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郭宸)“从没想过自己能给省一级的法规提建议,我感到很荣幸!”2月20日,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学生张宇告诉记者。当天,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乌兰率立法调研组在衡南县第九中学召开法规意见征求座谈会,8名学生代表受邀与调研组面对面,给《湖南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若干规定(草案)》提意见建议。
8名学生代表分别来自高中、初中、中专,他们立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我是一名留守儿童,只有过年时才能跟父母在一起,希望法规能规定父母多回家,或者多打电话也行,陪陪我们。”衡南一中初二学生冯同学提出自己的建议。还有同学提出,家庭关爱的缺失,给自己带来了情感上的孤独,希望法规能对家长的责任作出更明确的规定。衡南县泉溪中学初三学生黄同学建议草案第十五条增加“家长应减少语言暴力”的规定,“因为对一些敏感的孩子来说,语言暴力可能比肢体暴力伤害更大。”
“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还有什么期待吗?”调研组的同志关切询问。
“我们学校有3000多名学生,可心理老师只有两三个。”来自衡南县职业中专的贺家琼同学希望,法规能对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配比作出规定,让同学们更容易获得心理咨询服务。还有同学表示,仅要求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场所可能不够,还要在学校中设置一些宣泄场所,让大家的压力释放出来。
“8位同学讲得非常好!”调研组坦言,会前担心学生面对调研组不敢开口,讲不出什么内容,但座谈的成果大大超出预期,同学们从自身出发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这一法规出台后,关乎每一名学生的切身利益。”调研组表示,直接听取学生的心声,就是坚持“开门立法”,让大家充分参与立法环节,提升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会后将认真研究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法规草案进行完善。
“调研组认真对待同学们的看法,让大家感到很受尊重。”张宇告诉记者,接到会议通知后,大家认真阅读了法规草案,进行了深入思考。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同样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贡献出来。
【短评】
既是意见征求会,又是鲜活民主课
郭宸
把座谈会开进学校,向中学生征求立法意见,这样的做法不多见。
谈起立法,人们往往认为是法律学者、专家教授、领导干部的“专属活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却直接将征求立法意见的座谈会开进了中学,邀请十几岁的中学生为法规提意见建议,彰显了立法为民的理念。
我国坚持“开门立法”,广泛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诚然,中学生可能还不太懂得什么是“法言法语”,提出的意见也未必会被全部采纳,但一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法规,缺少了学生的视角,必然不会完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应该相信他们的洞见力。
同学们的表现也值得点赞:认真对待发言机会、充分做好发言准备,尽管表达中还透着青涩,讲出心里话、讲出真问题,便是为立法作了贡献。
有同学表示,未来还想为立法提出意见建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悄种下。一场法规意见征求座谈会,又何尝不是一堂鲜活的民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