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802208b4bbdb4e39f9f3437e02801d.jpg)
林木版本的《中外美术史》,本书在结构上每章前有导读,提示本章线索、重点和难点;章后有小结,总结该章特点;还附有名词解释、思考题及延展阅读参考书。书后设有 “简明中外美术史大事年表”,可进行中外美术对比,方便教学和学习。此外,大量插图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直观性。
今天就给大家带来第一章石器时代课后题答案及解题方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0fb6e59deb5c470f84e9ea3d1d86a8.jpg)
1.岩画
【答题思路】
①引出定义:首先,明确指出岩画是一种在岩壁上创作的艺术形式。
②描述制作方式:说明岩画的制作方式,包括敲凿、磨刻或用矿物质颜料涂染等。
③提及起源时间和分布地区:介绍岩画最早出现的时间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如最早距今已有三四万年,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区。
④说明所属时代和特点:强调我国已发现的岩画所属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一些岩画的创作年代可能进入青铜时代,但创作岩画的部落仍处于原始阶段。
⑤总结重要性或意义:可以简要提及岩画对于研究原始文化、艺术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参考答案】
答:岩画是在岩壁上通过敲凿、磨刻或用矿物质颜料涂染等方式创作而成的图画。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距今已有三四万年,广泛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区。我国已发现的岩画均属于新石器时代作品,部分岩画的创作年代甚至进入了青铜时代,不过此时创作岩画的部落仍处于原始阶段。岩画是原始人类表达思想、记录生活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对于研究人类早期的艺术、宗教、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X光线风格”
【答题思路】
①给出定义:明确说明 “X 光线风格” 是岩画史上出现的一种特定风格。
②描述特点:详细描述这种风格的特点,即看起来像 X 光线的透视图,在描绘动物、鱼类甚至人时,除了描绘轮廓,还将内脏和骨骼都一一描绘出来。
③提及相关称呼:指出有学者也将其称为 “骨架风格” 岩画。
④举例说明:可以列举一些出现 “X 光线风格” 岩画的地区,如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阿纳姆高地等。
⑤阐述意义或背景(如有相关信息):如果有关于这种风格出现的背景或意义的相关信息,也可以简要阐述。
【参考答案】
答:“X 光线风格” 是岩画史上一种独特的风格,主要出现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阿纳姆高地等处。其特点是在绘画时,如同 X 光线的透视图一般,不仅描绘动物、鱼类或人的轮廓,还会将其内脏和骨骼一一展现出来,因此有学者也将其称为 “骨架风格” 岩画。这种风格反映了原始人类对生命和物体结构的某种认知或想象,为研究原始艺术和思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3.《维林多夫的维纳斯》
【答题思路】
①作品基本信息:介绍作品的名称、材质、制作年代和发现地点。
②外观描述:详细描述作品的外观特征,如雕像的尺寸、形态、姿势等。
③艺术风格: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包括其表现出的特点,如夸张、变形等。
④文化内涵:探讨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与生殖崇拜、原始审美等的关系。
⑤地位和影响:说明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对后世艺术的启示或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答:《维林多夫的维纳斯》是一件著名的旧石器时期女性小雕像,由石灰石雕刻而成,制作于公元前 2.5 万年至前 2 万年,出土于奥地利维林多夫。该雕像高度只有 11 厘米,没有对五官进行刻画,身躯肥硕丰满,双乳及臀部被极端地夸大,整体形态像一个陀螺般笨拙滑稽。这件作品体现了原始人类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崇拜,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原始艺术的质朴和夸张。《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原始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信仰,对研究原始艺术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02思考题1.试述艺术的起源。
【答题思路】
① 引言:简要介绍艺术起源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②列举主要学说:阐述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如游戏说、巫术说、模仿说、劳动说、自我表现说等。对每种学说进行简要解释,说明其核心观点和主要依据。
③分析各学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探讨每种学说的合理性,即它们如何解释艺术起源的某些方面或现象。同时,也要指出各学说的局限性,例如可能无法完全解释艺术起源的所有因素,或者存在某些理论上的缺陷。
④综合观点:提出一种综合的观点,认为艺术的起源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艺术的产生。
⑤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或历史实例,来支持和说明艺术起源的多种因素。例如,可以提到某些原始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游戏、巫术、模仿、劳动等元素,以及它们如何反映了人类早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⑥结论:总结艺术起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强调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
答:艺术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学说来试图解释它。
游戏说强调艺术创作中的心灵自由和非功利性,认为原始人类以获得身心愉悦为目的,对劳作之余的剩余精力的使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是人类在休闲娱乐中自发产生的。
