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出境文物:浙江篇(共7件)

春翠的文化 2025-04-18 20:14:45

2002年、2012年、2013年国家文物局共计发布三批禁止出境文物目录,共计195件(组),保护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浙江有共 7 件禁止出境文物,其中:浙江博物院5件、杭州博物馆1件、吴越文化博物馆1件。

1、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新石器时代漆器。1977年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收藏于藏浙江省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口径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 整段木头镂挖而成。外壁雕刻成瓜棱形。敛口,扁鼓腹,矮圈足。斑驳的红色涂料经鉴定为有机漆,据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河姆渡出土朱漆碗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2、河姆渡出土陶灶

1977 年河姆渡遗址 T231 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陶灶,通长55、通高25厘米。夹砂灰陶。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它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陶灶之一,为研究原始社会烹饪方式、生活习俗与制陶技术提供珍贵实物,见证了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 。

3、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

1986年杭州市余杭区反山12号墓出土, 整器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器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个具象的神人兽面图像,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神兽上,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每两节琢刻一组抽象的神人兽面图案,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这种角部的人兽组合结构,是良渚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一变形夸张的鸟纹。琮的功能说法不一,可能是神权与王权的象征。 2002年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

4、水晶杯

1990 年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出土,现藏于杭州博物馆。这是战国时期的文物,为越国(贵族)相关器物。

战国水晶杯是国家一级文物。文物规格: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战国水晶杯是采用整块水晶打造的,其中这么大的一块完整的高品质水晶也是极其罕见的。另外水晶杯的工艺在战国时期来说是十分困难。战国水晶杯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战国水晶杯就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中。

5、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于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第12号墓,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的钺冠饰为白玉,一侧有紫褐色瑕斑,钺端饰亦为白玉,一侧同样有紫褐色瑕斑。钺身通长17.9厘米,上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厚0.8厘米,为青玉制成,有少量褐斑,玉材优良,具有透光性,抛磨精良,光洁闪亮。近顶部中央有一小孔,其直径仅为0.5厘米,小孔上方有捆扎的擦痕。在两面刃的上部各雕有浅浮雕神人兽面纹。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制作精致,有纹饰的玉钺目前仅此一件,对了解此类器物的用途和定名等问题有重要的价值。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6、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

该牙雕于1977、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同心圆,外圆刻有光芒,形似太阳。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成对称形。四周钻有六个小圆孔,上四下二。背面制作较粗糙。图案刻于象牙上,是打磨得很光滑的一件堪称国宝的文物精品,全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该图中间为一组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太阳纹,外围周边刻着炽烈蓬勃的火焰纹,象征太阳光芒。两侧对称刻出一钩喙双鸟(鸡),似在引吭啼鸣。蝶形器的边缘衬托着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的羽状纹。除了鸟(鸡)和太阳纹中心以圆锥浅钻之外,两鸟(鸡)两侧各对称钻通三个圆孔。这样,蝶形器上就一共有六个圆孔。

7、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

1980 年杭州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现藏于临安区博物馆。这是唐代文物,是临安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通高66厘米,口径40.3厘米,底径41厘米,由盖、炉、座三部分组合而成,通体融合了釉下褐彩、镂刻、阴刻、模印贴塑、化妆土等多种工艺,展现了唐代越窑青瓷的烧制技艺。越窑青瓷熏炉与唐代金属质多足炉造型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风格端正凝重,做工精湛细致,在同类作品中的智慧创造,体现了唐代越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艺。

0 阅读:32
春翠的文化

春翠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