
这事儿一出,网上各种质疑声就没停过。
有人说比亚迪虚标,有人说轮胎不行,反正啥说法都有。
但真相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比亚迪的“驱动电机复用升压”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把驱动电机和充电电机合二为一,既能驱动车辆,又能快速充电。
这技术听起来很牛,但也有个副作用,就是牺牲了一部分加速性能。
比亚迪为啥要这么做?
说白了,还是为了安全。
你想啊,马力太大,一脚油门下去,车子直接失控,那还得了?
比亚迪可能觉得,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速度可以慢一点。
但问题是,现在消费者都喜欢追求“速度与激情”,比亚迪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逆潮流而动了?
对了,还有比亚迪的电池业务,也就是弗迪电池。
这弗迪电池,不仅给比亚迪自己供货,还卖给其他车企。
这种“垂直整合”的模式,让比亚迪在电池成本和技术方面占尽优势。
宁德时代也不是吃素的啊!
人家在电池领域深耕多年,技术实力那是杠杠的。
比亚迪想在电池市场分一杯羹,还得拿出真本事才行。
咱们再来说说王传福这个人。你说他需要“人设”吗?
还记得2023年上海车展,王传福亲自试驾仰望U8涉水的事儿吗?
当时,有人觉得他是在“秀肌肉”,有点高调。
但也有人觉得,这恰恰体现了王传福对自家产品的自信。
王传福这个人,一直都是个技术狂。
他更喜欢埋头搞研发,而不是站在聚光灯下搞营销。
但这年头,光有技术还不行啊!
你还得会讲故事,会炒作,会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所以啊,比亚迪是不是可以考虑,稍微改变一下“老实”的营销策略?
比如说,学学人家雷军,给自己立个人设,搞点话题,吸引一下流量。
这人设一定要真诚,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说起真诚,比亚迪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
2024年1月,比亚迪就公开举报友商油耗虚标,这种“较真”的态度,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
比亚迪的成功,绝不是靠营销炒作,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创新和长期积累。
安全至上,技术为王,这才是比亚迪的底色。
至于比亚迪的未来会怎么样?
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比亚迪会继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创新。
比亚迪这盘棋,到底下得怎么样,还得交给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