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乌军反攻已经持续了50多天的情况来看,本来应该在中途进行休整,调整作战节奏和推进战术的乌军基层官兵,但由于“瓦格纳事件”和“北约峰会”的要求,他们被迫再次组织高强度进攻,导致南线大规模反攻持续了近2个月的时间。
现在乌军的兵力、弹药库存、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都遭受了严重损耗,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尽管还有一些余力可以继续执行局部反攻作战任务,但要想进一步向俄军防线深入发展,甚至完全击溃俄军多层防线,已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考虑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乌克兰军队已经没有能够彻底战胜俄军的任何可能性。
在乌军高层还在犹豫下一步行动之际,俄军已经悄悄地开始了大规模反攻。据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于7月12日明确表示,俄军正在从库普扬斯克-斯瓦托夫-克里米纳一线向乌军发起攻击。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副国防部长宣布乌军占领了巴赫穆特周边的关键高地,正好与俄军发起反攻的时机相吻合。尽管乌军实际上只占领了克里什奇夫卡附近的215.7高地,并非当地真正的制高点233高地,而且距离巴赫穆特还有大约8公里的距离。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许多人相信乌军有能力重新夺回巴赫穆特,并对俄军在北部开辟新战线选择视而不见。
然而,尽管外界对此漠视,但并不意味着俄军的攻势不存在。特别是在乌克兰军队的反攻似乎陷入困境、需要转移人们对南线和巴赫穆特方向的关注时,更需要强调之前被忽视的北部战线。因此,最近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谢尔希·切列瓦蒂公开发布了消息,指出俄军正在哈尔科夫附近进行大规模集结。目前,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超过10万名俄军士兵、900辆坦克、555门身管火炮、370门火箭炮以及数量不明的作战飞机和直升机。
与此同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表示,乌克兰军队在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地区的反攻尚未遭遇失败,双方仍将经历一系列血腥而漫长的战斗。而最新任命的美军欧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将军则宣称,至少有40,000名俄军主力正向卢甘斯克地区北线交火区集结。]内容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
根据乌克兰和美国方面的说法,俄军集结如此庞大的重兵集团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计划对哈尔科夫东部进行大规模进攻,二是试图吸引乌克兰南部的军力,以延缓乌军反攻的速度。不论乌军对俄军下一步行动的判断是否准确,仅仅从俄军兵力的集结情况来看就足以令人震惊。
很难想象,经过500余日的激烈战斗,在多条战线与乌克兰军队交战的俄罗斯军队,竟然能够在短时间内集结如此庞大的重型部队。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俄军在北部战线的作战早在5月份就已经展开,即便乌克兰方面也承认双方仅在库普扬斯克地区就进行了2天激烈交火。然而,在双方长时间的紧密接触中,乌军居然对于俄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毫无察觉。而且在俄军集结过程中和集结完成后,乌军也没有采取任何相关的军事行动进行应对。
乌克兰军队的战场感知系统和侦察监控体系是由北约负责。为了实时监控俄罗斯军队的动向,北约不仅调动卫星进行太空监控,还在波兰、罗马尼亚和黑海地区部署了大量侦察机,密切关注俄罗斯军队的行动。如果俄罗斯军队能在北约的监视下,在短时间内悄悄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无疑会给北约带来严重困扰。因此,乌克兰军方高层提出这一说法既存在真实性存疑,也可能有其他目的。
根据分析,自去年12月份以来,俄罗斯中部军区和西部军区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卢甘斯克北部地区集结,总人数接近7万人。如果再加上在俄罗斯西部边境地区的3万部队,可以勉强说俄军在前线集结了10万人。
根据乌军此时突然发布的消息,俄军集结了10万大军,这很可能与7月14日俄军完全控制库普扬斯克地区有关。库普扬斯克地区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居民点,而新谢利夫斯克则是该地区的关键据点。在过去一周里,俄军对新谢利夫斯克的乌军阵地发起了多轮“死亡冲锋”,最终通过两翼包抄的方式成功占领了这个关键据点。
尽管新谢利夫斯克只是一个人口不足百人的居民点,但它位于海拔160米的位置,是奥斯基尔河东岸的重要制高点。因此,一旦俄军控制了新谢里夫斯克,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居高临下的优势,通过炮火摧毁乌军在奥斯基尔河东岸的防线,迫使驻扎在该地区的乌军撤退到西岸。
就好像在乌克兰军队的北部防线上插入了一股强大的火力,将北线的乌克兰军队分割成两个部分。因此,乌克兰军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主动撤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北部地区,还是继续坚守这些地方。无论乌克兰军队做出何种选择,掌握着北部战线主动权的俄罗斯军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战术需求和兵力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可能击溃北线乌军并迫使其撤退,或者将其聚集起来并歼灭之。换句话说,俄罗斯军队最终的目标是在奥斯基尔河东岸包围并消灭位于此处的乌克兰军队的6个旅。
在北线无论俄罗斯军队是否真的拥有10万人的大规模部队,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全面包围乌克兰当地的军队,并最终利用兵力、火力和地形等优势彻底消灭北部战线上的乌克兰军队。完成对卢甘斯克地区的完全控制只是个时间问题。一旦俄罗斯军队成功控制了卢甘斯克地区,这不仅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还可以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并重新调整和补给他们的部队,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可以利用乌军立足不稳的时机,强行渡河并继续进攻,针对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进行攻击,比如伊久姆。当然,最有可能且效果更好的策略是分兵两路。在此过程中,预留一部分兵力,并依托奥斯基尔河进行防守,以应对乌军可能发起的反攻。北线俄军主力可以继续向南发起攻击,并与巴赫穆特的俄军一起对乌军集团实施反包围。如果真正发生这种情况,乌军的大规模反攻将成为重大战略性失败的结果,而俄军则通过非典型的迂回包抄战术将总兵力可能超过10万人的乌军完全包围。
在北线和巴赫穆特方向上避免阵地溃败、减少无法承受的人员损失是乌克兰军队采取的最佳方法。他们计划尽快结束反攻,并主动收回疲惫不堪的部队进行后撤行动,在有利地形区域构筑工事以加固战线。然而,这样做不仅会严重打击乌军士气,还会减少对俄罗斯军队的压力,导致西方国家的不满,并对后续军事援助产生影响。
因此,乌克兰计划通过"帮助"俄罗斯军队集结一支并不存在的重型部队来证明自己正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压力,为未来的撤退行动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从而制造一个可行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