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自清代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第一,水土流失加剧,森林、草原破坏严重。
第二,河道淤塞,湖泊干涸,湿地消失,第三,由于环境恶化,东北地区出现了人口减少、民族矛盾尖锐的现象。
第四,由于沙漠化、盐碱化严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五,由于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
第六,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人口的增加,东北地区出现了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是大自然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报复,面对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人类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恶化趋势。
水土流失加剧,森林、草原破坏严重清代中期以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东北地区森林、草原破坏严重。
至乾隆年间,据《东北纪事》记载:“十余年间,于黑龙江、吉林地方,砍伐树木,筑堤垒寨,无人管理,而水泄于黑龙江”。
“乾隆中,吉林乌拉、黑龙江口外及松花江沿岸均遭破坏。额尔古纳河流域两岸森林全被砍伐殆尽。”
由于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据《盛京时报》记载:“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九年(1760-1815)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四分之三下降为二分之一”。
东北地区草原面积急剧减少,据《盛京时报》记载:“嘉庆十三年(1808)至十五年间,该地区草原面积减少百分之八十。”
据《盛京时报》记载:“道光九年(1829)至十一年(1831)间,该地区草原面积减少百分之四十”。
此外,东北地区的水土流失也在加剧,水土流失加剧,使东北地区的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退化,粮食减产。
据《盛京时报》记载:“道光十二年(1832),吉林将军奏报:该地区土地以沙漠化为最,每十亩土,可得八分之肥,十年后,沙漠化将至十亩地,而土地生产力,只余八分之肥”。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的土壤肥力下降和粮食减产对清代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清朝统治者的政策、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代统治者在东北地区实行了一系列保护森林和草原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资源等生态环境政策措施,使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河道淤塞,湖泊干涸,湿地消失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的河道淤塞较为严重。到乾隆年间,东北地区的河道已多淤浅。
由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的水系沟通,出现了“三江并流”的局面,即以三江为水源地的大面积湖泊都因河流的淤塞而消失了。
清朝在东北地区建立了许多驿站,其中最著名的是“七站八所”,这“七站八所”就是清朝为方便朝廷在东北地区对沙俄的军事行动而设置的驿站系统。
其中,“七站八所”中有一个叫“赫图阿拉城”的驿站,清光绪年间,赫图阿拉城开始向中国内地移民,并修建了许多官办学堂。
到清朝末期,赫图阿拉城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随着人口增加,赫图阿拉城开始扩大,形成了几个大型湖泊,
它们是:“赫图阿拉城西北有湖,曰‘苏尔浑湖’,大可容二万人;又东有湖,曰‘阿尔哈拉湖’,大可容三万人;又西有湖,曰‘霍尔浑湖’,大可容一万人,三湖合为一处,大者约十万人。”
从上面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赫图阿拉城周边的湖泊都在逐渐萎缩,到清朝末年时,这些湖泊已经是干涸的状态了。
从康熙时期开始,黑龙江流域的湿地就开始减少,康熙四十七年(1708)八月,黑龙江的水位下降至30余米。这一水位下降现象是由黑龙江流域内降水和积雪融化而引起的。
当时清政府对黑龙江流域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修渠引水和修建水坝。
人口减少,民族矛盾尖锐东北地区人口稀少,资源匮乏,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清前期,东北地区的人口总数不超过二百万人,而到清代中期,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已减少至五十五万人。
在人口减少的同时,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清朝初期,东北地区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到清中期以后,满族人口占绝对优势地位。
随着满族入关后的政策实施和社会稳定,满族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但由于清朝政府对东北地区实行“以满为尊”的政策,使得满族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
这一方面造成了满族人口总数减少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满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这些都是清代岭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随着清朝对东北地区实行“以满为尊”的政策,满族人口增长迅速,到清朝中期,满族人口已占东北地区人口总数的近一半。
清朝政府实行“以满为尊”的政策,使得满族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但同时也造成了满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激化,民族问题成为清代岭北地区社会问题中最尖锐的问题。
清前期,由于清政府对东北地区实行“以满为尊”的政策,所以东北地区满族人口增长较快,但随着清朝政府对东北地区实行“以满为尊”的政策。
满族人口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局面被打破,满族人口开始减少,到清朝中期时,满族人口已从鼎盛时期的近四百万人下降至一百万人。
沙漠化、盐碱化严重东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严重,从清代中期开始,沙漠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甚至还出现了局部的盐碱化。
清代中期至光绪年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倍多,到了清末,沙漠化面积扩大到了40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和辽河平原等地区。
盐碱化主要集中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吉林省的盐碱地面积高达1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以上。
东北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十分严重,而东北地区又是一个气候干旱、降雨稀少的地区,这使得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水土流失加剧,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威胁。
这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使得东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极不稳定,甚至走向崩溃。
据《黑龙江志稿》记载,从乾隆年间到清末,由于“黑龙江上游的沙化土地,自乾隆时起,就开始向下游移动”,清末东北沙漠化面积达到了400余万平方公里。
清代中期东北地区的沙漠化趋势开始加快,但由于当时东北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稀少,所以沙漠化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为了筹集军饷不断向东北地区征税,而且是在“开疆拓土”的幌子下进行的。
这种“以夷制夷”的政策使得清政府不断加重对东北地区的赋税征收,这更使得东北地区沙漠化和盐碱化进一步加剧。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灾害,清代,东北地区降雨较多,降水集中在夏季。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降水减少,干旱程度加重。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的夏季降水量明显减少,气温也随之升高。
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处在内陆高原上,空气干燥寒冷,据《康熙大典》记载:“凡遇大霜则冰雪封冻”。
民国时期气候变暖且多雨雪灾害,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的气温较高,降水相对减少,冬季降雪日数增多。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多次出现高温天气:1958年高温持续达41天;1951年夏季持续40天以上高温;1961年高温达41天;1971年高温。
人类活动的加剧和人口的增加东北地区在清代人口有较大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把东北地区作为开发边疆的基地。
清朝前期,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到了康熙末年,黑龙江地区的人口已达105.7万户、406.7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20%。
清初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出现了人地矛盾突出的现象,乾隆时期,黑龙江、吉林地区人口基本稳定在170万户、306.3万人左右。到了清末,东北地区的人口又有了较大增长。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人口总数达到117万户、823万人,至1912年辛亥革命前夕,东北地区的人口达到150万户、3120万人。
总结清代以来,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土流失加剧,森林、草原破坏严重,湿地消失,河流淤塞,湖泊干涸。
自然环境的恶化加剧了人口和民族矛盾的尖锐程度,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东北地区出现了人口减少、民族矛盾尖锐的现象。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恶化趋势。
一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要加大环保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四是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