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批评了!专家的瞎建议遭全面抵制,网友:不会建议就闭嘴!

橙成谈体育 2023-04-17 16:11:35

专家:“雇佣童工是一种违法行为,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让他们付费上班啊!”

网上像这种离谱专家越来越多,对此央视辣评到“希望他们在想清楚之后再提建议。”

大多数网友也建议道“我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

官媒批评当代“砖家”

以往专家是对人的一种敬畏的称呼,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相关领域内的知识储备量是非常惊人的。现在却成为了被痛批的“砖家”。如今时代的飞快发展,往日以书信报纸等为传播主要途径的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多以视频和自媒体在飞快传播。

当下百姓的获取信息渠道不再如往常一样单一,在网络上随便一搜便可获得大量的所需信息。这也导致许多自诩为“专家”的学者如“雨后春笋一样频频冒出”。不知从何处“道听途说”一点相关的信息,不需要切身的去体验,观察和感悟,就开始在互联网上肆意发表言论。

以往专家说话是十分具有可信度的,如今许多专家提出的言论不仅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甚至引人捧腹大笑。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能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提出建议。

诸如“国内家庭平均300万资产很常见,谁家没有50万现金?”“房价太高是因百姓手里钱太多。”“农民不能再使用机械收割庄稼,机械会污染环境。”“中国贫富差距越大越好!”的离谱言论层出不穷。

一般国家媒体作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官方发言,一般对于社会事件是不会去评判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出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建议,在网上引起巨大的节奏和娱乐。这样的情况下,官媒也不得不亲自下场,进行公开的点评。

官媒面对这种现象提出非常明确的观点“不管你是哪一个领域的内行人,都应该坚定的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提出具有建设性质的提议,更应该对自己提出的言论负责。”正因如今所谓专家的“疯言疯语”才导致官媒不得不坐视不管。

事实也证明了这些专家并没有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和观点。甚至没有站在人民和我国的态度立场上看待问题,只是盲目的照搬国外的提议,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公信力,有损国家的形象。这和我国制度是严重背道而驰的。

正因如此,官媒才会亲自下场批评要求停止他们不恰当的建议和言论。事实上这也向我们充分的证明了官方的态度。并不是所有的高学历或高职称的人都可以被称为“专家”。

不喜“砖家”的主要因素

如此脱离实际,不遗余力的要成为“挑梁小丑”这些专家是为了什么?宁愿冒着违背国家和人民的立场哗众取宠?

网友抵触专家是有原因的。言论和建议严重的脱离实际只是其中之一,以前被父母教育,现在可以自己做主了又被专家指指点点,网友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某些势力或个人真的把这些离谱言论当真,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做出欺压同胞,给同胞增加的痛苦和烦恼上而乐此不疲。

第二个主要因素是网友有了更高的信息鉴别能力。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当代年轻人具有了信息渠道广,知识储备量高等能力,不再如以前一样盲目的听从。而是加入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取长补短。

第三个原因是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的巨大。在听到专家提出增加压力,不思考社会现状的问题时常常给人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让人非常无语。当代年轻人不仅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还面对家庭因素的问题。

当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再结婚之后往往要照护两个家庭。不像以往子嗣成群,一堆人只需要赡养2位老人。还有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年轻人只能不断地为生活忙碌,丝毫不敢停留半分。还有多少人记得你儿时的梦想是什么呐?

我们应当抱有警惕心里

“18岁就能结婚生子”;“66到79岁仍然是中年人,应该让他们在就业”;“自行车是导致空气污染的最大原因”;甚至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付费上班”的意见。

我们应当对此类专家的言论抱有一定的警惕。目前就有一部分人愿意为“付费上班”站队。鼓励这种行为。谁上班不是为了挣钱?如今还要倒贴钱给公司,一边为公司辛勤付出,一边给公司钱,图什么?可笑的是我国的市场上已经有了这种迹象。

父母含辛茹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培养一名大学生是为什么?为的不就是孩子没将来不用过他们的苦日子,为孩子谋出路,挣大钱。现在要倒贴钱,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这和学手艺,当学徒是不一样的。学手艺是师傅们倾尽全力的教导毕生所学,是自己愿意为了获得一技之长甘愿付出的代价。付费上班呢?干多久才能懂点皮毛,根本不会有专业的人去教导,公司始终是以盈利的最终目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此问题的主要核心,真正为人民为国家的专家学者都夜以继日的奋斗在工作的一线,他们哪里有时间上网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些离谱的专家是只知道在办公室内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家伙。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博眼球;博流量;博出位罢了。毕竟“黑粉也是粉”。

只要有流量,有粉这些专家就有能力去变现。那么你们觉得他们只真有问题还是知识匮乏呐?

总结:

以前专家往往代表了一个行业的精英人群,是具有褒义的词汇。近几年出现的部分专家发表的奇葩言论,越来越多。玷污了“专家”一词的清誉,也动摇的专家就是权威的底线。

让专家一词回到其应有的含义和高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事情。以后再遇见此类事件,希望大家可以明辨是非,不要做那个“被人牵着鼻子的牛”。对此行为我们应该坚决的抵制。年轻人现状的压力已经足够巨大了,我认为专家应该去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压力的提议,而不是不顾人们死活,胡乱带节奏。

网友:这是典型的给国家摸黑,难道国家就不管一管吗,眼看着自己的公信力被这帮家伙们一点一点的消耗殆尽

网友:现在的有些所谓的专家都是半人半仙的成在,又怎么成专家的??

网友:那个建议汽油价格上涨十倍的肯定是坐公车的

0 阅读:381

评论列表

第六元素

第六元素

2
2023-04-17 18:26

把这些土砖家,都拉去缅北割嘎腰子去,看它还赶胡吃胡吹,!

用户16xxx92

用户16xxx92

2
2023-04-18 07:44

砖家是狗,狗都绕着走。

五味子

五味子

2023-04-18 05:52

中国现在的和将来的人口危机就是听了某个砖家的建议弄的!

188066xxx

188066xxx

2023-04-17 23:39

把“专家”玩成了贬义词,这是创新吗?

锐森装饰

锐森装饰

2023-04-19 18:30

封号才是最合理的处罚

橙成谈体育

橙成谈体育

每日分享体圈动态,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