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为什么会落败?梁宏达这句话一针见血,解释了真正原因

趣史汇 2021-03-03 21:14:53

倘若谈及国学,《论语》是必讲不可的一本著作。它是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各朝代奉为圭臬的圣人学说。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律法修订,又或者是平民的行为规范,都以《论语》为准则。

在近代有一个人,世人对其褒贬不一,她就是于丹。一个对国学的传播确实有一些贡献的人,但是因为自身的原因,遭万千学子唾弃。

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学识渊博,对国学也颇有研究。当她将束之高阁的《论语》进行自己的理解,并将它传递给大众的时候,人们争相追捧她,称她为当代的“国学大师”。

这样的殊荣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他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瞩的。

于丹有才无德

那么同样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于丹为何被万千学子唾弃呢?其中之一的原因便是有才无德。“于丹是一个书理通,但道理不通的文化人”,这是梁宏达的评价。

世上这样的人很多,有才能的人并不意味着品德高尚,但是有才无德的人注定走的不长远。在于丹大火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些令大众对她不满的事情。

她是一位老师,教书育人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责任。但是当学生向于丹求助的时候,于丹无情地拒绝了,并且从未对那位学生有过关注。

这不应该是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作风,又何况那位学生患有抑郁症。她求助于丹,一方面是对生活的无计可施,而另一方面,是对于丹的信任。但是于丹辜负了这位女同学,最后这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同学,无法从生活的恶意中走出来,选择了跳楼自杀。

抑郁症患者最终走向自杀

《论语》教导人们要仁爱,于丹作为国学的宣传者,不可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她却与圣人名言背道而驰,不仅仅是对生命的不尊敬与漠视,更是显现出她品德上的问题。

她本可以救下一个女同学,然而,于丹拒绝了。那她还有什么资格讲解《论语》?又凭什么传播国学?人可以无才,但是不能无德。有才无德的人,非但令人厌恶,还是极其危险的存在。

她品德上的缺陷还体现在身边人的态度上,那时候正是鸡汤盛行。而于丹正是其中代表,她引导人们要和论语中所讲的那般,互相尊重,发扬仁爱的精神。

但是她本人呢,据于丹身边的人讲述。于丹不仅仅对同事、秘书等人的要求过分苛责,还喜欢耍大牌,对身旁的人颐指气使,随意呵责。

这和她在银幕和演讲时的形象判若两人,当这一切公之于众之时,人们便再也不会对她追捧。一个表里不一,品德败坏的人,是不会有人喜欢的。

更何况于丹讲述的是国学,自身的身份是大学教授,是身为人师的。这样的道德素养,除了令人厌弃,再无其他。

百家讲坛中的于丹沉迷市场带来的名利

自于丹出名后,各大商家都争相和她合作。毫无意外,这其中有着令人眼红的利益。于丹也正是在这样的钱财的诱惑下,一步步踏入深渊,也显露出她本来的面目。

梁宏达也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过,于丹的失败,很大原因是她将自己“嫁”给了市场。市场是什么呢?是大众需求的东西,是能够带来名利的存在。

但是它是时刻都在变化的,它是一柄双刃剑,稍有不慎,会伤到自身。那她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引得众多学子联合抵制呢?

最为广知的便是《百家讲坛》栏目,这档节目有两个有很名气的人,一个是于丹,而另一个则是易中天。但是于丹只为了名利而去做节目,而忽略了自身知识的精进,也犯过不少常识性的错误。

例如在一次演讲上,当她讲述卢生被贬陕州时,不假思索地说陕州即是现在的陕西。这令观众对她的水平不禁产生了深深地怀疑,古时候的陕州是现在的河南省三门峡市,而现在的陕西在古时候属于雍州。

身着黑丝短裙的于丹与昆曲格格不入

很显然,于丹的本身学识并不够水平,也不够为大众解答相关的故事。反观易中天,他不仅熟知各大名著经典,而且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而且能将故事讲得有趣。由此观之,高下立判。

在不断膨胀的名利的引诱之下,于丹似乎已经忘记了她身为学者,频频出现在各种商业活动中。

甚至在2012年,北大邀请于丹参加昆曲演出,并做一个简单的演讲。然而令所有人费解的是,本是国学昆曲的演出,于丹却以浓妆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

非但如此,她还穿着与场合不符的高跟鞋和黑丝短裙。在一众著名戏曲名家之中,显得十分突兀,但更多的是显露出她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她的行为,说明于丹已经被市场带给她的名利侵蚀,迷失了原本的方向。一个学者,应该是严谨本分的态度,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应当尊敬祖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于丹为什么会落败?梁宏达这句话一针见血,解释了真正原因。名与利素来是天下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无论是饱读诗书、精研圣人之道的儒生,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都逃不开名利的束缚。

当然,于丹也没能克制住对名利的向往,她的贪欲打败了她自己,造就了她的失败。一个醉心于钱财和好名声的人,注定堕入深渊。

于丹的落败还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只专心于才能,自身品德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倘若一个人表里不一,非但走不长远,甚至是社会的一大危害。

3 阅读:2108

评论列表

白泽来了

白泽来了

36
2021-03-04 04:20

满口道德文章

用户82xxx64

用户82xxx64

10
2021-03-05 16:45

学术混子

用户17xxx64

用户17xxx64

6
2021-03-07 21:07

利己老师!教啥东西!

魂祈梦请

魂祈梦请

2
2021-03-05 13:56

虚伪二字人类专属,那个朱主持或许染指,细思恐极,嘴巴擦干净便是谦谦君子。

韩式助屋

韩式助屋

2021-03-27 20:48

那些年百家讲坛可真火,现在早就淡下来了。好些东西都是这样,开始大家都趋之若鹜,后来发现就一般吧,蒙人的。于丹老师说教性太重了。心灵鸡汤呗。

趣史汇

趣史汇

仅是一闲云野鹤之士,隐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