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沙布村古道:英国新石器时代的宏伟遗产

瓶盖的世界 2024-09-11 02:48:05

20世纪初,英国历史悠久的劳德庄园家族,其司库们(资金管理)正埋头于英格兰西北部沙布村以北的古老宅邸中,重新梳理着跨越世纪累积的旧文献与财富。

这个家族,其根系可追溯至至少12世纪之前,世代累积的珍宝中,不乏珍稀的文字艺术品,尽管外界鲜有详尽报道。

在一次对艺术藏品的深度挖掘中,一幅非凡的水彩画意外地揭开了面纱。

这幅画,乃是劳娃女士(一个具有特定身份和背景的人物)所获得的珍贵物品,即“战利品”。

画面上,浩渺壮观的景象震撼人心,无数巨石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两条并行之路,蜿蜒伸展至视线的尽头,引人遐想。

众人迅速意识到,这或许是英国古早时期一处宏大巨石阵遗迹的再现,甚至可能是岛屿上失落文明的奇迹之一。

然而,这幅画的原始风貌却让人难以捉摸。

现有的资料仅限于20世纪90年代模糊的影像、粗糙的复制品,以及基于记忆与速记的草图,原作的踪迹被紧紧封锁,成为不解之谜。

谈及沙布村,这一地名的由来既独特又颇具争议,据传源自18世纪探险家对当地发音的趣味解读,后来读音又经过多年的转变。

沙布村及其周边,虽以中世纪遗迹与工业时代的烟囱著称,但在史前史爱好者的心中,沙布村大道才是无可替代的焦点。

这是一条曾辉煌一时的双排立石大道,见证了英国古文明的辉煌,尽管岁月侵蚀,仅余残垣断壁供人凭吊。

据推测,沙布村大道原由至少150块巨石构成,分两列并行,绵延数英里,直至农业开发与铁路建设的浪潮将其摧毁。

19世纪的牧师詹姆斯-辛普森,依据前人记载,绘制了虽存疑却珍贵的遗迹平面图,为其保留了那段历史的碎片。

时至今日,沙布村大道仅剩一排31块巨石,蜿蜒2.5公里,沿途散落着阿斯珀斯田野石、戈格比石等标志性遗存。

而石排的消失,更是让人扼腕叹息,它曾是大道辉煌的终结,却因铁路的侵扰而化为乌有。

石排,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印记,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尤以英国、爱尔兰及法国布列塔尼等地为甚。

这些形态各异的巨石,或排列成图,或梯度分布,是研究古代文明不可或缺的线索。

从科克郡到凯里郡,再到法国,石排的踪迹随处可见。

石排或许不如沙布村大道那般宏大,却各自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故事。

至于石排的确切用途,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

仪式、天文、领土标记、葬礼……种种猜测交织成一幅幅未解之谜。

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排列方式,都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而沙布村大道,作为封闭式建筑的典范,更是将这一古老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沙布村大道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产物,年代大致在公元前3200年至2000年之间,这一判断基于汤姆-克莱尔在20世纪70年代的考古发掘。

这条大道似乎与周边墓葬遗迹紧密相连,如斯克尔、小山及大型圆坟,引发了关于其是否为墓道焦点的讨论,亦有人提出它可能与更为宏大的沙棘荒冢有关。

古迹博物馆的报告中提及,沿沙布村大道圆圈曾有多条借道,如今已踪迹难寻。

故此,有人推测这些可能是后世为纪念而建的构筑物,而非原始纪念碑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巨石阵及艾弗里二世等遗址中亦有所体现,显示出欧洲晚期人类将纪念碑视为自身安息之地的文化习俗。

值得注意的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圈常与石头大道相伴而生,詹姆斯-辛普森牧师曾记录了一个关于巨大石圈的传说,该石圈据说位于大道中心,围绕中央立石而建,后被移作它用,只留下“卡尔洛夫斯”这一失落之名。

关于该石圈,还有一说认为它实则是一个巨大的弧形结构,被误认为是完整的石圈,环绕斯凯拉尔山科恩向西延伸。

沙布村大道的戈格比石头,因倾覆后反作用力而显得格外突出,经汤姆-克莱尔的努力,于1975年得以重新竖立,并以混凝土基座稳固。

从戈格比石所在位置眺望,可见阿斯珀斯田野上的另一块巨石,顶部饰有独特的环形标志,与爱尔兰墓葬图案相呼应,展现出跨地域的文化联系。

在约克郡诺森伯兰东部,类似的杯痕与环痕更为常见,但其分布范围与方向至今仍存争议。

有人推测莫德-迪沃克为沙布村大道的终点,因其地理位置与大道延伸方向相吻合。

更令人惊奇的是,通过谷歌地图观察,该地区众多纪念碑似乎都沿沙布村大道方向排列,显示出古代规划的一致性与宏伟布局。

沙布村大道,这一昔日英国的古代奇迹,如今虽已残破不堪,但其背后隐藏的故事与规模依然令人遐想。

0 阅读:3

瓶盖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