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师生恋意外怀孕,想打胎,差点打掉的女儿后来风靡华人圈60年

司马秘事 2025-04-21 11:32:27

“妈,我打算跟陈致平结婚。”女儿跟母亲讲道。

孩子,这可不行,他毕竟是你老师,年龄比你大了快十岁呢。妈妈听后一个劲儿地摆手拒绝。

“啥?你脑子没问题吧?学生跟老师结婚,这也太离谱了,简直没法想!”父亲一听,猛地一下从沙发上蹦了起来,气急败坏地讲道。

女儿,我特地去问了问,你知道吗,那家伙的爸爸简直就是个负心汉,家里已经有了老婆,还瞒着外面,骗了个好姑娘,生了陈致平。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家教不好,你可千万别嫁给这样的人,妈妈跟你说真的。

女儿倔强地表示:“说啥都不行,我心里清楚,我就是喜欢上陈老师了,非他不嫁。”

你这样做真是让袁家颜面扫地,要是你坚持要嫁给他,那咱们父女关系就到此为止,权当我没生过你这个闺女。父亲气得满脸通红,手指直戳着女儿的鼻子说。

爸妈,如果你们非要拦着,那我今天就做出个决定给你们瞧瞧,我不会退缩的。

这事发生在1935年快结束那会儿的北平,一个大富人家的起居室里。里头有个闺女,名叫袁行恕,她老爹是袁励衡,老家在常州武进。

袁家世代都做官,袁家姑娘的爷爷袁学昌,在光绪年间考上了举人,还做过湖南提法史的大官。到了袁励衡这一辈,袁家更是显赫。他一开始是安徽灵璧县的知县,到了20世纪初,还当上了交通银行的第一任行长,大家都叫他“银行业之父”。

袁励衡的老妈曾懿也是个名人,她在清朝末年是个挺有名的女中医,还会写诗。

袁励衡有个哥哥叫袁励准,他在清朝末年当过翰林,还做过翰林院的编修,甚至教过宣统皇帝溥仪读书。袁励准在书法上非常有水平,根据历史资料,中南海南门上面的“新华门”三个大字,就是他写的,那字写得强劲有力,还是磁青底金色的。

反正,袁家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袁行恕是如何爱上自己老师的?】

袁行恕1915年在北京呱呱坠地,是袁励衡家的小女儿。她妈张仲芬也不是普通人,出身官宦世家,书读得多,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

袁行恕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变得温文尔雅,行为得体,气质出众,特别有家教。按理说,她该是那种严守规矩,从不越界的好女孩,不太可能爱上自己的老师。师生之间的感情纠葛,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挺让人难以接受的。特别是在民国初年,这更是被视为严重违背道德,破坏伦理的事情。

不过说实话,民国时期那些年轻人的思想,比现在还开放不少呢。咱们中国人被封建那一套束缚得太久了,心里头那股子劲儿,早就憋坏了。压抑久了总得有个出口,大家就开始反弹了。等西方的东西传进来,年轻人那叫一个热血沸腾,对着封建礼教就是一顿猛冲,干啥都特带劲儿,毫不含糊。

要是你对民国历史感兴趣,就能瞅见,那时候名人之间的师生恋可比现在常见多了。特别是文化圈里的那些大咖,人家根本不在乎外界咋说,勇于面对各种压力,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毫不遮掩。

沈从文和张兆和,俩人都是作家,而且他们之间也是师生恋。说起来,沈从文比张兆和大8岁呢。

鲁迅和许广平之间,那是一段师生之间的情缘,他们年龄相差了整整17岁。

再说说大师徐悲鸿和孙多慈,他们俩是师生恋,岁数相差挺大,有18岁呢。而且那时候,徐悲鸿已经是有家的人了。

得说说,许广平和孙多慈两人啊,都是出在那种有文化、有学问的家庭里。往往这种家庭背景的孩子,反叛心还挺重。他们胆子大,敢跟封建的老一套对着干,对传统价值观不咋瞧得上,外界怎么看他们,他们也满不在乎。

鲁迅和许广平谈起恋爱来,他们可没觉得这事儿有啥不能说的,反倒是觉得挺正当的。两个人就在报纸上写文章,用那种比较隐晦的方式,秀起了恩爱。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这些家庭都是普通人家,家长心里头还是老观念,觉得儿子比女儿重要。别说家里条件不好,没法给女儿提供好教育,就算有条件,也不会优先考虑女儿。这样一来,女儿们就没机会受到好的教育,知识少了,见识短了,思想也保守了,根本不敢去想挑战那些老传统。

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还有西方思想的影响,让他们变得个性鲜明,行事果断,什么都敢尝试。

小时候的袁行恕,因为老妈的熏陶,特别迷古典文学。她身上那股子书卷气,真的挺浓的,一举一动都文文静静的,特别有气质,完全就是个听话的小姑娘。这样一来,周围的邻居没有一个不夸她的,真是走到哪儿都招人喜欢。

