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不心疼你了?从你做这3件事开始,就错了

布谷妈妈 2022-12-03 21:22:43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她上初中的女儿,朋友一脸无奈。

她说有次女儿想吃红烧肉,她冒着大雨去菜市场买。买回来后生怕耽误时间,淋湿的头发都没来得及擦,就着急忙慌地做饭。

做红烧肉需要时间,并不是炒熟了就好。但女儿等得不耐烦,站在厨房门口连声抱怨:“你怎么这么慢啊,我都快饿死了。”

朋友虽然有些难受,但还是回答女儿:“再等会,马上就好。”

吃饭的时候,朋友觉得红烧肉做得不错,就多吃了两口。没想到女儿直接将菜放到自己面前,双手护住并一脸严肃地说:“你不能再吃了,这是我的。”

那一刻,朋友的心像针扎了般难受。她湿哒哒的头发、忙前忙后的身影,这些女儿通通没看见,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只有父母该付出的,却没看到父母该回报的。

那个小时候搂着妈妈撒娇,说永远爱妈妈、长大要给妈妈买好多好多东西的小宝贝,怎么长大后,突然就不心疼你了呢?

一: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不心疼你了?

有调查显示,27.8%的中小学生,不知道爸爸妈妈喜欢什么;几乎每一个中小学生,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却有33.3%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天。

很多孩子,把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应当,却很难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

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不心疼你了?从你对他做这3件事开始,就错了。

①习惯“听令”于孩子

布妞也会有这样的习惯,常对宝爸发号施令:“爸爸,我渴,给我拿水。”在她还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她确实不能自己倒水,我们也就帮忙做了。

可随着她慢慢长大,这样的命令却越来越多了:爸爸,给我拿鞋;妈妈,我没有筷子,给我拿一双;爸爸,把这本书放回去......

看着这个小小的人,却像一个大人般命令我们做这做那。我们意识到,这孩子产生了可以随意命令别人的错觉。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他不会做。而且,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就是照顾好他。

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我们错把自己当成了“保姆”,允许孩子直接发号施令。即便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也会不舒服,但父母的天性,会驱使我们依然照做。

②过分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出生后,我们作为大人,就会自觉将自己的需求让步,而首先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即便孩子长大,我们也没有意识到,他的有些需求,是过分的。

比如爷爷想看会电视,但孙子也要看,爷爷就得让步;孩子想吃什么,哪怕绕再远的路、跑好几个地方,爸爸也得办到;孩子提要求,爸妈觉得不合理不同意,孩子一发脾气,家人马上答应。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觉得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都得让步于他。

③很少让孩子分享

父母的伟大之处,就是太无私。

“爸爸,这个苹果真好吃,你也尝一口吧。”

不,爸爸不吃,你都吃了吧。

“妈妈,给你一块饼干。”

不,留着宝宝吃吧,妈妈不吃。

“妈妈,这个虾真是太好吃啦,你怎么不吃啊?”

你喜欢吃就都给你吃,妈妈吃别的。

我们无私地谦让,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一个人。他当下能多享受一些,但也可能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就全部归我所有,别人不能拿。”

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自私的性格,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当我们总以孩子为中心,把他当“王子”“公主”般伺候。时间一长,他就真的找到了“当王子/公主”的感觉,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你的需求。

慢慢的,他也就不懂得心疼你了。

二:怎样让孩子懂得心疼人?

6岁前的孩子,他的思维能力有限,难以理解因果联系。所以,他常会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别人的需求。这是他们的发育特点,并不是真的“自私”。

但如果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引导孩子去体会别人的感受、看到他人的存在,那孩子很容易就形成“自我”的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

等这种习惯和方式一定型,那么,他将来就真的眼里只有自己,而不懂得心疼你了。

所以,我们平时在养育孩子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视同仁

当孩子到了2岁左右,我们就不能再把他当一个小婴儿看待了。家里的吃穿用度,应一视同仁,而不要特殊对待。

比如吃的,大家都可以一起吃,而不是只有孩子才能吃,或者孩子吃剩下了大人才吃。

当孩子发现,自己在家里和其他人的待遇是一样时,他就会慢慢消除“自我中心”的意识,不会凡事总先想着自己。

✔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当将家庭成员一视同仁后,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很多要求是不合理的。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坚定地拒绝。

比如孩子想吃某样零食,但外面下大雨,我们不能出去,那就只能下次再说。而不是他哭一哭闹一闹,我们就心软,跑遍全城也给他买到。或者每个人都有看电视的权利,而不是他喜欢就能独占。

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被明确拒绝、且知道被拒绝的原因后,他就能慢慢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去理解他人了。

✔一起做家务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不仅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手的精细动作,他还能在劳动中,明白自己也是家的一份子,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回报。

而且,能为家庭做贡献的孩子,价值感会更高,也更愿意去体谅别人、替他人着想。

所以,能承担家务的孩子,责任感会更强,也更能懂得父母的不易和辛苦,长大更愿意体谅和关心父母。

✔多分享

如今的生活物资丰富,但孩子却缺少谦让的机会。

我们除了在家里要引导孩子多分享,在外也要鼓励他与别的小朋友多交换、分享零食玩具。

可以多和孩子谈谈别人的感受:

爸爸也喜欢吃这个饼干,如果你一个人全吃了,他会是什么感受?

你玩这个秋千已经很久了,你看那个小朋友一直在旁边等着,但你就是不下来,他是什么感觉?

你有一个娃娃,她有一辆平衡车,如果你愿意和她换着玩,你就能玩两个玩具了对不对?

引导孩子去看到别人的感受,他就能更理解别人,也愿意去多体谅他人。

不以自己为中心、愿意分享和承担责任的孩子,他慢慢就能长成一个体贴、温暖的人。即便长大,他也会像小时候那样,懂得心疼你~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17 阅读:9109
评论列表
  • 2022-12-05 13:46

    所以一个都别生,生了也是添堵[得瑟]

  • 2023-01-28 14:42

    对的,严格教育

  • 2023-02-01 20:15

    我是给我老妈压得死死的可怜份子,30岁了工资还要上交,买点她不允许我吃的正常零食还要偷偷藏着,被发现了会被骂死[哭哭][哭哭][哭哭]

    用户17xxx10 回复:
    天 你得反抗 30岁了又不是3岁
    河清海晏山雨空明 回复:
    我也很抱歉,可能我理解不了你的情感吧,我从小就非常倔,非常能坚持自己的主见,就算当时迫于压力区服了,但是我内心里还是会坚持我的想法,的确不能理解怎么会离不开妈妈,我很多时候会感觉自己很凉薄,我没了谁都可以活,就像地球不会因为没了谁就不转了
  • 2023-02-02 03:39

    文章不错。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