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海洋调查船与中国海警在黄海“暂定措施水域”的激烈对峙,将这片海域的争议推向新高度。2月的一次行动中,韩方试图抵近中国设置的钢制构筑物时,中方出动3艘橡皮艇拦截,双方舰艇对峙长达两小时。这场摩擦不仅暴露中韩海洋权益划分的深层矛盾,更折射出东北亚地缘格局的微妙变化。
中韩在黄海的争端可追溯至2000年签署的《中韩渔业协定》。该协定虽划定“暂定措施水域”,允许两国渔民共同作业,却未解决主权归属问题。苏岩礁(韩称离於岛)成为核心争议点——中国主张其位于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部分,而韩国自1952年起单方面主张管辖权,并于2001年非法搭建海洋观测平台。2015年海域划界谈判因此陷入僵局,至今未取得突破。
此次对峙的钢制构筑物位于苏岩礁附近水域,中方称其为“养殖设施”,韩方则质疑其具有军事监测功能。卫星影像显示,该区域近年出现多个人工结构,双方均加强海警巡逻力度,黄海海域的中韩执法船相遇频次同比激增47%。
苏岩礁的战略价值远超渔业资源。该礁盘距韩国济州岛170海里、日本九州300海里,控制此地将形成辐射中日韩三国的监控网络。军事专家指出,若一方在此部署雷达系统,可实现对马海峡与对马岛链的实时监控,威胁东北亚海上通道安全。韩国海洋水产部报告显示,苏岩礁周边海域天然气储量预估达200亿立方米,稀土资源勘探价值同样不可小觑。
韩国选择此时炒作对峙事件,与其国内政局密切相关。尹锡悦政府正面临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支持率跌破30%的危机,反对派提交的弹劾案已获国会147名议员联署。政治分析师指出,韩方刻意渲染“中国威胁”,旨在转移民众对通胀率(4.8%)和房价危机的关注。与此同时,美国在亚太强化军事存在的背景下,韩国试图通过对华强硬姿态换取美方在《通胀削减法案》豁免问题上的让步。
中韩海警力量的对抗呈现技术化升级趋势。韩方列装的3000吨级“太平洋7号”海警船配备定向声波驱离装置,中方则部署搭载无人机的072型巡逻舰。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均避免使用致命武力——2月对峙中,中方橡皮艇虽携带刀具,但未发生直接冲突,体现危机管控默契。
海域划界谈判仍是破局关键。中国外交部重申推进磋商的意愿,但韩方坚持将苏岩礁纳入专属经济区的主张。国际海洋法专家建议参考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通过中间线调整或共同开发模式化解争议。历史经验表明,2005年中越北部湾划界协议的成功,或可为黄海争端提供借鉴。
东北亚的海上棋盘上,中韩的每一次摩擦都在重塑地区安全架构。当尹锡悦政府的选择在“亲美疏华”与务实外交间摇摆,黄海的波涛或将见证更多战略智慧的考验。
用户10xxx45
谈不谈由他?不谈,全部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