爸妈都是文化人,思想挺前卫的,从不觉得儿子就比女儿金贵。在闺女13岁那年,他们就决定把她送到北平一家很有名的私立学校去上学。他们的心愿就是,闺女以后能成为一个思想新潮、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

谁成想,闺女那“自由奔放”的劲儿有点过头,居然对自个儿的老师动了情,害得他们头疼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要是放在普通家庭里,一个13岁的女孩还没长开呢,毕竟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就是搁到现在,刚上初中的小姑娘也是啥都不懂,对恋爱这事儿没概念,早恋的情况也是极少数。

但话说回来,袁行恕出身官宦世家,家境优渥,吃得好住得好,营养自然跟得上。所以嘛,她比同龄的女孩子长得要快些,早熟一点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别的女孩子还在懵懂无知的时候,袁行恕心里头 already 有了那么点儿小情愫,悄悄开了窍。

在这个灿烂的年华里,突然碰到了一位知识渊博、诙谐风趣、帅气不羁的老师,发生点故事也就很正常了。

每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心里头都会暗暗描摹一个心中的偶像。要是哪天碰上个人,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和自己心里头想的那个人特别像,那原本平静的心就开始不淡定了,起了波澜。

少女的爱情热得发烫,简直让人上头,啥都不顾了。袁行恕心里全装满了陈致平,要是哪天没见到他,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一回家,她就跟丢了魂似的,干啥都提不起劲,感觉时间过得好慢,一天跟一年似的。

起初,她感觉这事挺不对劲,心里头对自己说:他毕竟是你老师,不能这样。她琢磨着要把这事儿忘掉,想把陈老师从脑袋里赶出去。但奇怪的是,一合上眼,全是他的身影;睁开眼,依然还是他。

袁行恕最终明白,那家伙已在她心里扎了根,要是硬把他拔掉,心肯定会疼得厉害,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所以,她鼓起勇气,挑了个下着小雨的周末,直接去了陈老师的办公室。

陈致平那会儿压根儿没往那方面琢磨,袁行恕推门而入时,他自然而然地以为,是学生来找他问功课的事儿。

“袁行恕,碰到啥棘手事儿啦?”陈致平抬眼一望,温和地问道。

没错,这个棘手问题还得靠您来解决。袁行恕腼腆地说道。

说着,她麻利地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塞给老师手里,紧接着嗖的一下转过身,大步流星地就走了,连头都没扭一下。陈致平接过信一看,这哪是学习上的事儿啊,分明是个爱情的小纠葛。

他手里拿着那封信,感觉就像拿到了少女热情似火的真情,一下子情绪激动,心里七上八下的。可是琢磨了半天,他最终还是鼓不起勇气去接受。

首先,我这学生才13岁大,心思还不成熟,我要是答应了,肯定会被人说闲话。再者,陈致平那时候过得挺不容易,手头紧得很。

陈致平老家在湖南衡阳,他老爹陈墨西那也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年轻时,陈墨西就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后来一路干到了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顾问,还兼职北伐第二军的政治顾问,跟黄克诚大将关系铁得很,两人算是忘年好友。

1927年,蒋介石搞了个四一二大行动,这让陈墨西吓得不行,他就说自己不干了,离开了军队和政府,跑到北平辅仁大学当起了老师。在学校里,他偷偷摸摸的,没跟人说自己已经有老婆孩子了,结果跟个学生好上了,两人还生了个孩子,取名叫陈致平。

陈致平他妈知道事情真相后,气得不轻,立马就跟陈墨西断了关系,带着孩子去了北平,那日子过得别提多苦了。没多久,陈墨西的正室老婆也没了,他又找了个姓许的姑娘,两人成了家。

陈致平心里明白妈妈的辛苦,他很乖巧,暗自发誓要混出点名堂,好好回报妈妈的养育。他琢磨着先教书挣钱,之后再出国进一步学习。要是现在就娶媳妇,那出国学习的事儿就得黄了。

所以他决定用温和的方式回绝,给袁行恕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劝她“专心学业,别乱琢磨”。他还在信里写道,“我要是真的答应了你,那反倒是害了你一辈子”。

但人就是这样,袁行恕偏偏越挫越勇,对陈致平愈发主动追击,干脆就直接赖在他的办公室里不走,完全不顾周围老师和同学的眼光。就连陈致平为了躲避她,跑到另一所学校任教,袁行恕也二话不说跟着转了学。

最让人心里暖洋洋的是,袁行恕直接在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对陈致平大胆表白:“我铁了心要嫁给你,你就算跑到地球另一头,也没用。”

碰到这么个倔强的姑娘,就算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恐怕也得动摇,更别提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陈致平了。

