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依长江,南濒太湖,东邻苏州,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在政策保驾护航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无锡开始表现出氢能产业“雄起”的势头。
近日,在博世氢燃料电池车无锡示范应用启动式上,78辆“无锡造”氢燃料电池示范运营车辆现场交付投用。而在此之前,佳利达与博世合作完成的首辆18吨氢能源车已经在无锡正式运营了近3个月。在国内各大城市发展氢能产业的浪潮中,大力投运氢车的无锡市有何独到之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政策给力,未来氢能蓝图呼之欲出
无锡发展氢能产业早有相关的政策指引。
氢能产业是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为推动无锡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5月,无锡市发改委印发了《无锡市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三年发展计划设立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5座以上氢气站,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达到100辆以上,氢能船舶运行达到10艘以上,产值超亿元的氢能和储能企业达到10家以上,基本建成3个市级氢能和储能产业特色园区,氢能和储能产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氢能160亿元,每年增长27%)。
2024年5月,无锡市氢能和储能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特制定并印发了《2024年无锡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该《工作要点》制定了2024年全市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并重点围绕“构建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壮大氢能产业规模”“创新培育氢能应用场景”“建立多元氢能供应体系”等方面梳理了重点工作。
例如,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加氢站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建设补贴,对实施优惠加氢(枪口价不超过25元1公斤)的加氢站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年的运营补贴。
事实上,早在2021年4月,无锡高新区投用了全市首条“氢”便公交线路,首批5辆氢能源公交车上路,同时在硕放投建了全市首座加氢站。
除了对加氢基础设施和运营提供一定补贴,无锡市也在氢能产业的安全管理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安排。
2022年5月,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发布了《无锡市氢能企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该项《暂行规定》包含安全管理基本要求、安全技术基本要求、氢气加注和使用安全要求3个方面,并对氢能企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市各有关部门提出应按规定履行相关职责。
头部企业集结,氢能产业链逐渐完备
经济发达,高端制造业实力雄厚,无锡市发展氢能产业的一个突出优势是,一众头部优质氢能企业集聚,带动其产业链初具雏形。
在无锡,近年来博世、隆基氢能、氢导智能、双良氢能、毅合捷、金风科技、华光环能、威孚高科、盛鑫氢能、宏泽科技、远景氢能(江苏)、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等一批覆盖制氢、加氢装备;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系统及制造装备;整车制造等产业链企业快速布局氢能领域。
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为例,今年一季度新招引氢能和新型储能项目5个、总投资4.3亿元。目前全区集聚有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氢导智能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装备、隆基氢能装备、玉柴芯蓝氢能源总部基地、华润燃气硕放加氢站等一批优质项目,形成覆盖制氢加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等多领域,涵盖了研发测试、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等全链条发展格局。
推动无锡市氢能产业链形成集聚的公司中,博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此次投运的78辆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的燃料电池系统由博世在无锡的工厂的生产。作为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在无锡高新区先后成立3家公司,博世旗下的博世动力总成在无锡积极投资、布局氢能产品。
2019年,博世在无锡建设了首个在德国本土以外的燃料电池中心,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发,2021年启动建设样品试制车间,2022年开始逐步导入核心部件国产化产线。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了包括氢燃料电池电堆、电子空气压缩机、氢喷阀组件、氢气循环泵等在内的核心部件的本地化研发、生产和交付。
自今年5月以来,博世与佳利达合作完成的首辆18吨氢能物流车,已投入到无锡企业的物流运营中,正式运营将近3个月。
在制氢和加氢方面,无锡集聚了隆基氢能、双良集团、威孚高科、华光环能等一批电解槽装备优势企业,当地企业的制氢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再加上无锡本就有灵谷化工集团、华润燃气等老牌企业,整体实力不容小觑。
用氢方面,博世动力总成具备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量产能力,并在全球具备较好的品牌效应;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成功下线中国首款商业化运营燃料电池宽体轻客。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目前无锡市拥有氢能领域相关企业32家,覆盖制氢、储运、用氢等全产业链条环节。在无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色园区加速集聚,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支撑平台逐步建成、示范应用有序拓展。
总体上看,无锡发展氢能产业的优势正在逐步“兑现”中,集结了博世、隆基氢能、双良集团、威孚高科、氢导智能等头部企业资源,同时发力制氢装备和燃料电池及应用两大方向,在政策的支持下,无锡氢能产业的崛起指日可待。
氢能是未来新能源的方向,无锡跑在了前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