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夏天刚开始那会儿,张力雄已经在北京的招待所里待了满满两年了,工作还是没啥着落。这天,他跟平常一样,到院子里溜达溜达,想散散心,解解闷。就在这时,楼上飘来了个既耳熟又感觉好久没听到的声音:
“老张啊!”
张力雄一下子呆住了,这么多年,敢这样称呼他的,也就皮定均一个。他赶忙扭过头往楼上瞅,一看还真是这位好久没见的老伙计。
张力雄和皮定均头一回搭档工作,得追溯到32年前了。那时候,林南战役的硝烟刚散去,七分区紧接着就组建了起来。皮定均挑起了司令员的大梁,而张力雄呢,则成了政治部主任。在接下来的一年多光景里,他俩联手指挥了大大小小三百多场战斗,愣是打下了豫北一块几十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
在激烈的战场上,皮定均和张力雄并肩作战,他们的关系也在战火中日益深厚,成为了真挚的朋友。
1944年那会儿,上级安排皮定均去豫西那边,任务是建个抗日根据地。要走之前,皮定均打算把自个儿手头那唯一一部电话机送给张力雄。可张力雄硬是不肯要,他心里明白,皮定均在战场上指挥战斗,少了这电话机可万万不行。
皮定均想给张力雄送礼,但张力雄一直推脱不要。后来,皮定均换了个方式,送给张力雄一架来自德国的望远镜。张力雄收到后,非常珍视,一直好好收藏着。
没过多久,张力雄被调到了河南军区,再次获得了和皮定均一起打仗的机会。在牛山那场激烈的战斗中,皮定均和张力雄不顾危险,直接冲到了战场最前沿,亲自指挥。结果只用了短短40分钟,他们就把敌人的一个团给全部消灭了。
尽管他俩的行为后来遭到了军区领导的严厉批评,不过他俩心里还是乐开了花。
抗战打赢后,中原军区就建了起来,皮定均当上了第一纵队第一旅的旅长,而张力雄呢,他成了第三旅的政委。这两个旅啊,都是中原军区的顶梁柱。
蒋介石调动了三十万大军,对中原军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围攻。接到中央的命令后,中原军区着手准备突围计划。为了让主力部队和核心机构能顺利撤离,军区领导层只能狠下心,采取“牺牲小部分,保全大局”的策略。他们派出了第一纵队的第一旅来担任掩护任务,并且指示他们在完成掩护后,自行选择突围的路线。
皮定均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毫无退缩。可军区司令王树声却往最坏的方向考虑,吩咐第一旅的领导们各自备上一套便装。
第一旅七千多人得挡住敌军三十万兵马,张力雄心里明白,这一仗凶险得很。战斗部署完事儿后,张力雄叫住了皮定均,两人眼里泛着泪光,使劲儿抱了抱,互相打气说,无论如何都要杀出条血路。要走的时候,他们各自在对方的本子上写了句话留念:
活着的人得给去世的献上花环,举办缅怀仪式。
后来,皮定均带着第一旅快速行动,连着三天跟敌人对着干,让主力部队有机会冲了出去。接着,皮定均又带着队伍跟敌人兜圈子,二十多天里跑了三个省,打了二十多仗,总算是甩掉了敌人的追赶包围。最后,他们五千人一个不少地跟华中军区的队伍碰头了。
这次战斗深深震撼了毛主席,正因如此,他特别破例,亲自批准了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决定。
新中国一建立,皮定均就去福建当上了军区副司令,而张力雄呢,则成了十三军的政委。他俩一个在祖国东南,一个在西南,从此见面的机会就少得可怜。后来,赶上那十年的动荡岁月,张力雄被安排到农场劳动,一干就是快三年。等好不容易回到北京,工作却迟迟没着落。
1975年的时候,张力雄在总参的休息地方又一次碰到了皮定均,皮定均这次是来北京参加会议的。张力雄逮着这个机会,把这么多年压在心里的不痛快都跟皮定均说了。皮定均一听张力雄的经历,气就不打一处来,但他还是强忍着,问张力雄以后工作有啥打算。
张力雄摆了摆手,苦笑说:“我现在这副模样,哪还有人敢收留,我自己也不敢轻易许诺啊。”皮定均一听,猛地一拍桌子,豪气干云地说:“怕啥!我敢收!你是咱们的老红军,我清楚你的底细,党也清楚你的为人。”
八载光阴过去,张力雄头一回听见这样的话,心里头激动得不行,眼眶都湿润了。
张力雄来自福建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他11岁那年,家里实在没钱,只好让他去当地的纸厂做小孩工。到了16岁,张力雄的人生有了转折,他头一回遇见了红军队伍,心里头就种下了一颗想要加入红军的种子。
