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国庆期间,北京广安门我军官教导大队举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特赦仪式,此次特赦的人数只有一人,是原国军整编第85师中将师长、后任十二兵团副司令长官的吴绍周,大家可能会疑惑,吴绍周是如何会成为战犯,又为何会成为第一个特赦的国军中将呢?在此,对他的事情做一个详尽的介绍。
吴绍周,又名吴见登,字子斌,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客寨村人,其父吴开佑务农,生营伙铺,家境日趋小康。吴8岁丧母,在继母娘家启蒙入学,投笔从戎,考入贵州学兵营学习军事知识,后保送贵州讲武堂第五期深造,毕业之后分配至黔军第二师第四混成旅第八团当见习生,次年升任排长,入川时任中尉副官,继升连长。随后在作战过程中,因为有战功,逐渐晋升为营长、团长、旅长,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升至中将师长,并在抗战中有比较亮眼的表现。
吴绍周故居
吴绍周在解放战争期间兵败被俘,之所以会成为战犯,主要是在郑庄寨战斗中,率部包围我中野2纵6旅16团,致使该团遭受重大损失,突围中,团长宋东旭、政治部主任于哲、一营长胡孝廉、一营教导员王清进、三营长耿明辉先后牺牲。全团只有40人突出重围。
解放战争开始后,我们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了在陇海路南北创造战场,机动歼敌,配合华野作战,这时,吴绍周率的整编85师等,已进抵陇海路一线,企图继续东进,威胁山东。重点进攻山东之敌,也准备从徐州、济南两个方向实施南北对进,妄图在鲁南地区寻歼我主力。
郑庄寨烈士陵园
此时,根据上级作战要求,我军决定对在驻扎在陇海线附近郑庄寨的85师实施打击,要求打得猛,打得狠,打得快,从而吸引号称钢5军回援,达到“调虎离山”之策,以减轻山东我军的压力。
战斗打响后,十六团向郑庄寨奔袭,部队在黄河古道的沙滩地上跑步前进。到了铁路北侧,一道封锁沟又挡住去路。他们用秫秸、谷草等填平深沟,为大部队开出一条通道后就越过铁路向郑庄寨以南迂回,部队按预定作战时间向郑庄寨之敌发起猛攻,战斗相当激烈。
经过我各部队的猛烈攻击,郑庄寨敌人的外围工事垮了,85师遭到沉重打击,敌五军及其他敌军也不敢驰援山东、作孤军深入之举,可十六团却因掩护任务,一时撤不出来。战斗持续了一整夜,天亮后,我们不得不随主力撤出阵地。等部队来到黄河古道的北岸,已是下午,郑庄寨的枪炮声仍在响着。
原来,十六团被85师数个团的兵力包围,宋东旭团长率领部队冲进寨内,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随后的局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敌人集中炮火、燃烧弹及轻重武器反复轰击,十六团的伤亡越来越大,但他们仍然顽强拼搏。子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刺弯了用枪托砸,宁死不屈,但是,除少数团指挥所及两个营的同志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
十六团团长宋东旭,河北巨鹿县人。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他精明强干、文武双全,1942年11月,冀南军区六分区遵照上级指示,由十九团中的连排干部组建运河大队(亦称武工队),宋东旭任队长兼政委。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反扫荡”作战等许多战斗,由于战绩显著,十八集团军总部授予该团为“冀南战斗模范团”光荣称号。改编为二纵六旅十六团,宋东旭由于作战勇敢,指挥机智又改任团长。在冀鲁豫战场的多次作战中,宋东旭率领十六团始终保持着机智迅速、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在豫皖边战役开始时,二纵围攻定陶城,宋东旭指挥十六团突击队,仅十多分钟就首先登上定陶城。接着,他又率领第1营、第2营攻入城内,和兄弟部队一起,将守敌全歼,打得干净利落。
团政治处主任于哲,冀中青县人。二十七岁,一九三八年入伍,参军后一直做政治工作,任干事、科长等职。工作细致,严于律己,待人诚恳,和蔼可亲。 还有老红军战士一营营长胡孝廉,优秀的营教导员王清进,勇敢机智的三营营长耿明辉,模范的基层政工干部李德茂等等。
郑庄寨之战吴绍周用我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官帽,我获得所谓的“三等云麾勋章”,同时,还晋升为十二兵团副司令长官。然而,好景不长,紧接着,在徐州会战中的双堆集被包围,接着成为了俘虏,成为战犯关押进了教导队进行学习改造。这个时期的吴绍周认为自己可能是要长时间蹲在号子里了。
