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外来人口中,一直以苏北人为多数,现在安徽等地也占较大比例,但建国前的外来人口基本以苏北人为主。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淮河泛滥,百年不遇的洪水席卷了整个苏北平原。几百万背脊朝地,向土地刨食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园,为了活命,只能携家带口来到苏南,开始在无锡走街穿巷,一些难民用筷子打饭碗唱些江淮小调。多数难民则在无锡找到了清道夫、黄包车夫、饭店堂馆、码头搬运工、缫丝厂女工等苦、脏、累的工作。虽说身心劳累、报酬菲薄,但比十年九灾的家乡已是好多了,吃口饱饭还是没有问题的。
无锡米市老照片
辛苦之余的移民们难抑思乡之情,于是,看家乡戏便成了最好的精神慰藉。而淮剧,以前称江淮戏,盐淮戏,无锡人称江北戏,最早在苏北是一种没有剧情的小唱,流行于盐城、阜宁、淮阴等地,逢过年过节、祭祀、庙会、赶集时演唱。刚开始时,服饰只是农民在平时衣服上略加装饰,以柳枝作马,以门闩当剑,三五成群,敲锣打鼓,相互接唱,到了无锡以后,就到苏北老乡聚居处的茶馆唱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蓝桥会》、《探寒窑》等,之后逐步发展到有角色的大戏,生旦净丑都有,有《三女抢板》、《秦香莲》等。
淮剧《秦香莲》
三星戏馆位于北塘三里桥米事附近,搬运工人很多,还有人力车夫、船户等,他们到正规大戏院看京戏怕票价高,听无锡滩簧(锡剧)又不易听懂,而听淮剧,一是闹猛,而是风趣幽默,淮剧还有爬杆、滚灯、挑担、飞叉等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没有的,看起来非常过瘾。
三星戏馆是当时无锡专演淮剧的大戏码头,当时淮剧四大名旦谢长钰、梁广友等都到这里来演出,由于票价低廉,曲目又是家乡的传统老戏,吸引了不少移居无锡的苏北观众,如住在西门龙船浜、李家浜,北门周山浜等苏北人聚居地的观众,常常风雨无阻,不顾路远前来看戏。淮剧的另一个特点是唱词十分幽默有趣。如《秦香莲》中的一段唱词,与一位家庭主妇骂街并无多大差别,但听后却感到十分的有趣和优雅:
“把你比作天,不见日月星。把你比作地,五谷没收成。把你比作君,坑害众黎民。把你比作臣,不能保乾坤。把你比作父,不认二娇生。把你比作子,不孝二双亲。把你比作禽,无翅又无翎。把你比作兽,毛也没一根。你天不天,地不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禽不禽,兽不兽,衣冠禽兽你也不差半分毫。”
上面一段话如果用盐城、淮安一带的方言念起来,则更有一番韵味,难怪当时的无锡人弄不懂,三星戏馆怎么会常常客满,生意十分看好。
三星戏院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