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满门忠烈的富察家族都出了哪些名人?(3)

冬寒阅览趣事 2025-03-26 18:37:09

续 乾隆时期 满门忠烈的富察家族 都出了哪些名人?(2)

二、富察家族第四代

富察家族前三代处于开创时期,没有太多可以介绍。

下面从富察家族第四代开始介绍。

富察家族第四代共有四人:马斯喀、马齐、马武、李荣保,分别为米思翰的长子、次子、三子、四子。

这四人都有必要一一介绍。

1、马斯喀

富察·马斯喀(?—1704年)是康熙年代著名将领。

(1)生平经历

早期任职:

马斯喀初授侍卫兼佐领。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自护军参领升任武备院卿;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迁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不久后擢升为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兼管火器营,官居一品。

征战经历: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马斯喀率镶黄旗鸟枪兵参与作战,在克鲁伦河战役中,建议进逼敌营,被康熙帝采纳。噶尔丹败退后,被授予平北大将军,率军至巴颜乌兰。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授昭武将军,移师驻宁夏,后与费扬古会师,追击伊拉古克三胡图克图至摩该图,未能追及,因追剿迟缓被降职,但仍留任内务府总管及佐领。

后期任职及去世: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任镶白旗蒙古都统;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去世,朝廷赐予白金千两,并派遣内大臣奠茶酒,皇子送葬,赐祭葬,谥“襄贞”。

谥号带“襄”,说明是有军功的。

(2)主要功绩

在征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战功,他率镶黄旗鸟枪兵出征,在克鲁伦河战役中提出正确建议,促使康熙帝进逼敌营,使得噶尔丹惊遁,后又被授平北大将军,率军追击噶尔丹,收纳其降将,为平定噶尔丹之乱作出重要贡献。

富察·马斯喀任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镶白旗蒙古都统等职务,都属于一品官员, 被授予平北大将军,这可是高职务了,在清代,这职务可比总督、巡抚等级别要高。

2、富察.马齐

马齐这个有得说道说道。

先说一个有趣的事:康熙帝与富察·马齐打过架。

事情的经过如下: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在朝堂上,康熙帝因不满马齐在推举太子一事上支持八阿哥胤禩,与自己的意愿相悖(康熙帝想继续让废太子胤礽当太子,但又下不了面子,就让大臣商议想继续推荐废太子胤礽当太子),而当众责骂马齐,甚至翻出其家族旧事。马齐忍不住回怼,康熙大怒,从龙椅上冲下来与马齐扭打在一起,马齐奋力挣脱后拂袖而去。

富察·马武是马齐的弟弟,他并未参与和康熙的打架事件。不过,康熙在盛怒之下曾下令要绞杀马武,但后来康熙冷静下来,没有对马齐及其家族进行严厉惩处。

所以这件事就成为了笑谈。

从这件事来说,说明马齐的地位比较高,事后康熙帝也没有追究马齐及其家族。

富察.马齐,二等伯,身历四朝,三朝宰相,88岁病逝,是一个高寿之人。

富察.马齐简介:

富察·马齐(1652—1739)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朝的大臣。

家族背景:

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顺治朝内大臣哈什屯之孙,康熙朝户部尚书米思翰的次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

仕途经历:

康熙八年(1669年),由荫生授为工部员外郎。此后历任工部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山西布政使等职。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升任山西巡抚,政绩卓著。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秉公核查湖广巡抚张汧不法,擢升为左都御史。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议让汉官参与与沙俄的边界谈判使团,谈判档案兼用汉字书写,为《尼布楚条约》保存了汉文文本。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位列议政大臣。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任武英殿大学士,一品官员。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谋立胤禩被革职罢官(也就是康熙与马齐打架的事),不久后起用,管理与沙俄的商贸、外交事务以及担任内务府总管等职。

雍正继位后,担任总理事务王大臣、圣祖实录监修总裁官以及保和殿大学士等,晋为二等伯,加太子太傅。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因疾乞休,以原品致仕。

乾隆四年(1739年)五月逝世,享年八十八岁,谥“文穆”。

乾隆十五年(1750年),追加封号曰敦惠,七月,入祀贤良祠。

主要功绩:

在政治上,他办事干练,在多个重要职位上都有出色表现,参与了许多重大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如协助康熙帝处理政务、参与平定噶尔丹叛乱等。

在外交上,他关于汉官参与谈判及使用汉字书写档案的建议,对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

《清史稿》评价他与佟国维在举荐胤禩一事上,皆非出本心,从而得到了康熙与雍正的谅解,其家族后嗣也得到了优待。

3、富察.马武

马武没有其兄马齐地位高,也没有其兄寿命长,马齐活了88岁,1739年才去世,而马武1726年就去世了。

马武履历相当要简单些。 富察·马武出生年月不详。

仕途经历:

初授侍卫,兼管佐领。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以一等侍卫身份与学士开音布奉命阅视中河。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兄马齐推举允禩为太子被牵连革职,后复职。

康熙五十年(1711年),任内务府总管。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任镶白旗蒙古都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任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雍正四年(1726年),任册封怡亲王副使,同年去世,授三等阿达哈哈番。

马武没有什么军功。

人物评价:

马武侍奉康熙五十余年,朝夕不离左右,恪恭谨慎,圣祖康熙对其颇为眷顾。

雍正帝曾评价他“生平胸怀坦白,情性和平”,因其年齿最高、效力最久,对他加恩眷,在其病重时屡次降旨欲亲身前往看视,并命皇子、亲王前往代朕看视,赐祭葬,谥“勤恪”。

4、李荣保

富察·李荣保(1674年—1723年),满洲镶黄旗人,是清初重臣米思翰之子,活了50岁。他是富察皇后的父亲,就凭这一条就很牛。

仕途经历:

他袭世职,兼管牛彔,在官场逐步升迁,官至察哈尔总管,后因故被革职。

家族关系:

父亲是米思翰,母亲为穆起觉罗氏和博尔济吉特氏。妻子是红带子觉罗氏。

兄长有马斯喀、马齐、马武等。

他有九子二女,九子分别是广成、傅清、傅宁、傅文、傅宽、傅新、傅玉、傅谦、傅恒;二女分别是孝贤纯皇后和副都统萨喇善三继妻。

他最有名的儿子就是幼子傅恒。

他最有名的女儿就是长女富察皇后。

身后尊荣:

李荣保雍正初年就去世了,所以李荣保生前 没有享受到皇后女儿的福气,但去世后享受到了。

乾隆二年,其女被册立为皇后,他被追封一等公。

乾隆十三年,皇后册谥孝贤,推恩先世,其父亲米思翰被进封一等公。

乾隆十四年,因李荣保之子大学士傅恒经略金川有功,乾隆帝敕建宗祠,祀哈什屯、米思翰、李荣保,并追谥李荣保为“庄悫”。

说明:文中素材、图片都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通知作者,第一时间删除。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4
冬寒阅览趣事

冬寒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