不过,吴绍周的思想改造是所有犯下战争罪行最好的一位,抗美援朝之战爆发后,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有力地打击美国军队,那就必须对美军的战术了如指掌,可在此之前,我军从未跟美军交过手,更没有进行过合作,就在我军所有将领都在为该如何了解美军而发愁时,吴绍周手下的部队全都装备了美式武器,而且吴绍周还专门研究过美军的作战方式,其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为此,他积极参加了美军战术研究班。
随后,吴绍周针对美军武器以及战术的研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并写出了一篇长达6万多字的《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的具体报告,不仅对敌我双方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而且还对志愿军提出了三个极具价值的作战建议。
一是夜战为先。吴绍周在报告中指出,美军的大炮以及飞机的数量巨大,而且准确度非常高,可这些优势全都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必须保证视线良好。而夜间作战,无疑会让美军的飞机大炮全都成为“瞎子”,同时,夜战又是解放军的强项。事实证明,吴绍周的这一点建议确实非常实用。1950年11月1日,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重要战斗——云山战役。志愿军们趁着夜色,向美军发起突然攻击,短短2天之内,志愿军就歼灭敌军2000多人,缴获4架飞机以及大量的坦克、火炮等物资。失败的敌人无不感慨地说:夜间徒步进攻的方式,威胁真的很大。
二是近战为要。美军的强项是拥有先进的新式武器以及机械化部队,我军则大多都经历过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近战能力都非常强,因此,必须发挥我军的强项,就近对敌人实施打击,让其措手不及,而美军却恰恰相反,由于长期依赖机械化武器,所以美军的近战能力并不突出,与我军的靠前战斗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抵近射击爆破,给敌人狠狠地打击。
三是坑道作战。吴绍周非常清楚,我军的强项是游击战,朝鲜战场上,美军的先进武器必定是一大杀器,若志愿军以坑道战为掩护,就能够有效地弥补我军和美军之间的武器差距,必定能够大大减少我军伤亡。所以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的很多重大战役打响之前,都会挖大量的坑道。事实也证明,坑道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安全程度,既可以方便志愿军在战场上的隐蔽,还能有效地阻挡美军的坦克以及机械化部队展开攻击,同时减弱了美军重型武器的杀伤力。
因此,抗美援朝战争一开始,我军捷报频传:美骑兵一师被打败、陆战一师被打败、美2师溃败、美24师溃败、英军重坦克营被全歼、三八线被收复、汉城被攻克……虽然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可面对全世界武器领先的美国王牌军队,我们最后能够取得如此的战果,已经是把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场战争的结果远不只是胜利那么简单,我国通过这场战争,彻底打出了新中国的赫赫军威。而这一切战果,其中有一份功劳属于吴绍周。
可以说,组织从来不会忘记每一位有功之臣,无论是敌人还是对手,只要是肯改过自新,始终会以宽厚待人以及不计前嫌的态度给予尊重,吴绍周的这一生,确实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但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的贡献,全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时间和历史并非无情,吴绍周虽然曾经铸有大错,但是他把握时机,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以自由之身得以善终。仍然得到宽大处理,成为第一名特赦的高级将领。因为有立功表现,后来还成为湖南省参事,成为一名省级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