过了三年,袁行恕顺利考入了北平艺专,她立马去找了陈老师,眼神里带着期盼说:“你之前给我的那个保证,现在应该可以实现了吧。”

陈致平一听,心里头那股子情感就像洪水决堤,拦都拦不住。他一把搂住自己心爱的女孩,啥也不管了,就是一顿猛亲……

大家都说,真爱到最后总能在一起,看来这对恋人也要步入婚姻的围城了。可谁承想,好事往往来得不容易,前方还有难关挡着呢。最大的绊脚石,就是袁行恕的爸妈,他们觉得这门亲事太不匹配,两家门第不对等。这要传出去,老袁家的面子可往哪儿搁啊。

袁行恕的爸妈下了死命令,说要是她真跟那老师结婚,就别想再认他们做爸妈了。袁行恕一听,态度也挺坚决,直接回了一句:“要我不跟陈老师,那我宁可不要这条命了。”

她言出必行,真的开始不吃东西了。女儿那可是爸妈的心肝宝贝,谁能狠得下心眼看她日渐消瘦呢?最后,二老实在没办法,只好妥协了。可就在两边家长商量着要办婚礼那会儿,袁行恕的妈妈突然发现,闺女还是没啥胃口,吃得很少。

“妈已经点头同意你俩的婚事了,咋还不动筷子吃饭呢?”张仲芬母亲关切地问道。

“我其实不是不想吃东西,就是没啥胃口,吃啥都想往外吐。”袁行恕也是一脸困惑地说道。

家里这么多吃的喝的,你就没啥想尝尝的吗?

妈,我有点馋杏子了,还想尝尝杨梅,葡萄也行。

“大冬天的,去哪儿给你搞这些玩意儿?”张仲芬叹了口气说,“你这是专挑难题给我啊……”

说到这儿,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个念头,她这么爱吃酸的,不会是女儿有了身孕吧?

“你最近一次来那个是什么时候啊?”

“已经超过三个月了。”女儿说道。

你这也太让人惊讶了吧……

民国时期,学校里还没教生理知识,女孩子要是怀了孕,自己往往都蒙在鼓里。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避孕手段,情侣们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一旦怀上了,没办法,只能想办法把孩子打掉。

那时候,没结婚就怀孕可是件很丢人的事儿,就算到了七八十年代,还有女孩子因为这事儿想不开,选择了自杀。袁家那可是有名望的人家,结果婚礼上女儿挺着个大肚子,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所以,张仲芬下定决心跟女儿讲:“要结婚也行,但得先把孩子处理掉。”袁行恕自知理亏,听了妈妈的话,只能一个劲儿地点头答应。

陈致平他妈一听就不乐意了,眼瞅着就要抱上孙子了,你们居然说要把孩子打掉,这哪行得通啊。这可是我们陈家血脉,你们说得轻巧,哪有那么容易。

但陈母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明白这事不能直接找上门去讲,不然就是给亲家母难堪。所以她去找了医生,让医生帮忙转告给陈致平的未来岳母:“现在这个时候做人流,风险可大了,说不定孩子没了,大人也跟着遭殃。”

张仲芬一听就急了:“医生,那就别做流产了,我得要个小外孙呢。”

怀胎十个月,终于等到孩子出生那天,宝宝哇哇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助产士高声宣布:“是个健壮的小男孩。”全家人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

孩子出生后,袁行恕还直嚷嚷肚子疼,接生婆连忙凑到她跟前,心里嘀咕:“难道还有个没出来?”没想到,袁行恕真就又生了一个,这次是个小女孩。

陈致平可真是乐开了花,没想到袁行恕给他生了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取名为陈钰,女儿呢,就叫陈喆。

陈喆这个人,后来成了在华人世界里特别火的爱情小说作家,大家都叫她琼瑶。她写的小说特别多,每一本都很受欢迎。

自1963年长篇小说《窗外》问世爆火后,她红了整整六十年,到现在依然是当仁不让的“人气担当”,作品大多被拍成了热门电视剧和电影。这几十年,琼瑶剧一次次被翻拍,火遍了华人世界,从林青霞到赵丽颖,带火了一批又一批的“琼瑶女主”。

琼瑶小说里的爱情故事往往都情深意切,这或许跟她爸妈的爱情故事有关。

袁行恕生了孩子后,就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家庭和孩子的事情上,她的事业还没怎么开始,就直接停下了,真是挺遗憾的。要是她能继续发展事业,肯定能有所成就,毕竟她的姐妹们个个都很优秀。

袁行恕有个姐姐叫袁晓园,她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还是袁氏拼音方法的创造者。

袁静的妹妹,也就是她,是个写书的,写了本叫《新儿女英雄传》的书。

话说回来,袁行恕事业上或许没闯出大名堂,但她给大伙儿贡献了一位写言情小说特别多的作家,这辈子也算值了。

0 阅读:5
司马秘事

司马秘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