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元末第一个起义的人物,靠着自知之明,最终结局得以善终

小城随笔 2022-02-16 14:27:06

在我国浩渺如烟的历史之中,曾有数个王朝在时间的长河中兴衰迭起,它们在兴盛之时,都灿烂如朝阳,但在衰颓之际,又都脆弱如蝉翼。当一个王朝步入寒冬,总会有千千万万被压迫与剥削的底层百姓拿起手中的武器将之推翻,也正因如此,历史中才记载了许多位愤然起义的领袖。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元朝末年第一个组织起义的领袖人物,他的名字叫方国珍。

作为少数民族当政的王朝,元朝政府在设立之初,就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手握权柄享受辽阔疆域的蒙古人自然地位最高,而被蒙古族踏于马下的汉族百姓则地位最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蒙古当权者们并不将汉人当做真正的人来对待,无法平衡民族间的关系,也为元朝的统治埋下了祸根。在当时,汉人百姓承担着非常高昂的赋税,在这种重压之下,甚至有很多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饿死,但与此同时,元朝政府内部的腐败却不断加剧,蒙古贵族们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全然不关心汉人的死活。

一个王朝到此地步,接下来往往免不了迎接来自各地受尽苦难的百姓的起义,而方国珍就是其中之一。方国珍之所以会起兵反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形势所迫,因为方国珍当时从事的是贩卖私盐的生意,虽然危险,但利润却相当可观,实在犯不着以身试险,与偌大的元王朝作对。

但人在江湖,哪能没几个冤家,碰巧当时与方国珍相熟的一蔡姓人率兵反元,方国珍的冤家借此机会,向元政府诬告方国珍与其勾连,共谋反元之事。起兵谋反,这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要诛九族的大罪,高高在上的蒙古贵族们更是宁可错杀一百,也不会放过一个。无奈之下,方国珍只好带着家人逃入海中船上,不过在逃离之前,有仇必报的方国珍亲手杀了那个告密的冤家,解了自己的心头大恨。

既然已经背上了反元的罪名,方国珍干脆集结了数千人,在海上组成了一伙儿海贼,专门劫掠过往的漕运,开始公然与元政府对抗。元政府在方国珍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后深觉不安,便派江浙行省的参政朵儿前去讨伐,结果朵儿不仅大败,还被方国珍活捉,成为了他口中叛军手下的俘虏。元政府看朵儿不行,又派孛罗帖木儿率军镇压,不想又被方国珍俘虏。接连俘虏了元朝的两员大将,已被各方起义搅得焦头烂额的元政府无力继续派兵与方国珍作战,只好改变策略,希望能够招降方国珍。

在元朝末年的诸多起义势力中,有多方领袖都曾接受过元朝的招降,方国珍也不例外。但接受元朝的招降,不代表心里真正认同元政府的种种所为。身为汉人,方国珍不会忘记在元朝的统治之下,他们都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生活。所以方国珍一边与元朝周旋,一边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直到他遇见了朱元璋。

在那个时候,朱元璋已经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一方领袖,他一直知道方国珍的存在,并希望方国珍能够归降于他,两人携手反元大计。事实上,很多据守一方颇具实力的起义领袖都不愿受人招降,毕竟一旦接受了,就难免要仰人鼻息,留在自己的地盘里,反而谁也管不着。但方国珍却不这样想,他虽占据一方之力,手下有些兵将,却深知自己能力的不足。他无法带领部下更进一步,若想长久保存自身,就必须选择一个强大的靠山,而此刻摆在他面前的,一方是元政府,另一方就是朱元璋。

方国珍本想在两方之中尽力周旋,但朱元璋在发现了他的小心思后,却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审慎而迫切的思考下,方国珍最后选择了归降朱元璋,彻底将元朝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上。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这当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对于方国珍来说,这个选择的结局关乎于他和手下所有追随者的身家性命,而方国珍非常值得人钦佩的一点就在于,他既选定了朱元璋,就再没有过动摇,就这样跟随着朱元璋一直走到了最后。

在明朝建立后,方国珍也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一直活到洪武七年,最终病逝于南京。方国珍能得到这样一个好结局,离不开他对自身的精准定位,他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在,不好高骛远,也不自视甚高,哪怕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也并没有迷失对自己的判断,而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终其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东西,毕竟只有认清自己,才能走好人生的道路。

0 阅读:125

小城随笔

简介:一个为不平事发声的小人物,看社会百态,品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