那一年,张力雄入了共青团的大门,没隔多久,他又迈进了共产党的行列。
1932年那会儿,中央说要扩大红军队伍,张力雄一听就立马报了名,后来被选去红军学校深造。就这么几个月的学习,给张力雄的整个军旅生涯打了个好底子。学完出来,张力雄就被派到了红军第34师,当上了连指导员,还头一回有了自己的手枪。
1934年那会儿,张力雄正在闽西北忙着打仗,突然接到命令,说让他去瑞金参加个会议,还给了他张票,能去参加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一听说毛主席也要来,张力雄心里那个激动啊,早早就跑到会场,想着挑个好位置,离主席近点儿。可到了那儿一问,才知道像他这样的列席代表,只能乖乖坐到最后一排去。
张力雄为了能见毛主席一面,会议快收尾时,他就守在大门边等着。一看到毛主席从会场出来,他立马快步上前,给毛主席认认真真地敬了个军礼。毛主席面带笑容地问了问张力雄的一些个人事儿,听说他来自才溪乡,毛主席立马乐呵地说:
我明白,我明白。才溪可是个标兵乡!你得努力成为标兵才行!”
这次跟毛主席简短的聊天,张力雄印象特别深刻,从那以后,他就一直拿“模范”的尺子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
1934年那会儿,中央红军没办法,只能踏上漫漫长征路。张力雄呢,他一直跟着部队走在最后,给主力部队保驾护航,确保他们能顺利北上。等他们过草地时,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前面的部队早把野菜挖了个遍。这时候,张力雄就站出来,让大家把枪上的皮带啊,还有牛皮斗篷啥的都贡献出来,他自己也是,二话不说就把皮腰带解了下来。
张力雄手上那条皮腰带,其实是寻怀洲以前送给他的一个留念物品。为了能让大伙顺利走出草地,尽管心里头万分不愿意,张力雄还是果断决定,把这条皮带拿出来给大家用。
有这么一位老红军,他走过了长征那段艰难岁月。可没想到,过了几十年,竟然有人说他“人品不行”。
那天晚上跟张力雄碰了面之后,皮定均立马给总政打了个电话,说想让张力雄去福州军区。后来总政的头儿和皮定均商量了下,觉得还是让张力雄去江西更好些,那边工作不那么累,生活上也能少些烦心事。
在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里,皮定均频繁致电张力雄,俩人反复探讨当前的状况。皮定均直接叮嘱张力雄,让他务必把省委的工作做到位,保证部队不出乱子。
1976年夏天7月份,张力雄去了福州开会。到了晚上看电影那会儿,按理说,按照他的职位高低,得坐在后面点的位置。不过皮定均非得让他跟自己一块儿坐到第一排去,两个人还手挽着手,低着头悄悄聊了一宿。
皮定均对张力雄说,他明天得去处理三军的联合演练事务,紧接着还得赶往北京,参加朱老总的葬礼。他吩咐张力雄,趁这个机会回老家探望一下,所有的事情他都已替张力雄打点好了。张力雄明白皮定均刚做完眼睛的手术,所以反复提醒他要多加小心。
电影放完,皮定均准备上电梯时,反复跟张力雄说,回老家路上得小心点儿。张力雄心里头特别感谢老战友想得这么全面,可他压根儿没想到,这会是皮定均和他最后一次见面。
第二天一早,62岁的皮定均在去演习场地的路上不幸遇到了飞机失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那会儿,张力雄正开着会呢,一听到这坏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他踉踉跄跄地回到住的地方,抱着头,眼泪不停地往下流。
皮定钧的追思会日子定下来以后,江西军区师级以上的领导都接到了参加的通知。张力雄眼看就要出发了,结果碰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把去福州的铁路给冲断了。张力雄二话不说,直接决定改走公路。他马不停蹄地赶了两天一夜,终于到了福州。杨成武一看到张力雄,立马就说:
你们总算是到了,我差点儿以为得再办一场送别仪式了呢!
在告别仪式上,张力雄亲自把花圈放到了皮定均的灵位前,实现了他多年前在笔记本里写下的承诺。他看着皮定均的照片,眼泪止不住地流:“定均啊,你走得太早了,这对我们部队来说,真的是个大大的遗憾啊……”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