巫术说立足于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成果,认为巫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中的精神性、象征性与仪式性都极为相似,强调两者的两位一体。原始人类通过巫术仪式来试图控制自然和超自然力量,而艺术可能是在这些仪式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模仿说则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本能和天性,艺术便是起源于人类出于本能的对自然的模仿。通过模仿,人类能够学习和表达对世界的理解。
劳动说强调在劳动中获得审美对象和审美经验,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在劳动过程中,人类逐渐发展出对形式美和节奏的感知,从而促进了艺术的产生。
自我表现说则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将对艺术起源问题的思考深入到人类心理需求的层次。人类通过艺术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然而,这些学说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游戏说能够解释艺术的娱乐性和创造性,但可能无法涵盖艺术的所有功能。巫术说能够解释艺术与宗教、仪式的密切关系,但对于艺术在其他方面的起源解释可能不够全面。模仿说能够说明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但过于强调模仿可能忽略了艺术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劳动说能够解释艺术与劳动实践的关系,但可能无法完全解释艺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自我表现说能够强调艺术的情感表达功能,但对于艺术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考虑可能不够充分。
综合来看,艺术的起源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始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游戏、巫术、模仿、劳动等活动,逐渐发展出了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这些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艺术的诞生。
例如,在一些原始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动物的模仿,这可能与原始人类的狩猎活动和对自然的观察有关。同时,这些作品也可能具有巫术的意义,被用于祈求狩猎的成功或保护部落的安全。此外,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也可能是一种游戏和娱乐活动,能够给原始人类带来身心的愉悦。
总之,艺术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
2.试述原始艺术中实用与审美的关系。
【答题思路】
①引言:简要介绍原始艺术中实用与审美关系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②阐述实用在原始艺术中的体现:说明原始艺术是如何与实用目的紧密结合的,例如原始艺术中的工具、装饰品、岩画等是如何满足人们的生存、狩猎、祭祀等实际需求的。
③分析审美在原始艺术中的表现:探讨原始艺术中审美因素的出现和发展,如对形式美、色彩、对称、节奏等的感知和运用,以及这些审美因素如何赋予原始艺术作品以独特的魅力。
④论述实用与审美的相互关系:
说明实用是审美的基础,原始艺术中的审美因素往往是在满足实用需求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强调审美对实用的反作用,审美因素的加入可以使实用物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从而提高其使用价值。
探讨实用与审美在原始艺术中的相互融合,许多原始艺术作品既是实用的工具,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⑤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原始艺术作品或实例,来具体说明实用与审美在其中的相互关系,如石器、陶器、岩画等。
⑥结论:总结原始艺术中实用与审美的关系,强调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同构成了原始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考答案】
答:原始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用与审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实用在原始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原始人类创作艺术作品的初衷往往是为了满足实际的生活需求。例如,石器的制作最初是为了狩猎和采集,其形状和功能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实用目的。陶器的发明则是为了储存食物和水,其造型和装饰也与实用密切相关。岩画中的动物形象可能是原始人类为了记录狩猎场景或祈求狩猎成功而创作的,具有实际的宗教和祭祀意义。
同时,审美在原始艺术中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们开始对形式美、色彩、对称、节奏等产生感知和追求。在石器制作中,人们逐渐注重石器的对称性和光滑度,使其不仅实用,还具有一定的美感。陶器上的装饰纹样,如鱼纹、网纹等,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可能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体现了一种审美情趣。岩画中的色彩运用和形象描绘,也展示了原始人类对美的表达和追求。
实用与审美在原始艺术中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实用是审美的基础,原始艺术中的审美因素往往是在满足实用需求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例如,石器的对称和光滑度的提高,不仅使其更易于使用,也使其更具美感。审美对实用也有反作用,审美因素的加入可以使实用物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从而提高其使用价值。例如,一件装饰精美的陶器可能会更受人们的喜爱,从而更愿意使用它。
此外,实用与审美在原始艺术中常常相互融合。许多原始艺术作品既是实用的工具,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例如,一些玉器不仅可以作为护身符佩戴,还具有精美的造型和雕刻,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总之,原始艺术中实用与审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活需求、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通过对原始艺术中实用与审美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3.我国史前玉雕的分布地域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题思路】
