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国医大师张志远:仅凭三指把脉断病因,只用三味中药治恶疾

老程养生圈 2024-07-28 20:47:26

在我国山东有一位国宝级的中医大师,他就是张志远。在他97岁的高龄还在出诊,仅凭三根手指便能断人安康。他的故事,就像一部传奇,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张志远出生于1920年的山东德州,一个中医世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的童年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安稳,而是充满了战争和疾病。

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塑造了他对医学的热爱和执着。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他们的医术和医德深深影响了张志远。

张志远从小就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废寝忘食地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古籍,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中医的智慧。

他不仅向父亲和其他前辈学习临证经验,还广泛收集民间的偏方验方,力求博采众长。他的医术,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日益精进。

张志远的医术,最令人称奇的,就是他的“三指把脉”。他仅凭三根手指,就能准确地诊断出病人的病情。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他常说:“中医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用生命凝结的智慧结晶。”

在张志远看来,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他并不排斥西医,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他自学过西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将这些知识融入到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张志远的医术,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吸引了许多外国患者。他曾经治愈了一位外籍华人的严重贫血。张志远通过三指把脉,准确地找到了病因,并开出了三味中药的药方。患者按照他的吩咐服用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改善。

张志远的医德同样令人敬佩。他行医几十年,诊金一直保持在最低标准,即使有人想让他涨诊费,他也从不同意。对于家境贫寒的患者,他常常免费诊治;对于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他倾力相助,不计回报。他常说:“救死扶伤是医者本分,医德是医者之魂。”

在张老94岁,不幸患上了胃癌,但是他并没因此就选择休息,还是照常出诊,每周最少都要出诊5次。就在他最后一次住院前,他还坚持接诊了一位专门来找他看病的外地病人,一直坚持到看完病才去住的院。这位病人也成为了张老接诊的最后一位病人。

张志远的一生,是中医传承创新的一生,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一生。他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深厚的学养,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张志远老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和医术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1 阅读:929

评论列表

文非

文非

5
2024-10-03 17:44

没学过易经,河洛配得上大医吗?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3
2024-07-29 07:11

一切kaixinjiuhao

一切kaixinjiuhao

3
2024-08-06 09:06

只有中医才能配上大医这个称号,因为我们首重医德

倒影…

倒影…

3
2024-08-06 12:30

现在中医院就就是所谓只是“中医院”三个字而已!

山石

山石

3
2024-10-09 18:45

向前辈致敬!

用户95xxx80

用户95xxx80

2
2024-07-31 01:39

没有接班人吧!最起码短时间内没有吧!

中医写下上千亿次药量能知道如何來吗

中医写下上千亿次药量能知道如何來吗

2
2024-10-24 13:25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只用三味中药治恶疾。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1
2024-08-19 07:03

《书虫》這个用户可以说是想要有多变tai就有多变tai。给出三十二次。还要用西医腐败来证明中医对。这得要多变tai才能到的。果然《书虫》是变tai中极品 決定是变tai之无上精品

老程养生圈

老程养生圈

专注于美容、美体、养生类的原创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