1)分布地域:
①明确指出我国史前玉雕主要分布的地区,如北方的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南方的太湖周围等。
②可以提及一些具体的文化遗址或地区,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2)主要特点:
①材质方面:说明史前玉雕所使用的玉石种类,如岫岩玉等。
②造型方面:分析玉雕的造型特点,包括对动物、人物等形象的表现,以及是否具有抽象或具象的风格。
③工艺方面:阐述玉雕的制作工艺,如雕刻精细程度、线条运用等。
④象征意义:探讨玉雕在当时社会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如与宗教、权力、生殖崇拜等的关系。
⑤地域特色:比较不同地区史前玉雕的特色,如红山文化玉雕与良渚文化玉雕的差异。
3)总结:
对我国史前玉雕的分布地域和主要特点进行概括总结,强调其在我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参考答案】
答:我国史前玉雕的分布地域广泛,其中北方以分布于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红山文化为代表,南方则以太湖周围的良渚文化为代表。
我国史前玉雕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材质:使用多种玉石材质,如红山文化玉器中常见的岫岩玉等·
②造型:
· 红山文化玉器中,有重要的 “C” 形玉龙,形象高度凝练,无爪、尾等刻画,仅突出上翘的吻部和弯曲扬起的长鬣;玉猪龙形似玉玦,较为常见;还有玉龟、玉鸟、玉鸮等,多数为对动物的仿生性造型,较为具象,也有抽象造型的玉器,如勾云纹玉佩饰。
· 良渚文化玉器与红山文化的仿生造型相比,更为抽象化,主要玉器有琮、壁、玦、璜、珠、镯、钮、管、环、钺、匕等,许多玉器为复杂的复合件。
③工艺: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制作工艺都较为精湛,如红山文化玉器雕琢细致精美,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兽面纹饰用细密的阴刻线纹琢出,有些线条非常细,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
④象征意义:
· 红山文化玉器中的 “C” 形玉龙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应是部落军事或宗教权力的象征;玉猪龙的外形可能与红山先民对猪的猎杀和蓄养有关。
· 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玉琮、玉钺等可能成为象征权力、财富的礼器,玉璧与玉琮常同时出现,可能与古代中国人 “天圆地方”“天地玄黄” 等宇宙观有关。
⑤地域特色:红山文化玉器体现了北方地区的特色,良渚文化玉器则代表了南方地区的风格,两者在造型、纹饰、象征意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之,我国史前玉雕分布地域广泛,不同地区的玉雕具有各自的特点,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观念,是我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瑰宝。
4.史前艺术与巫术的关系如何?
【答题思路】
1)引言:简要介绍史前艺术和巫术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人类早期文化中的重要性。
2)阐述巫术的特点和目的:说明巫术在原始社会中的作用,如试图控制自然力量、祈求丰收、保护部落等,以及巫术活动所具有的精神性、象征性和仪式性。
3)分析史前艺术中体现的巫术元素:
①举例说明史前艺术作品中如岩画、雕刻、绘画等如何表现巫术仪式、神灵、图腾等与巫术相关的内容。
②探讨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符号、色彩等元素是如何传达巫术的意义和信息的。
4)探讨巫术对史前艺术的影响:
①说明巫术活动如何促进了史前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例如巫术仪式中的舞蹈、歌唱等可能成为艺术表现的形式。
②分析巫术对史前艺术风格的影响,如原始艺术中常见的夸张、变形、神秘等风格可能与巫术的观念和氛围有关。
5)讨论史前艺术对巫术的作用:
①阐述史前艺术如何成为巫术实施的手段或工具,例如岩画中的狩猎场景可能被认为具有祈求狩猎成功的巫术作用。
②分析史前艺术作品如何增强巫术的效果,通过形象的展示和象征的表达来加强人们对巫术的信仰和期望。
6)总结史前艺术与巫术的密切关系:强调史前艺术与巫术在原始社会中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答:史前艺术与巫术在人类早期文化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巫术是原始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认为通过特定的仪式和行为可以影响和控制自然力量,实现某种目的。巫术活动通常具有强烈的精神性、象征性和仪式性。
在史前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与巫术相关的元素。例如,岩画中常常出现的狩猎场景、动物形象以及神秘的符号,可能与原始人类的巫术仪式和信仰有关。这些岩画可能被认为是一种祈求狩猎成功、保护部落的方式,通过描绘这些场景和形象,人们希望获得神灵的庇佑。
雕刻和绘画作品中也常常出现神灵、图腾等形象,这些都是巫术信仰的重要象征。史前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塑造,传达了对巫术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巫术对史前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巫术仪式中的舞蹈、歌唱等活动为艺术表现提供了形式和灵感。同时,巫术的观念和氛围也影响了史前艺术的风格,使其呈现出夸张、变形、神秘等特点,以更好地传达巫术的意义和情感。
史前艺术也对巫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艺术作品成为巫术实施的手段或工具,它们通过形象的展示和象征的表达,增强了巫术的效果。人们相信,通过观看和参与这些艺术活动,能够与神灵沟通,获得巫术的力量。
总之,史前艺术与巫术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史前艺术是巫术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巫术则是史前艺术创作的重要背景和动机。它们共同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世界和自身的理解和认知,是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20ae2d284af913c2df506d548f62e7.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4cc7443f7ea5b36ab8f3830023d6f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